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6839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5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25.韩非子说: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

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

”这一描述,反映出(  )

A.韩非子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 B.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激烈交锋

C.战国时以军功爵制激励百姓 D.诸侯争霸急需专制集权理论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韩非子思想主张

【解析】根据材料“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可知韩非子认为君臣之间不是单纯的像父子那样的亲属关系,而是从计算利害出发的,故A项正确;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韩非子个人人性好利的思想主张,与其他诸子思想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

秦国商鞅明确主张军功授爵制激励百姓建功立业,早于题干时间,故C项错误;

专制集权理论从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

26.北宋汴京“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这表明(  )

A.专业交易地点开始出现 B.汴京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

C.城市商品贸易规模巨大 D.官商分利推动了商业繁荣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古代中国商业产生于先秦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著名的区域商业中心,故A项错误;

汴京作为北宋的都城,汴京主要职能是经济功能太过片面,故B项错误;

材料“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主要叙述了汴京的交易场所建筑宏伟,交易数量极大,反映了汴京商业规模局大,故C项正确;

官商分利的商业模式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27.明末清初,王夫之主张“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张(  )

A.具有浓厚的复古色彩 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D.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解析】三大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继承,其主张具有复古色彩缺乏历史依据,故A项错误;

三大思想家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诸多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故B项错误;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在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颠覆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主张,故C项错误;

材料中三者皆对农民土地问题强烈关注,给予小农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

28.太平天国控制南京之时,居民抱怨太平天国对经济生活的改变,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按照性别和职业分离,以及强化严格管束人们行为的法令。

人们通过逃离、为朝廷做奸细,或叛投清朝等方式消极地反抗太平天国。

这说明太平天国(  )

A.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 B.缺乏科学的政权建设纲领

C.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D.未能关注农民阶级的利益

【考点】1840—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对民众的管理过于严苛,不是太平天国民众消极反抗的根源,故A项错误;

材料“建立圣库制度,管理市场,将人们……,以及强化……”可知缺乏科学合理的政权建设纲领是民众消极反抗的根源,故B项正确;

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源,不是材料提及的制度法令导致的,故C项错误;

《天朝田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故D项错误。

【答案】B

29.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上海)

年代

日本纱

印度纱

合计

1918.5—1919.4

70891

39251

110142

1919.5—1920.4

34177

138996

173173

增减

-36714

+99745

+63031

结合历史形势,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与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关

C.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的结果 D.国际关系影响中国进出口额变化

【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1918~1920年中国进口纱总体上呈现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民族工业的外部环境并没有显著改善,故A项错误;

北洋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从材料无从体现,故B项错误;

1918~1920年中国进口日本纱减少,主要原因是日本在一战期间企图独霸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伏彼起,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

国际关系的变化影响进出口额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0.1974年,邓小平全面阐述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

他指出,“从国际关系的变化看,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三个方面,三个世界。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

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

”这一理论表明中国政府(  )

A.抛弃阶级斗争思想来思考问题 B.外交方针和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突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 D.从国际格局变化出发来调整外交战略

【考点】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

【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依然坚持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看待国际政治关系,故A项错误;

“三个世界”理论是对先前实行的外交方针进行微调,故B项错误;

“三个世界”理论是基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总体形势演变,围绕国家安全进行政治思考的结果,突破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故C项正确;

国际格局的变化从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

31.在罗马共和国末期,法院判决的执行不容许当事人自力处理,而必须由原告在判决宣告三十日后,带同被告到庭,向法官提出“执行判决”的申请。

这时,如被告对判决提出异议,法官还须当作为异议之诉重新提交法庭审理,而不许原告直接用拘押式程序强制被告执行。

这体现了诉讼中的(  )

A.公力救济原则 B.不告不理原则

C.形式主义原则 D.公开审判原则

【考点】罗马法

【解析】根据材料“带同被告到庭,向法官提出‘执行判决’的申请”“不许原告直接用拘押式程序强制被告执行”可知罗马法后期国家司法机关依权利人请求,运用公权力对被侵害权利实施救济,故A项正确;

不告不理原则指法院只能按照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主张进行审理,对超过当事人诉讼主张的部分不得主动审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形式主义原则是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探讨的一种基本原则,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

公开审判原则指司法机关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公开进行,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2.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除了明确规定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外,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凡被法院定罪的人,国王不能随意赦免;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这一法案没有实现的是(  )

A.议会控制了国王的继承权 B.议会对司法权约束增强

C.议会部分地制约了行政权 D.议会中贵族势力被削弱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王位继承法》

【解析】“明确规定英国国王必须是新教教徒”可知议会对国王的继承权拥有控制权,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可知议会拥有司法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可知议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行政权的行使,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议会中贵族势力的削弱是在1832年议会改革,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33.这一时期的商人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商人,他们已有更进步的业务手段,如复式簿记、汇票、商业信函和保险。

“这一时期”是指(  )

A.中世纪的早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D.十九世纪晚期

【考点】文艺复兴

【解析】中世纪早期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没有出现适合近代的商业经营手段,故A项错误;

文艺复兴时期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商人的需要而自然出现复习簿记等适合近代经济需求的商业手段,故B项正确;

工业革命时期商人的业务手段日趋多样,逐渐成熟,与“商人已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商人”不符,故C项错误;

第二次工业革命通信手段的进步,商人业务手段更加现代灵活,故D项错误。

34.1921年春,农村和城市的饥荒表明国民经济已面临崩溃的边缘,经济危机引起的社会动荡积聚着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情绪,最终导致了反苏维埃政权的骚乱和暴动。

这一状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导致农业歉收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D.同盟国对苏俄武装干涉

【考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苏俄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反苏维埃政权骚乱和暴动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

苏俄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是在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之后,晚于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期苏俄政权没有及时调整,忽略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导致苏俄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是反苏维埃政权骚乱和暴动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

1920年底,同盟国对苏俄政权的武装斗争基本结束,早于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35.1979年撒切尔夫人执政后,制定了一套经济政策:

严格控制政府的财政支出;

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削减福利开支;

紧缩银根,提高利率;

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这些政策(  )

A.有利于英国经济的复苏发展 B.说明自由放任政策具有合理性

C.凸显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使凯恩斯主义退出经济主流地位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撒切尔经济改革

【解析】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着力减少对经济的国家干预力度,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有助于解决英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经济困境,故A项正确;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减弱不等于对经济放任不管,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讲述英国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力度降低,凸显市场的作用体现不明显,故C项错误;

在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滞涨的局面,凯恩斯主义退出主流经济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想兴起,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中叶,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开始派传教士在广州附近、澳门传教,后利玛窦等来华,先后在肇庆、韶州、南京、南昌、北京等地传教。

利玛窦传教方式是知识传教,他把带到中国、或在中国自制的奇器有西洋镜、自鸣钟、地球仪、干罗经、世界地图及精美的油画圣母像等,公开展出,吸引乡绅、官僚士大夫,所宣传的西学涉及天文、历算、地理、数学等方面,这都与中国社会特别是君主专制需要有关。

明末清初,西学传播范围,主要限于士大夫中间,如徐光启、李之藻、扬廷筠、王征、王锡阐、杨文鼎等,他们与传教士合译了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