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6840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委党校校园改造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资金来源为:

中央、省预算专项资金补助1000万元,XX市财政配套资金800万元,自筹300万元。

1.8项目效益

党校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干部的场所,是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增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基地。

该项目的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党校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党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其意义十分重大。

1.9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建筑面积

M2

8719

 

校园门

道路

M

200

宽14米

食堂

1671

新建

报告厅

1784

改建

图书馆

1387

维修

宿舍楼

3877

共三栋,维修

3

总投资

万元

2100

4

容积率

0.45

5

建筑密度

%

12.98

6

绿地率

35.3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由来

XX市市委党校创建于1949年6月,座落在市丁家牌楼43号,系老地委大院。

担负全市科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和民主人士的培训轮训任务。

常住规模600人,年均训练4000人以上。

由于现在的教学楼、办公楼、学员宿舍楼大多为五十年代的苏联老式建筑,远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干部教育需要,也严重影响了党校培训轮训干部主阵地作用的发挥。

且该校进校通道路窄弯多,商贸摊位占道经营、交通阻塞,安全隐患险生,脏、乱、差现象严重,致使学员进校学习,职工出入、外来人员办事路难走,车难行,门难进,与该市文明城市建设和校园部环境极不协调,严重影响党校庄严肃穆的形象。

鉴于以上原因,XX市委党楼拟对该校校门进行改址新建,对校园进行改扩建。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党校作为党自己的学校,是适应党的事业的需要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是党的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党校建立以来,培训轮训了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党的领导干部,使广大干部掌握了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的自觉性,这就大大增强了党的自身建设,并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历史赋予党校的光荣使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世界观上确认“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必须从尊重文明发展的规律上体现。

譬如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

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国家发展壮大的终极依靠力量。

不破除人才强国战略上的体制性障碍,就不可能真正使13亿人口的大国转变成为人才资源大国。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开发13亿人的聪明才智,造就资源能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们善于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

这三大战略实质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实现和逻辑展开,都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和深度开发基础之上的。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从提高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素质上下工夫。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意识,最根本的就是要切实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识。

这些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学习锻炼提高,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党校学习提高。

(2)办好党校是适应我们党所面临的国外新情况、新特点的需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党所面临的国外形势复杂、任务繁重。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两重性,西方发达国家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弱势;

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一天也没有放弃“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方面的斗争愈显复杂与尖锐。

从国形势看,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党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繁重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有难度、有风险,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

国外形势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于我们党来说,既是机遇,也有挑战,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如何应对,取决于党的领导干部的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而党校作为培养领导干部、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前沿阵地,无疑应发挥重要作用。

(3)办好党校是干部成长与实践的需要

干部的成长,根本途径在于实践,同时也离不开理论武装,离不开对其系统地教育和培养。

同志深刻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因此,办好中国的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很大程度上关键在党校能否培养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和高素质领导人才。

这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

毫无疑问,作为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人才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党校来说,适应新世纪的要求,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4)项目建设是党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逐步强大,各级党校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特别是中央10号文件下发后,各级党委十分重视党校工作,并实实在在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使各级党校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校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面对新世纪党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搞建设,改建、扩建、新建校园校舍,已成为各级党校校委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且随着XX市委党校培训任务日益繁重,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目前党校接待能力和餐饮设施亟待改善,教学和会务设施尚未完全配套,因此实施校区改扩建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编制依据

XX市委党校校园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08年11月由XX市委党校委托XX市投资咨询中心编制,经过现场勘察和充分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后研究论证完成。

本报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基本资料为编制依据:

(1)国家、省高等学校建设的相关规定;

(2)国家建设部、计委、教委联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建设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

(3)《XX市城市规划行政技术准则》;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5)《XX市总体规划》;

(6)省、市对XX市委党楼设置的政策要求;

(7)现行有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

(8)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和说明。

2.3.2编制围

(1)调查了解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所具备的建设条件;

(2)确定项目选址用地与总平面规划;

(3)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和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拟定投资计划和实施进度安排建议;

(5)进行项目的综合效益评价;

(6)从技术、生态环境各方面对项目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项目可行性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2.3.3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

XX市委、市政府在听取学校对本项目的情况汇报后,给予高度重视,新任市委书记文雄明确指示:

一定要把党校建设好。

把该项目作为XX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在政府协调支持下,规划、土地、建设、城管、市政等部门紧密配合,给予项目建设大力支持。

(2)项目单位重视

为了搞好党校校园改造的建设工作,该学校领导层极其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筹建、规划扩建的全过程,筹建工作有序进行,前期工作运作良好。

(3)建设地施工条件好

建设地地势平坦,土方量少,现有水、电等基础设施较完备,不需要进行“三通一平”工作。

同时该项目建设区域交通便捷,建筑材料进出方便。

2.3.4项目区基本情况

(1)XX市基本情况

(1)地理交通

XX位于省中南部,湘江中游。

东邻株洲、攸县、安仁;

南界永兴、桂阳;

西接冷水滩、祁阳、东安、、邵东;

北靠双峰、。

XX市现辖5县、2市、5区,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合153.10万公顷,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7.23%,城区面积557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为93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在全省各市、州中,幅员位居第7位。

XX市是我国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京广、湘桂线交汇于市区,境通车里程250公里,有火车站33个。

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107、322国道以及已建成的京珠、衡昆,已开工建设的京珠复线、吉邵(衡大段已建成)等4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市100%的乡镇、88%的村通了公路,通车总里程7643公里。

其中,高等级公路3140公里,高速公路149公里。

水上运输也很便利。

湘江上溯潇水,下入洞庭、耒水、蒸水等一级支流四季通航。

(2)综合经济

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3.51亿元,增长15.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4亿元,增长 

4.1%;

第二产业增加值335.43亿元,增长20.2%;

第三产业增加值286.68亿元,增长17.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2287元,比2000年增长213.8 

%,翻了一番。

近五年,是XX经济发展较快的五年,经济总量从2003年的432.3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23.5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9%。

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007年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73%,比2003年上升5.23个百分点。

一产业占GDP比重较2003年下降0.55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8.3%。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3.4亿元,与去年持平;

第二产业投资114.9亿元,增长52.4%;

第三产业投资109.6亿元,增长10.8%,工业投入明显加大。

全年工业完成投资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53.3%。

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82.1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1.5%;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投资8.5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4%。

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投资额23.5亿元,增长41.7%。

(4)人口和人民生活

200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8.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0.43万人,增长11.8%;

乡村人口428.45万人,下降6.4%。

人口出生率11.32‰,人口死亡率6.32‰,人口自然增长率5.00‰。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2007年XX市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17673元,月平均工资1473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81 

元,比上年增长16.54 

%;

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7%。

农民人均纯收入4885元,增长14.53%,实际增长8.8%。

城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7608元,比上年增长15.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5%;

农村居民消费3554元,增长14.02%,实际增长8.5%。

2.3.5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它详细容见下面各章节。

第三章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XX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