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9176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结题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二〇一三年印制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汉中经济开发区莲花寺小学程祎萍林丽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1年7月,颁布并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标准很重视儿童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总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并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冰心的《繁星.春水》、吴承恩的《西游记》、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

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在其他许多地方提到课外阅读问题,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还鼓励老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

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已越来越被学校、家庭、社会所重视。

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将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很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

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但是,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缺乏细读、研读的良好心理;

有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硬压给孩子,造成压抑的心理环境,影响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负担,再加上阅读资源芜杂,读物缺少童趣等因素也妨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课外阅读难见成效。

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农村的小学生。

经过学校的调查,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十分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1、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观念落后,唯分数论。

没有也无法理解读书对提升孩子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因此,很少有家长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有耐心地将营造书香氛围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去实施。

2、隔代教育情况严重,爷爷奶奶大多文化水平低,常年不看书读报的现象屡见不鲜。

家庭藏书少,缺乏良好的读书氛围。

3、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4、部分教师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策略、课外作业的“题海战”挤去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

5、电视、漫画、游戏、网络的充斥,致使学生没有足够时间阅读。

与它们相比,书籍缺乏视觉感受,学生对书籍的阅读兴趣不浓厚。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重意义:

1、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提高文化修养的需要,2、“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续,不仅必要,还要大量。

大量阅读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有利于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丰富、规范语言,在博览中汲取营养,提高素质;

有利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发展和提高口头、书面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有利于审美情趣得到陶冶,情感得到熏陶,意志品格得到培养;

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科学观、生命观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的要求。

并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等。

其中要求:

1~2年级: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3~4年级: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5~6年级: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学写常见应用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

(三)通过校本研究和专家引领等途径,构建学习型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从而形成学校教科研特色,使“课外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实验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

(二)研究如何组织阅读的交流研讨。

(三)研究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四)研究如何拓宽学生阅读的渠道。

(五)研究如何优化阅读的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

(一)问卷调查法:

深入家庭,学校班级,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科学客观地记载、分析,找准问题所在。

(二)行动研究法:

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个案研究法:

选取典型对象进行研究。

对收集到的各种个案进行细心地整理和分析,作出合理判断以进一步提出改善建议。

在研究开始、过程中、结题时,均以研究对象进行单项或综合的调查、分析,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四)经验总结法:

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五)文献研究法:

收集、整理和运用国内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步骤

(一)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通过动员学习,使课题研究实验人员明确此研究的重大意义,并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建立机构,制定措施,保障实施计划按步骤顺利进行。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启动阶段:

2014年5月—2014年8月

学习相关理论,调查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撰写调查报告;

进行选题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

课题实施阶段:

2014年9月—2015年3月

继续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修订研究方案;

运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开展研究,撰写论文,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收集、积累过程资料等。

第三阶段:

课题总结阶段:

2015年4月—2015年6月

汇总整理各种研究过程资料,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六、课题研究各阶段实施策略

(一)准备阶段

在课题准备阶段,我们认真学习了相关理论,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意义,成立了课题研究机构,申报了课题研究项目,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对课题研究小组人员进行明确分工。

购买了一批指导学生阅读的书籍,交流讨论,初步提出了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对本校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生阅读状况,形成调查报告。

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主学习的形式,学习并掌握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理论,使课题研究具有广阔的视野,更新了我们的思想理念,深化拓展了课题的内涵和外延。

(二)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阅读资源。

建立家庭书铺——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联系的图书网。

充实了班级图书柜里的图书量,按照课题组的安排,开展“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在这封致家长的信中,向家长阐明了阅读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及家长推荐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推荐书目》(共70种),在家长为学生选购书目的支持下,学校、班级、家庭三级联系的图书网就初步行成。

2.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根据不同学段,采取教师示范领读、带读、师生共读,或者教师朗读、听故事的形式,坚持每天中午利用20分钟,师生共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读自己喜欢的书,相互交换读,定期鼓励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在校阅读,鼓励他们相互交换自己喜欢读的书,回家读。

定期让不同的学生到学校读书室借一批他们自己挑选的图书,放在班级图书柜里,让大家借阅。

3.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1)保证每周的阅读时间。

学校每周二早读定为课外阅读课时间,高段和中段每天中午自习前半小时定为师生共同阅读时间,低段中午定为听故事时间。

向学生发放了《课外阅读情况记录表》,由学生自己简要记录每天阅读书名和阅读页数,并由家长确认签字。

(2)鼓励学生写读书记录卡。

向学生提供了《小学生阅读记录卡》,由学生自愿领取写课外阅读记录卡;

鼓励学生写采蜜集、写读后感、办读书小报,这一切活动,都采取学生自主自愿,我们只在引导鼓励。

(3)开展阅读指导。

在阅读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推荐好的读物给学生,组织读书交流活动;

上阅读指导课,把课外阅读已纳入课堂,指导学生如何读课外书籍,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效果;

展示优秀的《小学生阅读记录卡》、采蜜集、读后感、读书小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4.开展系列读书指导活动。

(1)指导选择书籍。

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系列阅读活动,给学生推荐和教学相连接的书目,进行师生共读,推动学生进行一个系列的深度阅读。

在学生有了一定阅读兴趣时,我们利用阅读交流活动时机,引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习的读物;

利用语文阅读课,引导学生选择主题阅读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2)教给阅读方法。

利用阅读交流时,引导学生有效果的阅读:

拿到一本书后,首先要问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想从中得到什么?

明确了阅读目的,才能确定科学的阅读方法。

如果选择的是知识性读物,只想作一般性的了解,宜采用浏览式的范读法,让学生按照“速读—寻找—摘记”的程序进行,如翻阅报刊可采用读版面,读标题,读导语的方法,快速了解内容,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

如果选择的是文情并茂的佳作,想品味其中的优美文字,宜采用精读法,对文中精美的字、词、句、段通过反复朗读,仔细品味,加以吸收。

(3)教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注重积累。

以摘录句子、片断,概括主要内容和写心得体会为主。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

卡片上可摘录书名,作者,优秀片断,好词佳句等。

平时在读报时发现自己喜爱的文章或资料及时剪下来,分门别类贴在准备好的本子上。

5.拓展阅读交流活动,巩固阅读效果。

(1)开展“周五故事会”活动。

将每周五早上的一节语文课,指定为每周故事会的专用时间,从不占用。

规定每周故事会上,班上4个自然组中,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