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Word格式.docx
《外国文学史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
18世纪初由笛福等人推动
笛福(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
主要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鲁滨逊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第一人称自述方式)。
斯威夫特(激进的民主派,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格列佛游记》(儿童幻想剧小说)通过幻想的环境,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英国政治、法律、议会、党争和哲学进行讽刺和抨击)。
理查生(长于使用书信体叙述故事的作家):
《克拉丽莎》书信体小说
菲尔丁:
(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
《汤姆·
琼斯》(欧洲文学中的一流小说):
代表了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被誉为“18世纪英国社会的散文史诗”。
前浪漫主义代表:
彭斯(农民诗人):
《苏格兰方言诗集》
布莱克:
《经验之歌》《天真之歌》
二、法国小说(正剧、哲理小说)
1)温和派:
孟德斯鸠:
《波斯人信札》书信体哲理小说,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先河)主人公:
郁斯贝克和黎加。
《法的精神》(又译《法意》)
伏尔泰:
《老实人》(最优秀)理想世界—黄金国
2)激进派:
狄德罗(提出“严肃的戏剧”的概念、《百科全书》领袖):
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
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哲理小说(少女:
苏珊?
西蒙南独白的方式)。
《拉摩的侄儿》:
对话体哲理小说(马克思称:
“无与伦比的作品”。
恩格斯称:
“辩证法的杰作”。
《宿命论者雅克》
卢梭(激进派的领袖):
理论著作:
《论科学与艺术》:
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返归自然”的理论。
《民约论》(又名《社会契约论》):
“福音书”。
哲理小说《爱弥尔》:
法国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小说。
晚年自传体小说:
《忏悔录》
文学代表作:
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依丝》:
主人公:
朱丽、圣普乐
博马舍(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主要剧作:
《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姻》(又名《狂欢的一天》)
三、德国文学
莱辛最重要的美学理论:
《拉奥孔》戏剧理论:
《汉堡剧评》
戏剧贡献:
《明娜·
封·
巴尔赫姆》(喜剧代表作)
席勒(剧本始终贯穿反暴政、争自由的主题)
《强盗》:
“歌颂一个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
(卡尔)
《阴谋与爱情》:
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
”(恩格斯)
《威廉·
退尔》《审美教育书简》
意大利:
喜剧大师哥尔多尼《女店主》、《一仆二主》
歌德:
见下
正剧(严肃的喜剧):
1.18世纪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
2.戏剧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其特点是强调戏剧的教育作用。
以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戏剧的主人公,语言通俗易懂。
主要作品有狄德罗《私生子》、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哲理小说:
1.18世纪由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2.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
以人物活动为主线,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如孟德斯鸠《波斯人的信札》、伏尔泰《老实人》、卢梭《爱弥尔》。
感伤主义:
1.60年代至8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
它不仅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而且也是现代派文学的源头。
2.感伤主义开辟了一种以心理感觉为载体掺和外部现实世界的投影的叙述方式。
3.因斯泰恩的小说《感伤旅行》而得名。
哥尔斯密斯:
小说《威克菲牧师传》及“墓园诗派”的诗歌中,感伤主义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哥特式小说(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
小说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充满神秘、怪诞、刺激。
代表作:
瓦尔蒲《奥特朗图堡》和拉德克力芙《渥多尔弗的秘密》。
分析比较题: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比较:
18世纪英、法、德三国文学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18世纪英、法、德都是启蒙文学成就最高。
2、都有鲜明的倾向性,要求文学为实现服务。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学,反对国王,宣传启蒙思想。
3、都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歌颂。
不同之处:
1、英国:
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的启蒙文学主要任务不是为革命做舆论准备,而是扫除封建残余,揭露现实社会的弊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主要成就现实主义小说。
2、法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
法国的启蒙运动直接负有教育群众,使他们摆脱愚昧,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摆脱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为大革命造舆论,文学的革命性、战斗性更强,内容特别丰富。
正剧、哲理小说。
3、德国:
18世纪的德国还处于封建诸侯割据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德国启蒙运动的任务是唤起民众觉醒,反对分裂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
爆发了狂飙突击运动。
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1、启蒙文学的特点:
(1)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诲性。
猛烈地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社会上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2)启蒙文学具有民主性,主张文学面向广大平民。
(3)启蒙文学作家强调真实性,取材于现实生活。
(4)启蒙文学具有哲理性和分析性,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而且对之进行分析议论。
2、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区别:
(1)性质不同:
古典主义虽然也反封建反教会,但前提是拥护王权;
启蒙文学则是鲜明地、毫不掩饰地、尖锐地、彻底地批判房间政治势力和教会。
(2)强调的“理性”内容不同:
古典主义提倡的“理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启蒙主义则明确提出了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纲领,即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
(3)主人公不同:
古典文学的主人公大半是贵族、皇帝、大臣等;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则变成了资产阶级和平民。
(4)形式上不同:
古典主义讲究“三一律”;
启蒙主义则大胆使用各种文学样式,包括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等。
3、“狂飙突进”运动:
“狂飙突进”运动是1770年到1785年(18世纪)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狂飙突进”运动的中心在斯特拉斯堡,主要作家有赫尔德、歌德、席勒、克林格尔等。
运动的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与突进》——宣扬天才、力量,歌颂自由,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品言辞激烈、热情洋溢,体现出强烈的叛逆精神。
“狂飙突进”运动是自发的、盲目的,缺乏明确的纲领,所以延续的时间不长。
约翰·
高特夫利特·
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这一运动的重要作品。
一大批文学青年,强烈要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
强调民间文学和民族风格。
卢梭《新爱洛依丝》
《论科学与艺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书信体哲理小说《新爱洛绮斯》:
歌德《浮士德》
歌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德国古典主义和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余的市民家庭。
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剧本:
《铁手骑士葛兹·
冯·
伯利欣根》(简称《葛兹》)是部历史悲剧。
葛兹实有其人,是个争自由,反封建的英雄。
诗剧片段:
《普罗米修斯》
小说: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篇书信体小说)
诗剧:
《浮士德》的部分初稿。
一、生平和创作
1、青年时期,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恰在“五四”时期被首次介绍至中国。
2、1794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开始了这两位伟大作家互相合作的10年。
共同的思想使他们结为知己,一起把德国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威廉·
迈斯特》是歌德全部创作中仅次于《浮士德》的重要作品。
4、“矛盾的歌德”:
恩格斯曾这样评价歌德——“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
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二、诗剧《浮士德》:
德国文学的鼎盛高潮:
歌德《浮士德》+席勒《阴谋与爱情》
《浮士德》是迄今为止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1、《浮士德》的主要内容:
(1)魔鬼靡非斯特的两次打赌:
①与上帝;
②与浮士德
(2)浮士德追求真理的一生(共分为五个阶段):
①书斋生活(走出书斋投入社会阶段):
(浮士德年过半百,因茫然痛苦而想自杀——复活节的钟声,回到大自然——与魔鬼打赌)表明歌德对中世纪学问的否定,表明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扩展自己、获取新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的自然愿望。
②爱情生活(追求个人幸福阶段):
(返老还童,与玛甘泪恋爱,与其兄决斗——玛甘泪被判刑,浮士德悔恨离去,不愿再堕落——靡非斯特失败。
)这段描写实际上是对文艺复兴时期那种过分追求官能享受和个人主义泛滥的否定。
③宫廷生活(从事政治阶段):
(浮士德回到罗马帝国宫廷,时值王朝混乱——发行纸币,取悦皇帝——召见美人海伦——梦幻破灭,溜之大吉)反映了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历程——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开明的君主身上,歌德否定了这条道路。
④追求古典美(重回书斋):
(与海伦结合——儿子欧福良死去,海伦消失——浮士德没有得到满足)歌德将目光转向古代,转向艺术,用艺术美陶冶人的精神,启迪思想。
⑤改造大自然(建功立业、找到真理阶段):
(得到封地,移山填海——双目失明,得到满足——浮士德依约倒地死去——天使将他的灵魂抢走“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得救”,得到上帝的拯救)歌德悟出了一条真理——不懈的努力就是人类的自我拯救。
2、浮士德精神:
在诗剧中浮士德是个象征性的形象,是一个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形象,他性格的本质特征就是永不满足。
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浮士德精神”。
论述题
1)为什么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第一部产生影响的作品。
1、歌德的中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
他的性格是社会铸造的,他以孤傲来对抗德国现实的丑恶,但他总以不合作――逃避的方式来反抗,显得无力。
因此他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2、感染了世界各国不同时代的同病相怜的青年。
他们不但模仿维特穿青衣黄裤,甚至也学他自杀。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和构思了三个古典主义悲剧:
《哀格蒙特》、《伊菲格涅亚的陶里斯》、《塔索》。
晚年:
迈斯特》(上下部、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通过威廉从童年到老年发展的记述,展示了他道德完善的过程。
《浮士德》:
取材于16世纪关于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