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9093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4、地位: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5、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客观:

英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主观: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武器落后、闭关锁国

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6、民族英雄:

林则徐

二、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主要内容:

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情况。

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

学习外国的长处,抵御外国的侵略。

(缺点:

魏源主张学习的是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没有涉及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层面,因而有局限性。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第一次被攻陷

1、原因:

英法(不满足鸦片战争已经获得的成果)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

1856---1860年

3、主凶:

英法

4、帮凶:

美俄

二、列强的罪行

英法:

火烧圆明园(1860.10)

沙俄:

强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其中1858年签订的《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

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

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 

洪秀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洋枪队:

青浦大捷、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美国人)

左宗棠收复x疆

(1)背景:

x疆危机------浩罕国阿古柏入侵x疆;

英俄支持阿古柏;

俄国出兵侵占伊犁

(2)海防与塞防之争

海防----李鸿章 

塞防:

左宗棠(主张海防与塞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

(3)过程:

军事斗争----消灭阿古柏,收复x疆。

政治谈判:

收复伊犁

(4)结果:

收复x疆(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5)意义:

巩固了西北边防,捍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长期以来推行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1894年

3、主要战役:

黄海海战---------战后日本控制了黄海的制海权

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民族英雄:

邓世昌

二、中日《马关条约》

1、时间:

1895年

2、双方代表:

李鸿章-------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和台湾

赔款----白银2亿两

通商----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工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1、清政府极端腐败,妥协退让。

2、中国经济落后

3、清军军备不足,装备落后,不少官兵临阵脱逃。

4、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足。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得到教训或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科技;

3、培养人才等;

4、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国防事业。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第二次被攻陷

1、时间:

1900年

2、目的:

为镇压中国人民(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3、国家:

英美德意法俄日奥(奥:

奥匈帝国)

4、人物:

英国人西摩尔---------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

5、罪行:

攻陷京津,烧杀抢掠

二、《辛丑条约》

1901年

2、国家:

清政府-----欧亚11国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拆毁炮台,列强可在要地驻兵。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条约中“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即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代表:

中央----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5、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福州船政局

创办民用工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培养新式人才:

1862年京师同文馆

6、破产标志: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评价:

(1)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性质),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

1、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2、开始:

公车上书

时间:

领导人:

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活动:

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目的: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意义:

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3、高潮:

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

标志:

《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

见教材------废除科举制中的八股文

4、结果:

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扼杀而失败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等

(1)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性质)

(2)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严复和《天演论》

(1)主要进步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2)思想主张:

主张学习的西方的政治制度,积极变法维新。

(3)影响:

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启发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4)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薄弱和政治上的软弱---根本原因 

2、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3、把希望寄托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4、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和破坏。

(例如戊戌政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1、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动力。

2、改革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3、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4、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第8课:

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

1、兴起: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4年檀香山)

2、发展:

成立同盟会

时间和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纲领: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机关刊物:

《民报》

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总统孙中山(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4、失败:

革命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

5、评价:

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方面:

推翻了清朝统治。

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方面: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

1、时 

间:

1915年---1919年

2、目 

的:

反对封建思想文化

3、兴起标志:

创办《新青年》

4、活动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5、口 

号:

民主和科学

6、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7、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8、评价:

(1)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

(2)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教育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地位: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清政府)建立的最高学府。

作用:

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废科举,兴学堂

1、《奏定学堂章程》——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 

2、废除科举考试——1905年

科举制度废除的意义:

1、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3、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文化生活的变迁

1、照相术传入中国——19世纪40年代以后

2、电影出现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定军山》,它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3、《申报》的创办

时间地点:

——1872年创办于上海

地 

位: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

4、上海商务印书馆兴办

时间地点:

1897年创办于上海

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

1、剪发辫,禁缠足:

2、改称呼:

大人、老爷----先生、君

3、变礼仪:

废除跪拜礼----鞠躬、握手礼

4、易服饰:

男子:

翎顶补服和长袍马褂----西服和中山装

女子:

满族旗袍----高领服装(旗袍)

三、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交通:

轮船、火车、汽车、铁路

——唐胥铁路(中国当时最长的一条铁路)

——淞沪铁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京张铁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909年通车)

2、通讯:

有线电报、电话

——19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近代社会生活中新的变化:

文化生活:

照相、电影、报刊、近代出版业

社会习俗:

剪发辫,禁缠足、改称呼、变礼仪、易服饰

交通通讯:

机器轮船、火车、汽车、铁路、电报、电话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

照相、电影: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轮船、火车:

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