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9080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遗传实验文档格式.docx

魔芋粉5g,NH4Cl5g,MgSO4·

7H2O1g,KH2PO41g,Na2HPO4

0.5g,蒸馏水1000mL,pH7.0-7.2。

(每组配20ml)

(2)分离培养基:

魔芋粉5g,MgSO4·

7H2O5g,KCl5g,NaNO33g,K2HPO4

1g,FeSO4·

7H2O0.01g(由实验员提前配成10%的母液,然后加0.04ml),琼脂18g,蒸馏水1000mL,加入0.4ml5%曲里苯兰,自然pH。

(每组配400ml,分2瓶子装,倒12块平板)

(3)种子培养基:

魔芋粉10g,蛋白胨3g,酵母粉5g,MgSO4·

7H2O5g,KCl

5g,NaNO33g,K2HPO41g,FeSO4·

7H2O0.01g(由实验员提前配成10%的母液,然后加0.1ml),蒸馏水1000mL,自然pH。

(每组配100ml,分三个装)

(4)无菌水:

1个50ml的;

7个装有0.9ml水的EP管。

(每组)

(5)灭菌枪头,灭菌牙签(装在培养皿中灭菌)(分组准备)

五、实验步骤:

1.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富集培养

第一天的实验:

土样中菌株的富集:

称取5g土壤(每组从不同地方采样,有的从附近菜园及菜园的不同地点,有的从树木底下,有从魔芋种植基地采样)于含有50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37℃,170rpm摇床培养1h,取1mL土壤悬液接种到20mL富集培养基中,37℃,170rpm培养24h。

选择培养基粘度明显下降的富集液(这时,全班比较,看哪个地方的土壤富含这种微生物)。

2.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

第二天实验:

将富集液用无菌水稀释到10-7稀释度,分别取10-7,10-6,10-5,10-3稀释液(注:

吸取0.1ml富集液加入到0.9ml无菌水,此为10-1,然后吸取0.1ml10-1加入到0.9ml无菌水,此为10-2,以此类推)各100μL涂布到分离培养基上(注:

需要四块分离培养基,提前准备好);

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h后,观察是否产生透明圈,作为菌株产β-甘露聚糖酶能力的初步检测,筛选透明圈大、透明度好的菌株。

第三天实验:

挑取平板上产生透明圈的单菌落(注:

因实验室条件有限,最多挑5个菌落),在分离培养基上经多次划线纯化后,37℃倒置培养24h(注:

需要5块分离培养基,提前准备好)。

第四天实验:

将分离的单菌株点种(用灭菌牙签或灭菌枪头)在分离培养基平板上点一下,但不要戳破培养基。

(注:

需要1块分离培养基,提前准备好),37℃倒置培养24h后,选择透明圈大(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比值)且透明度好的菌株接入到种子培养基进行摇瓶复筛。

(只需要挑出透明圈最大的的几个)。

3.将初筛得到的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中。

第五天实验:

将37℃,170rpm培养14h。

然后将种子培养液按2%的接种量转接到发酵培养基中,37℃,170rpm摇瓶培养24h收集发酵液。

测定发酵液中酶活力的大小,筛选出酶活力高的菌株。

4.粗酶液的制备(注:

因条件有限,4-5步实验不做,但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将发酵液分装到离心管中,4℃、10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液。

5.β-甘露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本实验是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与还原糖溶液共热后,还原糖被氧化成糖

酸,3,5-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

一定范围内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与还原糖的量成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于比色

测定。

此方法操作简便、快捷,且受杂质干扰较少。

(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甘露糖标准液(1mg/mL)0,0.2,0.4,0.6,0.8,1.0,1.2,1.4,1.6,

1.8mL置于25mL具塞试管中,以蒸馏水补足2.0mL,加入2.0mLDNS试剂。

沸水浴中煮沸5min,显色,用流水迅速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25mL,以空白

液调零,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值,以甘露糖浓度(g/L)为横坐标X,吸光值

(A540)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

(2)酶活力的测定

以0.5%(w/v)的葡甘聚糖做底物(用0.05mol/L,pH7.0的磷酸钠缓冲液配制),

参照Akino等[l]的DNS法,在0.9mL底物中加入0.1mL适当稀释的酶液,在55℃下水

浴反应10min,加入2.0mLDNS试剂,在沸水中煮沸5min,流水迅速冷却后加蒸馏

水定容至25mL,以空白液调零,在波长540nm处测吸光度。

每次做有底物无酶的

空白试验。

酶活力单位定义为:

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以0.5%葡甘聚糖为底物,每分钟释

放1μmol相当于D-甘露糖的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U)。

六、实验报告和作业

1.采样时有什么要求?

2、可不可以直接以平板上透明圈的大小判定菌株产酶活力的高低?

实验三、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鉴定

菌种鉴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筛选到的菌种的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改良菌

种使其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优良的菌种不仅是提高酶制剂产量的关键,而且

还与缩短发酵周期、改良发酵工艺等密切相关。

酶制剂的质量和产量主要是由菌

种的性质所决定的,所以筛选优良的菌株在酶的获得中尤为重要。

微生物菌株的鉴定方法主要有:

形态特征、培养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鉴

定和16SrDNA的分子鉴定。

微生物形态与培养特征的鉴定主要是指微生物在培养

基中的菌落形态以及个体形态特征。

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主要是根据各种微生物

的新陈代谢类型不同,进而测定微生物利用各种物质后所产生的产物,如吲哚试

验、甲基化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硫化氢试验等。

四、培养基及需提前准备的材料

(一)培养特征鉴定培养基

(1)分离培养基:

7H2O5g,KCl5g,NaNO33g,K2HPO4

7H2O0.01g,琼脂18g,蒸馏水1000mL,自然pH。

(一)常规实验试剂

(1)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溶液A:

结晶紫2g,95%乙醇20mL;

溶液B:

草酸铵0.8g,蒸馏水80mL。

将A、B二液混合均匀,静置48h后使用。

(2)卢戈氏(Lugol)碘液

碘片lg,碘化钾2g,蒸馏水300mL。

(3)番红复染液

番红(safranineO)2.5g,95%乙醇100mL,混匀后取10mL,加入80mL蒸

馏水混匀即成。

(4)孔雀绿染色液

孔雀绿(malachitegreen)5g,蒸馏水100mL。

(5)番红水溶液(芽孢染色液)

番红(safranineO)0.5g,蒸馏水100mL。

3.1.5实验方法

3.1.5.1β-甘露聚糖酶的产生菌的常规鉴定

(1)培养特征和形态特征的鉴定

将复筛得到的菌株在分离培养基上37℃倒置培养48h后,参照沈萍的方法

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光泽、颜色、粘度、透明度、边缘等外观特征,测量菌

株大小,并进行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

(2)生理生化特征实验(注:

因条件有限,生理生化实验不做,但学生需要了解实验的过程和步骤))

1、糖酵解试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试验方法:

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或环移取纯培养物少许,接种于发酵液体培养基管,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用接种针作穿刺接种。

接种后,置36±

1.0°

C培养,每天观察结果,检视培养基颜色有无改变(产酸),小倒管中有无气泡,微小气泡亦为产气阳性,若为半固体培养基,则检视沿穿刺线和管壁及管底有无微小气泡,有时还可看出接种菌有无动力,若有动力、培养物可呈弥散生长。

  本试验主要是检查细菌对各种糖、醇和糖苷等的发酵能力,从而进行各种细菌的鉴别,因而每次试验,常需同时接种多管。

一般常用的指示剂为酚红、溴甲酚紫,溴百里蓝和An-drade指示剂。

2、淀粉水解试验

  某些细菌可以产生分解淀粉的酶,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或葡萄糖。

淀粉水解后,遇碘不再变蓝色。

以18~24h的纯培养物,涂布接种于淀粉琼脂斜面或平板(一个平板可分区接种,试验数种培养物)或直接移种于淀粉肉汤中,于36±

C培养24~48h,或于20°

培养5天。

然后将碘试剂直接滴浸于培养表面,若为液体培养物,则加数滴碘试剂于试管中。

立即检视结果,阳性反应(淀粉被分解)为琼脂培养基呈深蓝色、菌落或培养物周围出现无色透明环、或肉汤颜色无变化。

阴性反应则无透明环或肉汤呈深蓝色。

  淀粉水解系逐步进行的过程,因而试验结果与菌种产生淀粉酶的能力、培养时间,培养基含有淀粉量和pH等均有一定关系。

培养基pH必须为中性或微酸性,以pH7.2最适。

淀粉琼脂平板不宜保存于冰箱,因而以临用时制备为妥。

3、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1)O’Meara氏法:

将试验菌接种于通用培养基,于36±

C培养48h,培养液1ml加O’Meara试剂(加有0.3%肌酸Creatine或肌酸酐Creatinine的40%氢氧化钠水溶液)1ml,摇动试管1~2min,静置于室温或36±

C恒温箱,若4h内不呈现伊红、即判定为阴性。

亦有主张在48~50°

C水浴放置2h后判定结果者。

  2)Barritt氏法:

C培养4天、培养液2.5ml先加入5°

Cα萘酚(2-na-phthol)纯酒精溶液0.6ml,再加40%氢氧化钾水溶液0.2ml,摇动2~5min,阳性菌常立即呈现红色,若无红色出现,静置于室温或36±

C恒温箱,如2h内仍不显现红色、可判定为阴性。

  3)快速法:

将0.5%肌酸溶液2滴放于小试管中、挑取产酸反应的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物一接种环,乳化接种于其中,加入5%α-萘酚3滴,40%氢氧化钠水溶液2滴,振动后放置5min,判定结果。

不产酸的培养物不能使用。

  本试验一般用于肠杆菌科各菌属的鉴别。

在用于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它细菌时,通用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可阻碍乙酰甲基醇的产生,故应省去或以氯化钠代替。

4、甲基红(MethylRed)试验

  肠杆菌科各菌属都能发酵葡萄糖,在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中,由于糖代谢的途径不同,可产生乳酸,琥珀酸、醋酸和甲酸等大量酸性产物,可使培养基PH值下降至pH4.5以下,使甲基红指示剂变红。

挑取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