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9301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六上3古诗词三首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然后要求学生把初步理解的词语放进句子中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

思,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点拨。

2.阅读理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在教学本课时,教师要指导

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古诗词所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如《宿建德江》,为了

让学生感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蕴含的深意,引导他们想象诗人往日与亲人

朋友相聚时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有的学生可能会说: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

诗人和朋友围坐火炉边,把酒言欢,多么惬意!

”有的学生也许会说:

“在一个风和日丽

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好不乐哉!

”还有的学生或许会

说: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真是其乐融融啊!

”这样一幅幅

温馨的画面与诗人眼前身处异乡,孑身一人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经历这样的想象之后,

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诗人浓浓的羁旅愁思。

3.表达运用

教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时,在学生领略了诗人描写的一场又大又急的

骤雨后,让他们联系生活,也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雨。

学生熟悉的事物,写起来自然有

话可说。

有的学生写细如牛毛的春雨,有的学生写热烈粗犷的夏雨,还有的学生写清新凉

爽的秋雨,这种就地取材的语言训练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1.预习提纲

(1)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搜集孟浩然、苏轼和辛弃疾的资料。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3)再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词的大意。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宿建德江》

课时目标

1.读准多音字“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一、复习旧知,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

都表达了诗人在秋天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每一首古诗都有“诗眼”,“诗眼”就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

同学们找一找,这两首诗的“诗眼”分别是什么?

(思,忆)

2.导入新诗。

夜幕降临,江中烟雾迷蒙,远处行来一叶扁舟,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宿建德江》。

【设计意图】

课始三分钟,抓住学生心。

教师首先让学生比较两首同是思乡古诗的相似之处,然后

找出它们的诗眼,这就为学习新诗奠定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氛围。

最后设置疑问

“舟上的诗人又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

第二遍做到字正

腔圆。

2.指名朗读,字正腔圆。

(1)第一行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泊”,在这里是“停船靠岸”的意思,读作“bó

”。

(2)“泊烟渚”的“渚”是翘舌音,“日暮客愁新”的“愁”也是翘舌音;

最后一行诗

中,“清”是后鼻音,“近”是前鼻音。

3.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请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首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由读得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音韵美。

朗读要求逐

步提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的美。

三、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忆学法。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学习古诗“四步法”吗?

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

2.解诗题。

(1)“宿”是什么意思?

住宿、留宿。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那么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建德江。

该怎么读好诗题

呢?

(指名读、齐读)

3.知作者。

(1)学生交流关于孟浩然的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你们在课前已

经搜集了他的资料,现在说说对他的了解吧。

(生交流)

(2)了解写作背景。

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

感,我们一起来看孟浩然写这首诗前的一段经历:

孟浩然自幼聪颖好学,抱负高远,青年时就作诗多首,“有声于江楚间”。

当他奔赴京

城,想要求取功名、施展才华之时,却总是名落孙山。

后经举荐,他受到了唐玄宗的召见。

在唐玄宗面前,孟浩然一展所学,朗诵了自己的得意之作《岁暮归南山》。

然而,诗中的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两句让唐玄宗大发雷霆。

因此求官不成、踌躇满志的孟浩然

最终被逐出了京城。

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孟浩然南下吴越,在建德江停舟过夜时,写下了这首《宿建德江》。

(3)带着感受,齐读古诗。

交流资料既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又培养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

“言为心声”,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情,深入体会诗人舟泊暮宿,触景

生情,满怀愁绪的情感。

四、想象品读,明意悟情

(一)明诗意。

1.默读古诗,感知大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这首《宿建德江》,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想一想,这首诗大

概讲的什么意思?

诗里的哪个字、哪些词在向你传递诗人的感觉和情绪,可以做做记号。

2.指名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二)悟诗情。

1.找出诗眼“愁”。

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边听边

想,诗中哪一个字最能代表孟浩然此刻的心境?

愁。

2.品味“愁”字。

(1)齐读“日暮客愁新”,知“愁”意。

日暮客愁新

②“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思乡之愁、寂寞之愁)

②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

你是从这行诗的哪个字看出来的?

(客)“客”是指谁?

(诗人自己)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因为他此时身处异乡)

③同学们,飒飒秋风勾起了张籍的思乡情,重阳登高勾起了王维的“倍思亲”。

此时,是

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

(日暮)

(2)对比想象“日暮图”,感知“愁”绪。

①分享温馨画面。

日暮是夕阳西下时分,这个时候你在干什么呢?

背着书包回家去。

师:

还有人在干什么呢?

图片(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图、夕阳下母亲迎接孩子归来图、一家三口夕阳下散步图)。

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现在我们回到诗人所处的建德江,你看到了什么?

空旷的原野,江面上只有诗人一个人。

如果这时候你是诗人,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1:

如果我能和家人在一起多好啊!

生2:

如果这时候有人陪我说说话多好啊!

生3:

如果这时候我在家乡多好啊!

③读出满怀愁绪的感觉。

诗人孑然一身途经建德江,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

想到自己“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一时间,他满怀的愁

绪涌上心头。

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

(指名读、评价读)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一咏三叹“月近人”,悟“愁”心。

①对月抒发愁绪。

满怀的愁绪向谁诉说呢?

(月亮)

孤人对月是何等的苍凉、孤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向月亮诉说什么呢?

月亮啊,请把我带回家乡吧!

月亮啊,只有你知道我的心情,陪伴着我。

②回忆往昔甜蜜。

此时的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随月飞远。

他的心已飞到家

乡去了。

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那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呢?

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和朋友围坐火炉边,把酒言欢。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和朋友在桃花林中吟诗作对,流连忘返。

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诗人和家人相聚树下,其乐融融。

③入情入境读诗句。

想起昨日和亲朋好友把酒言欢,好快乐啊!

可是,这里却只有——“野

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然而,这里却只有——(生读)

看不到熟悉的家乡山水,听不到亲切的乡里乡音,这里只有——(生读)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忆故乡甜如蜜,思故乡愁满怀,此时此刻作者有的只是——愁。

(三)拓诗句

正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来寄托情感是很常见的,月亮已

成了古人抒发情感的凭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想象画面和感情朗读是学习古诗的良方。

全诗围绕一个“愁”字,诗人的孤寂、愁闷、

思念等复杂心情蕴含在每一句诗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反复诵读、细细品味。

在学生已能把

诗读得字正腔圆、有滋有味的前提下,开启他们想象的闸门,让学生对比想象“日暮图”,

对月抒愁绪以及忆往昔甜蜜,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悟。

这样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不着痕迹地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之中,进一步感受诗人羁旅中的惆怅、愁思。

五、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近了一轮明月,这是孟浩然、李白、杜甫曾经守望过的月,也是我

们的月,是古往今来唯一不变的月。

学了这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孟浩然的知己,体会到

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

2.配上音乐,指名背、齐背。

哀愁的音乐,与诗人的心境相融,很好地烘托了气氛。

配乐让学生背诵古诗,不仅积

累了语言,而且升华了情感体验。

第2课时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化诗为画,理解诗意,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

3.在品悟诗句中体会诗人豁达开朗的胸怀。

一、揭示诗题,简介诗人

1.指名读诗题。

2.理解诗题。

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地点、事件。

设疑:

诗人仅仅只是喝醉了吗?

3.简介诗人。

这是北宋诗人苏轼流传千古的一首名诗,你了解苏轼吗?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西湖有着不解之缘,他曾两度做杭州的地方官,疏通西湖,

建筑苏堤,造福于杭州百姓。

以诗题总览全文,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从诗题中了解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