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9058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学中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洪燕芒

N0-N4

5.14

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

刘红霞

5.21

崩漏的中医护理常规

柳梅

5.28

中医护理查房内容要求

钱巧平

6.4

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吴院梅

6.11

外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6.18

高热的护理常规

周丹

6.25

神昏的护理常规

王丽鸣

6月份

中药湿敷操作考核

7月

艾灸培训

8月

艾灸操作考核

9.3

胃疡(消化性溃疡)

吴丹

9.10

哮病(支气管哮喘)

朱燕琼

9.17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

张莹

9.24

肛漏病

虞婷婷

10.8

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

吴卫红

10.15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

桂光琼

10.22

膝痹病

尹美丽

10.29

肝胆管结石

11月

耳穴埋豆培训与考核

11

N0-N1学时统计

76

N2-N4学时统计

32

洪燕芳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

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

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

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

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

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

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

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

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

过敏体质者慎用。

中药中毒的处理

因药物使用不当而产生毒性作用,造成毒攻脏腑,亡阴亡阳,均属中毒。

病位在经络、气血及相关脏腑。

常见乌头类、马钱子、洋金花、巴豆、蟾蜍等中毒,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服药的种类、时间、量及服药后的反应。

2、病情缓急、患者的神志、瞳孔、脉搏、呼吸等情况。

3、有无呕吐、腹痛、腹泻等情况。

4、生活自理能力。

5、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按药物中毒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分别安置抢救室、监护室或观察室。

(3)对马钱子类中毒引起的昏厥者,室内光线宜暗,避免光线、声音等刺激。

(4)未明确何种药物中毒时应及时收集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等送检。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以及呕吐物、分泌物、大小便的量、色、性质、气味等。

(2)如出现抽搐、昏迷、喘促、心动过缓时,及时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

3、给药护理

中药汤剂宜温服,昏迷者遵医嘱鼻饲给药。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后期给流质,昏迷鼻饲饮食。

(2)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5、情志护理

(1)意识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2)有轻生意念者,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6、临证(症)施护

(1)口服有毒药物中毒者,可作温淡盐水口服后,再用压舌板或手指刺激咽后壁,引起反射性呕吐,反复数次排毒。

(2)遵医嘱洗胃,依据中毒种类选用生理盐水、温开水等,每次500ML左右,反复多次冼胃。

必要时服用牛奶、蛋清、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3)遵医嘱用通下药物导泻排毒。

(4)中毒时间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超过2小时未泻者,可遵医嘱选用生理盐水或2%的肥皂水1000ML不保留灌肠排毒。

三、健康指导

1、做好预防中药中毒的宣教工作,在医师和药师的指导下用药,不盲目使用剧毒及民间偏方。

2、服中药后如有舌麻、心慌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尽快就诊。

3、按照说明服药,如有不明白之处一定要问明医师方可使用。

4、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某些中草药的性能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若异常立即停药。

中医内科急症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

一、接待患者,初步分诊。

根据患者病情,送至抢救室或观察室,并立即通知医师。

二、做好输液、给药、配血及相应准备。

三、急诊科环境

(一)环境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

(二)根据病证性质,调节病室内温湿度。

(三)每日定时空气消毒。

四、入院介绍

(一)介绍主管医师、责任护士。

(二)介绍就诊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五、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一)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二)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

(三)体温37.5℃以上者,每4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四)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五)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六、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二)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

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三)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四)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五)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七)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八)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九、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一、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十二、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十四、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十五、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十六、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而使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

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位在胞宫,与脾、肾关系密切。

(一)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

(二)环境起居,饮食、卫生习惯,心理社会影响。

(三)有无贫血、盆腔包块、肝病、血液病等慢性病。

(四)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五)辨证分型:

1、肾阳虚证:

经乱无期,出血多或淋沥不尽,或停经后又暴下不止,血色淡红质稀,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2、肾阴虚证:

经乱无期,出血少或淋沥累月不止,或停经后又暴崩下血,经色鲜红,质稍稠,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夜寐不宁,舌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

3、血热证:

经来无期,量少淋沥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或深红,面颊潮红,口渴烦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4、血瘀证:

经血时出时止,量时多时少,经色暗有血块,小腹痛舌质紫黯或尖边有瘀点,脉弦细或涩。

5、脾虚证:

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沥日久不尽,血色淡,质清面浮肢肿,神疲气短,小腹空坠,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细沉。

6、肾气虚:

经乱无期,出血量多,势急如崩,或淋漓日久不净,或由崩而漏,由漏而崩,反复发作,色淡红或淡黯,质清稀,面色晦暗,眼眶黯,小腹空坠,腰脊酸软,色淡黯,苔白润,脉沉弱。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妇科一般专项护理常规。

2、慎起居,多休息,少活动。

血崩者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采取去枕平卧位。

3、保持外阴清洁,忌盆浴、勤换内裤及卫生垫。

(二)病情观察,

观察阴道出血的量、色、质及气味、神色、血压、呼吸等变化,阴道出血量多,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做好护理记录。

(三)给药护理

1、一般中药汤剂宜热服,忌食生冷,服药后注意休息、保暖、避免体力劳动。

2、服清热固经汤剂时宜偏凉服;

注意观察服药后阴道出血情况;

服用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之剂时,宜在餐前热服;

服用回阳救逆之药时,应观察生命体征。

(四)饮食护理

1、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

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物。

2、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

肾阴虚者忌食辛辣、动火刺激之品,多食滋阴类食物,可用藕汁、梨汁代茶饮。

(五)情志护理:

对患者多关心体贴,精心护理,消除不良刺激,安心治疗。

(六)临证施护

1、出血量多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予止血药;

2、血脱者,遵医嘱急服人参粉,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一)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以免损伤心脾。

(二)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食疗方:

肾阳虚证:

山萸山药粥

肾阴虚证:

1、阿胶粥2、银耳汤

血热证:

1、红米生地粥2、芹菜汁

血瘀证:

1、三七粥2、山楂茶

脾虚证:

1、乌鸡粥2、红枣茶

肾气虚证:

1、海参粥2、桑葚茶

(三)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应及早治疗月经不调。

(四)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应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

(五)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