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8983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床板技术交底Word文档格式.docx

中铁一局集团承建的西成客专11标-1施工段,桥梁工程包含跨西宝客专特大桥(Dk5+585.44~Dk9+002.62)、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DK0+000.62~DK1+555.46),宝鸡至太原上行客车疏解线(TBSK0+305.96~TBSK2+030.78)、成都至郑州上行客车疏解线大桥(CZSK1+397.65~TBSK1+748.94),其中跨西宝客专特大桥线间距4.6m,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线间距5.0m,均设计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成都至郑州上行客车疏解线桥梁设计为有砟轨道,宝鸡至太原上行客车疏解线特大桥TBSK1+303.56~TBSK1+501.16段设计为无砟轨道外,其余段落均为有砟轨道。

跨西宝客专特大桥0号桥台处(DK5+501~DK5+585.44)及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43号桥台处(DK1+555.42~DK1+659),分别设计为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路基过渡段。

桥梁无砟轨道:

跨西宝客专特大桥双线3.417km。

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双线1.555km。

宝鸡至太原上行客车疏解线特大桥单线0.2km。

路基无砟轨道:

跨西宝客专特大桥过渡段双线0.084km。

跨西铜高速立交特大桥过渡段双线0.198km。

主要工艺流程:

第一步:

对墩台沉降观测资料进行评估及线下工程验收,满足验收标准要求后,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复测CPⅠ、CPⅡ控制点并布设测量加密桩控制点,布设测量CPⅢ控制网,并进行控制网分段测量、评估。

第二步:

梁面及梁缝清理验收。

测量梁缝宽度、计算设计轨道单元长度及轨枕间距,保证轨枕间距满足600mm至650mm距离,困难条件下不大于725mm的要求。

第三步:

桥梁底座板、中间层施工。

第四步:

铺设道床板底层钢筋、组装轨排、轨排粗调。

第五步:

顶层钢筋绑扎、纵横向模板安装及接地焊接、轨排精调。

第六步:

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养生,拆除轨道排架进入循环。

第七步:

轨道铺设并精调。

施工现场由工区经理负责全面管理;

领工员负责各个工序施工时间及劳动力安排;

技术主管负责各个工序技术、质量管理;

材料员负责保证物资材料按时进场及验收(含试验员),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指导;

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工班长负责整个工序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准备:

在底座板施工之后,对底座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验收,包括凹槽内的清理,确保无浮渣、浮土、积水现象;

底座表面的平整度检查必须在允许误差10mm/3m;

高程控制在±

10mm范围内。

隔离层、弹性垫层施工:

由试验员进行多次同条件养护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确认底座板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由现场试验员以书面形式通知领工员可以安排隔离层和弹性垫层的施工。

步骤1:

技术员核对底座砼结构尺寸、凹槽位置及结构尺寸。

检查并清洁底座表面和凹槽底面;

步骤2:

技术员核对无误后由质检员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对底座尺寸、凹槽位置及尺寸进行验收,合格后开始施工隔离层和弹性垫层;

步骤3:

根据每块底座板的长度(6.825m、6.4m、5.75m、6.075m四种)采用裁纸刀及3m长铝合金尺裁取4mm厚的聚丙烯土工布(土工布的宽度为定尺2.8m),铺设于底座板顶面,四周采用胶带将土工布固定;

步骤4:

在满铺的土工布上对应凹槽位置处按凹槽上口1000mm×

700mm的尺寸采用裁纸刀和直尺裁取978mm×

678mm尺寸的土工布,然后利用裁下的土工布将其裁为978mm×

678mm的尺寸,铺设于凹槽的底面;

步骤5:

将裁好的弹性垫板嵌入泡沫板;

步骤6:

在凹槽四周铺设泡沫板、弹性垫板;

步骤7:

采用胶带将泡沫板与凹槽底部及泡沫板与底座顶面土工布接缝封闭,然后采用胶带将泡沫板与弹性垫板间的接缝封闭。

测量放线:

通过CPⅢ控制点按设计道床板位置在每块底座板土工布上放出轨道中线控制点(距每块底座板板端50cm处),用钢钉精确定位,红油漆标识,用墨线弹出轨道中心线;

以轨道中心控制点为基准放出轨枕控制边线(墨线标识);

根据弹出的轨道中心线及凹槽的位置采用墨线定位出道床板底层每根纵横向钢筋的位置。

测量放样的内容应以书面交底的形式反馈至技术员,并交施工作业人员。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加工

桥上道床板钢筋加工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本设计图纸中道床板共3中型号钢筋,分别为:

纵向Φ20,横向Φ16,凸台Φ12。

钢筋加工应严格控制尺寸,以保证不影响绑扎时对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受力钢筋全长

±

10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4

弯钩部分直线长度

不小于设计值

2、钢筋安装

道床板内钢筋设计按绝缘设计,因此除综合接地钢筋外,其余钢筋均用绝缘卡环绑扎,包括凸台钢筋,道床板内纵向钢筋、横向钢筋,以及双块式轨枕钢椼架钢筋等交点处均设置绝缘卡。

当绝缘卡环损毁时及时更换。

钢筋布置时,N2布置时,在凸台处多设置3根N2Φ16钢筋。

下层N2Φ16钢筋在凸台位置两根轨枕底部各设1根。

其余N2Φ16钢筋不布置在轨枕的纵向前后各22.5cm处。

道床板的上层钢筋架立在双块式轨枕的椼架上,道床板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四周侧面为5cm,底层为4cm,凸台底为3.5cm。

钢筋安装时注意土工布清洁,必要时需跟换新鞋或者采取穿鞋套,以保证土工布清洁。

下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网纵向钢筋下安装同道床板强度相同的保护层垫块,每横断面上安装5个(最外侧各1个,中间0.6m间距),纵向间距0.8m,确保每平米不少于4个。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分布钢筋间距

箍筋钢筋间距

弯起点位置

30

5

钢筋保护层厚度

+10,0

轨排组装和运输

按桥梁轨枕布置图组装轨排,并按顺序铺设。

吊装,将待用轨枕使用龙门吊与轨枕专用吊具吊放在轨排组装平台上,每次起吊每垛的1层(5根轨枕),吊装时需低速起吊、运行;

匀枕,按照组装平台上轨枕块的定位线人工匀枕,轨枕间距误差控制在±

5mm内,并对轨枕表面进行清理;

检查调整轨枕块位置,并弹线将一侧的螺栓孔布成一条线,偏差小于1mm;

吊装轨道排架,人工配合龙门吊,将轨道排架扣件螺栓孔位置与轨枕上螺栓孔位置对齐,平稳、缓慢地将排架放置于轨枕上;

复查轨枕位置并上紧扣件;

扣件安装应注意:

⑴安装前检查螺栓孔内是否有杂物,螺栓螺纹上是否有砂粒等,并在螺栓螺纹上涂抹专用油脂;

⑵将螺栓旋入螺栓孔内,用手试拧螺栓,看是否能顺利旋进,若出现卡住现象,则调整后重新对准、旋入;

⑶使用扭矩扳手按照160N·

m扭矩要求上紧螺栓,轨枕与钢垫板、钢垫板与橡胶垫板必须密贴,弹条前端三点要与轨距块密贴(双控措施)。

由质检员负责检查每个扣件安装情况,并做好记录。

对轨排螺栓安装质量及轨枕间距进行检查,合格后龙门吊吊起组装好的轨排至预定地点进行定位铺设。

轨排就位

布设轨排。

铺装龙门吊从分枕组装平台上吊起轨排运至铺设地点,按中线和高程定位,误差控制在高程-10~0mm、中线±

10mm。

相邻轨排间使用夹板联结,每接头安装4套螺栓,初步拧紧,轨缝留6~10mm。

每组轨排按准确里程调整轨排端头位置。

安装轨向锁定器。

靠近防护墙一侧轨向锁定器一端支撑在防护墙底部,另一端支撑在轨排托梁的支腿上;

靠近线路中线侧:

在距离轨排拖梁支腿外侧50cm处钻孔(φ16,孔深3cm,孔距对应拖梁支腿位置)预埋长20cm的φ16圆钢,做为轨向锁定器的支撑。

轨排粗调

中线调整。

配备全站仪和测量手簿,采用自由设站法定位,设站时应至少观测附近4对CPⅢ点,测量轨排框架拖梁上的中心基准器,轨排两侧各安排4人同时对轨向锁定器进行调整。

如中心基准器偏离轨道中线左侧,则采用46mm开口扳手松动右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46mm开口扳手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右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

如中心基准器偏离轨道中线右侧,则采用46mm开口扳手松动左侧轨向锁定器(逆时针旋转),同时采用46mm开口扳手拧紧右侧轨向锁定器(顺时针旋转)使轨排向左移动至设计轨道中线位置后拧紧左侧轨向锁定器。

中线一次调整不到位时应循环进行,直到中线偏差满足±

5mm要求;

高程调整。

使用精密电子水准仪测量每榀轨排对应拖梁处钢轨的标高(每榀8个点),与设计轨面标高对照计算高程差。

当实测轨面标高低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采用36mm开口扳手顺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上升至设计轨面标高;

当实测轨面标高高于设计轨面标高时,应松开轨向锁定器,同时采用36mm开口扳手逆时针旋转竖向螺杆使轨排下降至设计轨面标高。

竖向螺杆每旋转120°

将升降1mm,调整轨排标高时应逐点调整,粗调后的轨道高程误差控制在高程-5~-2mm;

粗调完成后,相邻两排架间用夹板联结,接头螺栓按1-3-4-2顺序采用活动扳手拧紧;

表7-1轨排粗调检查表

检查项目

检验标准

检测方法

轨排轨顶标高

0~-5mm

检查记录

轨排中线与设计中线位置偏差

5mm

检查相邻轨排间的连接,保证轨缝宜控制在10~30mm,钢轨接头处应平顺,不得有错牙及错台。

上层钢筋安装及接地焊接

轨道粗调工序完成后,进行道床板上层纵横向、架立钢筋及接地钢筋安装,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及轨枕桁架上层钢筋交叉处以及上层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的搭接点按设计要求设置绝缘卡,用尼龙自锁带绑扎;

绑扎过程中不得扰动粗调过的轨排。

纵横向接地钢筋采用L型焊接,单面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

接地端子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道床两侧接地钢筋上;

接地端子的焊接应在轨道精调完成后进行,端子表面应加保护膜,焊接时应保证其与模板密贴。

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先目测检查绝缘卡安装是否良好,有无脱落现象;

然后用兆欧表进一步测量钢筋间的绝缘数据,任意两根非接地钢筋间电阻必须达到2MΩ以上。

道床板模板安装

安装前对土工布表面的清洁,以及表面的杂物。

模板检查:

模板安装前应先进行以下检查工作:

模板平整度;

模板清洗情况;

脱模剂涂刷情况;

更换损坏或弯折的模板;

安装横向模板:

横向模板高度为31cm,下端插入底座板板缝内5cm,模板顶部通过定位器与轨排工具轨连接,底部在两端采用8cm×

8cm×

21cm木块支撑。

混凝土初凝前、后各2h内分2次轻提模板,以顺利取出横向模板;

安装纵向模板:

纵向模板在模板场加工,高度33cm(外包底座混凝土5cm;

出厂前统一编号,与轨排框架配套安装,在安装前调整轨道排架横梁上的模板超高调节螺栓,保证纵向模板工作面垂直水平面,通过侧模横向调节螺栓将模板贴住底座板侧面,调制细砂浆,用尖抹仔细填塞抹平,水泥浆封堵时顶面要与底座板顶面平齐,缝内填满,防止漏浆。

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顶面高程

宽度

中线位置

轨排精调

轨排精调标准高,直接决定无砟轨道施工的成败,所以必须引起所有参建人员的高度重视。

要求所有参加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无砟轨道框架式轨排精调的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