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愿法师与心对话 禅悟人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大愿法师与心对话 禅悟人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愿法师与心对话 禅悟人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凡夫的状态
2、唯识家的观点
3、从禅的角度来说
二、如何与心对话
1、神秀大师的呈心偈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3、微精神分析学
4、惠能大师的得法偈
5、认知疗法
6、格式塔疗法
7、反推疗法
8、人本主义疗法
三、禅悟人生
1、禅悟人生能使心智模式发生根本的改变
2、走出时间的误区
3、走出空间的误区
4、走出心性的误区
5、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
现场互动
与心对话禅悟人生
主办单位:
广东省软件协会、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
主要的出资者及其组织者是软件协会。
地点:
广州市暨南大学
时间:
2010年5月
诸位善知识,非常欢喜今天下午应广州市软件协会和暨南大学中印比较研究所的邀请,能够又有缘分与诸位善知识共同来探讨禅的智慧。
那么此次的讲题是按照主办方出的一个题目就是《与心对话,禅悟人生》。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
“为什么你总是作这么哀伤的音乐呢?
”
舒伯特抬起头来问:
“你可知道哪一首是欢乐的音乐呢?
是啊,一般的人返观这一生,如果没有领悟到禅的智慧,就会觉得在这个万丈红尘之中,生命的欢乐之歌究竟在哪里呢?
哪怕是贵为帝王,显赫一生,到头来却要哀叹:
“可怜生在帝王家。
”南唐后主李煜也感叹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那更加不要说普通的人了,弱小无依,人生更是像浪卷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好像苏轼所说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难道我们的生命只能够被命运的鞭子驱赶,在无穷无尽的生死苦海之中漂泊,在无穷无尽的烦恼、压力之中漂泊吗?
正如李煜所说的: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如果没有得到禅的智慧滋润,往往都会感叹说:
“我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看着自己的少年壮志在岁月之中风化。
”所以有一位古德说:
“如果没有闻到佛法,对于禅的智慧没有领悟,对世间的万事万物有执著心,看不破、放不下的话,那么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惟有佛陀广大、圆满、清净的大智慧能够开示我们,并能够解决这一切的灾难、烦恼和痛苦。
所以佛陀说:
“息心就是息灾。
”我们的痛苦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无知,去强求那些违反自然规律的事物。
宇宙的实相本来就是无常、苦、空、无我,一直都是在刹那刹那的变化不已,从来没有一刻停息过。
但是凡夫众生因为我执的缘故,就从小我的立场、小我的短期的利益来考虑,往往会生起一个妄想心:
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存,不好的事情不要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不可能事事如己意,所以就有了种种的烦恼痛苦,那么根源当然都是执著。
人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有“自我”的观念,在佛法中来说是有人我执和法我执。
而同时他又不能够真正地明白身心内外的一切都是不可能永远不变的。
所以佛说:
“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崇高必堕落。
”如果我们能够不执著于这个生灭,我们的心就能够寂静,能够不起妄念而成就永恒的喜乐。
事实上所有的禅法都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就是生命、生死、生活。
生命的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但是生命所显露出来的相,一定会有生灭去来的无常变化。
而生命的作用就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等等的身心活动中。
所以说生命是体,生死是相,生活是用。
我们要能够将禅的智慧和慈悲落实在生活之中来超越生死的现象,进而圆满生命的本体,见性成佛。
因此主办方非常有智慧,出了个题目,叫做“与心对话,禅悟人生。
”事实上抓住心就抓住一切;
平息我们的心就平息一切;
掌握我们的心就能够掌握世界。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中有个开示:
“若不知此心,奥秘法中尊。
求乐或避苦,无义终漂泊。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颗心是万法的本源,那么无论你是做善事还是做恶事,最后这个善恶行都会让我们在善恶二界之中流转,还是不能出离。
其实我们每一位都能通过“与心对话,禅悟人生”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来学习正确的生活方式,来践行正确的修行方法而达到令苦不再生起的安祥、喜悦的境地。
这种永恒的、安祥喜悦的境地我们就称之为“智慧的彼岸。
此次的讲座打算分三部分来讲,并向诸位请益。
第一部分就是心是什么?
我们既然要与心对话,首先要明白心是什么;
第二部分就是如何与心对话;
第三部分就是禅悟人生。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用禅的智慧来启悟人生的无限本地风光,开启我们自性的功德宝藏。
第一部分心是什么
达摩祖师《破相论》上面有首偈颂说: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我们要真正了解了这颗心、真正开启了这颗心,那我们就不必要向外去求佛了。
为什么?
自性是佛。
从本性上来说我们与佛是无二无别的,我们就了知三界空无物,就能够了知有形的叫欲界、色界、无色界;
无形的其实是贪、瞋、痴。
凡夫众生因为有贪瞋痴的缘故,所以一直在三界里流转,不得出离。
“若欲求佛但求心”,我们如果念念回归到真如自性,当下这一念就是佛。
那么心到底是什么呢?
可分为三个层面来说:
第一个层面是凡夫的状态;
第二个层面是唯识家的观点;
第三个层面当然就是从禅的角度来透彻地说“心”。
第1节凡夫的状态
凡夫众生是以六尘缘影妄心,以这个第六意识心作为心,所以迷真逐妄,迷失真性,追逐妄尘。
我们第六意识分别心不断地去追逐外在的事物,所以他的心就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了。
你看世间大部分的人都会以外在价值来肯定自己的内心。
很多人肯定自我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有些人说:
“我现在在开什么牌子的车子?
”或者“我住什么样的房子、别墅?
”或者“我现在一个月能够挣多少钱?
”等等,互相之间有一种比较,有一种攀比。
因为内心很空虚,不了解什么是真心,所以他就会迷失掉,只能够依靠外在的事物,对外在事物的占有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那么一个人如果要用外在事物来肯定自己的价值的时候,他就必须要不断地去追求这些外在的事物。
并且常常要跟人家比较,每一天都会活在压力和痛苦之中,好像我们时下流行所说的“房奴”等等,都会是这样。
并且他内在的感受、思惟也都随着外在事物的起伏变化而变化,永远都不得安宁。
内在被欲望所驱使,外在被声色六尘所诱惑。
心被外在的事物所俘虏了,所以得不到解脱。
而禅师呢?
他是已经打开了真心的无尽宝藏,所以他不需要依靠外在的事物来肯定自身的价值,不需要追求外在的事物来肯定自我的价值。
比如禅门里面有一则“良宽禅师送明月”的公案。
良宽禅师住在一座山脚下,自己动手搭了个小茅棚,生活过得很简单,衣服多一件都没有。
在一天傍晚的时候,禅师到外面经行,有一个小偷就光顾了他的茅棚,翻来翻去地找也没有发现一件值钱的东西。
正在这个时候,良宽禅师从外面经行回来刚好就撞到这个小偷了。
禅师马上把自己的上衣取下来,叠好,双手递给那个小偷,还说:
“你远道而来,不好意思我这里没有什么东西,但是也不该让你空手而归,那么这一件衣服你带走吧。
这个小偷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不晓得怎么办!
接到手里面以后就仓皇跑掉了。
禅师就光着膀子在月光下打坐,心里感叹,就说:
“这个可怜的家伙,可惜我不能够把这一轮明月送给他。
第二天早上,禅师把茅棚的门一打开,就发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门槛上。
那么禅师把这轮明月已经送给这个小偷了,已经让这个小偷的内心升华了。
第2节唯识家的观点
那么唯识宗进一步说八识心王,为了破凡夫的人我执、法我执,破掉妄执的整体观念,会说八识心王法、五十一个心所法等等。
有一首偈子说: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
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
这其实就很通俗地把八识心王归纳起来了。
不单单是有我们平时世间所说的眼、耳、鼻、舌、身、识(第六意识),更进一步还有第七末那识,也称为意根,也称为我执识,还有第八阿赖耶识。
“八个兄弟共一胎”就是指八识心王。
“一个伶俐”这是指第七末那识。
伶俐并不是说很有智慧,而是说我见很重。
末那识一直都妄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恒审思量我相随”,就是我见很重,认为“我”永远是对的,把本性的智慧就转化成为一种执著。
我们为什么会有人我执、法我执?
为什么会执著于这个身体是我呢?
其实是第七识我执识的缘故,就把本有的智慧转化为一种坚固的执著,因此而产生了人见、我见、众生见、寿者见。
“一个呆”这是指第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恒而非审,它只有接受的能力,不管你什么种子,包括善、恶、无记它统统都接受,但是它没有审查分别的能力。
“五个门前作买卖”是指前五识,即眼、耳、鼻、舌、身识。
它们就与五俱意识一起,好像做买卖一样,好的就买进来,不好的就踢出去。
前五识跟五俱意识对于顺境就生起贪爱,对于逆境就产生排斥。
生起贪爱好像买进来一样;
排斥就好像卖出去一样。
“一个在家把账开”就是指第六意识。
第六意识的作用非常强,除了不能够缘真心之外,它是分别的能力非常强的,好像会计做账一样非常精细、准确。
唯识宗修心的方法就是转识成智,即转八识成四智。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转第六意识的分别为不分别,转第七末那识的执著为不执著。
所以其实我们下手的功夫就应该是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
《菩提道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