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8907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报告完整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它是研究一个人在只靠自己的动觉、触觉获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学会在空间中定向,这其实是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

迷宫(或迷津)的种类很多,结构方式也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路。

被试的任务是寻找与巩固掌握这条正确路径。

H.Ebbinghaus在1885年首先进行了人的学习心理实验,巴浦洛夫首先发现了条件反射,E.L.Thorndike在1898年开始进行动物的学习实验;

从此,有关学习的实验研究就成为实验心理学中较活跃,有较多成果的领域之一.人类的动作学习实验中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利用人们生活技能的形成过程,用达到某种学会的标准所需的遍数为学习的速度指标,用完成一定工作量中发生的错误和所消耗的时间作为学习进展的量的指标.另一类作业是根据研究问题设计的,在严密控制条件下学习的课题,其中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上述所提到的迷宫学习.

迷宫是学习空间定向的一种实验仪器,迷宫学习也是研究动作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

迷宫有两大类:

心理迷宫和实物迷宫。

心理迷宫有听觉、视觉(纸上)的迷宫之分。

实物迷宫则主要靠视觉和动觉来实现的,常用的有触棒迷宫、槽形迷宫、U形迷宫。

不管哪一类迷宫,都是具有相同特征,就是有一条从起点到终点的正确途径与从此分出的若干盲路。

被试的任务在于寻找与巩固地掌握这条正确的途径。

成绩是用达到一定的标准所需的尝试次数,时间或错误次数做为学习的量度。

动物和人类的实验常常以三次完全无错做为完成学习的标准。

触棒迷宫也称铁笔迷宫,是在手指迷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较为简便、常用的一种迷宫。

实验所介绍的迷宫就是采用这类仪器。

它发展于1927年由坡金斯(N.L.Perkins)所创,实验所使用触棒迷宫是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被试用小棒从迷宫的起点沿通路移动直至终点,小棒每当进入盲巷,有声响提示,做为错误一次,学习的效果以从起点到终点所用时间或出错的次数表示。

后经心理学家不断改善,其具体操作:

连接计数器和迷宫,接通电源。

被试蒙上眼睛,手拿金属棒,主试把被试拿的金属棒放在迷宫起点。

放好后就发口令:

“预备……走”。

被试听到“走”,就从起点开始移动金属棒直至终点为止。

使用过程中不让被试看到迷宫的路线,被试在迷宫中要连续移动小棒,不得停顿。

作完一次实验,显示屏上的数字就是被试在这次实验中所需的时间及犯错误的次数。

本次实验通过迷宫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学习使用棒触迷津。

1.2 

提出假设

1.2.1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1.2.2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1.2.3假设有、无视觉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2方法

2.1被试

被试2人,1人担当无经验被试,1人担当有经验被试。

2.2仪器和材料

JGW-B型心理实验台,迷津实验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

2.3实验程序:

(1)三人一组,事先不让被试看迷津,被试者坐在被试侧。

一只手臂伸入套袖式测试口。

主试将触棒交给被试,令其握好,然后告诉被试哪里是起点,哪里是终点,起点与终点只隔着一堵墙,但是被试不能直接跳过那堵墙。

只能从起点到终点按一定的方向走。

然后将被试手中的棒引至槽内起始点。

(2)主试宣布指导语:

“当我发出开始口令后,请你操纵触棒沿槽前进,前进的方向上有许多通道,当触棒进入盲巷时,将发出滴的声音,此时机器自动记一次错误。

你要改变路线探索前进直至终点,记为学习一遍。

请你一遍一遍的学习,至连续3遍没有错误的到达结束点为止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

同时注意:

触棒不准离开迷津槽跳跃前进;

悬肘操作,手及手臂不能触及迷津。

(3)被试手持小棒等候。

主试发出“开始”口令,同时按下操作箱内左侧下方“启动”键,计时计数器开始工作。

(4)当被试的小棒进入迷津终点,被试一次实验结束。

主试记录被试此次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

(5)记录完毕后,主试按计时计数器的复位键,复零后开始下一遍的学习。

(6)被试在学习中途如感到疲劳,可以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3.实验结果

表1有、无经验组所用时间比较表

平均时间(x)

方差(s)

t

p

有经验被试

110.9992

35.02

2.88

P<

0.01

无经验被试

178.7209

27.51

表2有、无经验组错误次数比较表

平均错误次(x)

8.4

3.85

2.44

p>

0.05

16.92

17.99

由表1可看出,t=2.88,查表得t(20).01=2.845,因为t=2.88>

t(20).01=2.845,所以,P<

.01,即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由表2可看出,t=2.44,查表得t(20).05=2.048,因为t=2.44>

t(20).05=2.048,所以,P<

.05,即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4.分析与讨论

图1.有、无经验被试的所用时间与学习次数的关系图

图2.有、无视觉被试的学习次数与错误次数的关系图

由图1可知,无视觉被试的练习曲线分别在第三次和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和第九次、第十一次和第十三次、第十四次时,几乎趋向于与横坐标轴垂直,称为“高原现象”。

有视觉被试的练习曲线在第二次和第九次时也出现“高原现象”。

图中有、无视觉被试练习曲线呈波澜起伏状,说明存在“学习成绩起伏现象”。

由此可知,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有、无视觉被试均通过动觉获得的正确信息增多,学习时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由图2可知,有视觉被试练习第四次、第七次和第九次的练习曲线几乎与横坐标轴垂直,出现“高原现象”。

无视觉被试在第三次、第六次、第九次、第十一次和第十四次的时候练习曲线也几乎与横坐标垂直,也出现“学习成绩起伏现象”及“高原期现象”。

有、无视觉被试练习的总体错误次数都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综合图1和图2,我们可知有、无视觉被试的学习时间和错误次数都明显有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而减少,由此可说明,有、无视觉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由此表1可看出,因T检验得出统计结果为2.88,查T值表得:

0.01,故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由此表2可看出,因T检验得出统计结果为2.44,查T值表得:

0.05但又>

0.01,故有、无视觉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5.结论

5.1有、无经验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触棒迷津所用的时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5.2有、无经验被试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次数与练习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5.3有、无经验被试在通过学习后,学习时间与错误次数减少,学习能力增强。

6、参考文献:

【1】陈霞.实验心理学教案.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0-2011

【2】朱滢.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

【3】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4】黄希庭.心理学实验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75-278

【5】杨博民.心理学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80-283

【6】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北京市:

北京师范大学,2009

附录:

原始数据表

表1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1)

学习次数

1

2

3

4

5

6

7

8

所需时间(秒)

410.194

399.565

299.592

174.198

194.295

212.241

152.040

141.192

错误次数(次)

16

35

10

23

14

9

11

12

13

15

129.371

107.639

101.233

86,527

91.269

110.677

85.530

表2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2)

236.368

187.244

184.448

194.697

174.035

161.074

184.944

174.947

20

289.027

206.384

154.379

187.779

108.420

137.199

120.127

26

表3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3)

194.587

180.273

279.319

165.181

136.439

161.501

122.146

136.300

223.073

176.520

111.006

117.802

174.187

225.847

134.929

表4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4)

243.012

323.611

235.370

370.266

167.665

201.081

186.887

265.266

65

51

32

25

34

40

133.714

159.950

226.209

116.867

263.803

182.863

266.074

73

29

27

表5触棒迷津实验记录表(无经验被试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