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学原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总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社会责任:
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8.计划工作:
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9限定因素原理:
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丢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
10许诺原理:
是指任何一项计划新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
11灵活性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由于未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越小。
(充分考虑各种情况,留有余地)。
12改变航道原理:
是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主管人员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12.目标:
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
13.目标管理:
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14.战略:
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所要采取的行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总体项目。
是为了回答使命和目标而对发展方向,行动方针,以及资源配置等提出的总体规划。
分为:
企业总体战略,事业战略和职能战略。
15.政策:
是组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昔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的方针和明文规定。
16.决策:
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17.组织工作:
是设计和维持一种有助于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的活动过程。
18.组织结构:
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表现为组织各部份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19.目标统一原理:
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每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0.职位设计:
就是将若干工作任务组合起来构成一项完整的职位。
21直线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做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即指挥权
22参谋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
23职能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使的。
24集权:
意味着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侵权则表示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
25委员会:
如果组织中的最高决策权交给两位以上的主管人员,也就是把权力分散到一个集体中去,限既为集体管理或叫委员会制。
26.部门:
是指组织中管理者为完成规定的任务有权管辖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27.授权:
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
授权者对被授权者有指挥监督权,被授权者负有报告与完成任务的责任。
28.活性化:
是员工参与的一种高级形式,在这种状态下的员工在规定的限度内拥有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知识,技能,职权以及意愿,同时,他们对自己行动的后果以及对企业的成功又有高度的责任感。
29业务流程再造:
为了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这些关键的当今绩效指标方面实现剧烈的改进,而对业务过程进行的根本的再思考和激进的再设计。
30命令一致原理:
指主管人员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就越大。
31直接管理原理:
指主管人员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指导工作与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
32激励原理:
是指主管人员越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予满足,他就是越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只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作出更大的满足。
33人员配备:
是指对管理者进行恰当而有效地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组织机构中所规定的各项职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进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
34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配备,是对组织中全体人员的配备,它既包括管理者的配备也包括非管理者的配备。
35领导工作:
是指对组织内每个成员(个人)和全体成员(群体)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和群体能够自觉自愿而有信心地为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努力。
36命令一致原理:
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
37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
38沟通:
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反应效果的过程。
39激励:
是指管理者通过设置需要,促进,诱导下级形成动机,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活动过程。
40控制工作:
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订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41间接控制:
是以人们常常会犯错或没有觉察到那些将要出现的问题,因而未能及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或预防措施为依据的管理。
42直接控制:
是相对于间接控制而言的,它是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并认为全格的管理者出的差错最少。
43预算:
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或非财务数字来表明预期的结果。
44可变预算:
是随着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它主要是限于在费用预算中应用。
当单位可变费用(成本)不变时,可变费用总数是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实际当中可变预算主要是用来控制固定费用(成本)的。
45.零基预算法:
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时,将所有还在进行的管理活动都看作重新开始,即以零为基础。
46.盈亏分析:
又称量本利分析,根据销售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对企业的盈亏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47.管理审核:
是一个工作过程,它以管理学基本原理为评价准则,系统地考查,分析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进而采取措施使之克服存在的缺点或问题。
48.信息系统:
是用于获取,组织,存储,处理和传输信息的系统。
49现场控制:
主管人员通过深入现场来亲自监督检查。
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
用于正在进行的计划执行过程。
50反馈控制:
主要用于分析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已经发生成即将出现的偏差,分析其原因和对未来的可以能影响,及时拟定纠正措施并予实施,一防止偏差继续发展或防止其今后再度发生。
51前馈控制:
也就预先控制,是主观人员运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包括上一个控制循环中所产生的经验教训。
反复认真地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预测。
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在必要四化调整计划或控制行响因素,以后用保目标的实现。
简答题
1.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管理五大职能:
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
职能间的关系:
决策时计划的前提.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2.分析管理两重性的基本内容。
“管理包含很大的艺术成分.它是一个科学和艺术的综合体。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自然属性:
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
由共同劳动的性质所产生,是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
?
社会属性:
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而体现出的性质。
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所决定,是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的职能。
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管理象一台运转的机器,它遵循着它的运作模式,但是在机器陈旧的时候就需要改进和维护,从而为企业进行更好的服务,这时就产生了艺术,而管理步伐中的细小环节,模式所不能解决的它就必须有新的方式,新的手段,新的做法去解决,根据环境和问题的不同,作出不同的结论,这本身也是艺术,所以管理是科学,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门最好的艺术。
3.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如何来激励和约束管理者?
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通过各级管理者体现出来的。
所以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责任大体上分为三类:
1)管理一个组织。
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管理者必须做到:
一是确定该组织是干什么的?
应该有什么目标?
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目标?
二是谋取组织的最大效益;
三是“为社会服务”和“创造顾客”。
2)管理管理者。
组织的上、中、下三个层次中,人人都是管理者,同时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必须做到:
一是确保下级的设想、意愿、努力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二是培养集体合作精神;
三是培训下级;
四是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
3)管理工人和工作。
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两个假设前提:
一是关于工作,其性质是不断急剧变动的,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二是关于人,要正确认识到“个体差异、完整的人、行为有因、人的尊严”对于处理各类各级人员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亨利·
明茨伯格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又可进一步归纳为三大类: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1)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人际角色。
人际角色又包括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①代表人角色。
作为所在单位的头头,管理者必须行使一些具有礼仪性质的职责。
如管理者有时出现在社区的集会上,参加社会活动,或宴请重要客户等,在这样做的时候,管理者行使着代表人的角色。
②领导者角色。
由于管理者对所在单位的成败负重要责任,他们必须在工作小组内扮演领导者角色。
对这种角色而言,管理者和员工一起工作并通过员工的努力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③联络者角色。
管理者无论是在与组织内的个人和工作小组一起工作时,还是在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都起着联络者的作用。
管理者必须对重要的组织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从而能够在组织内外建立关系和网络。
2)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员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
由管理责任的性质决定,管理者既是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组织内其他工作小组的信息传递渠道。
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便完成工作。
管理者必须扮演的信息角色,具体又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三种角色。
④监督者角色。
管理者持续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以获取对组织有用的信息。
管理者通过接触下属来收集信息,并且从个人关系网中获取对方主动提供的信息。
根据这种信息,管理者可以识别组织的潜在机会和威胁。
⑤传播者角色。
管理者把他们作为信息监督者所获取的大量信息分配出去。
⑥发言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