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6201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Word文档格式.docx

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1945年至今是由革命与战争逐渐转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阶段。

政治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冷战共处,社会主义经历了迅速发展和重大挫折,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经济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出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双重趋势。

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

思想文化上,现代主义色彩浓厚。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在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误,“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为突出的时期。

这一时期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环境的稳定,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1945年至今)

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49年至今)

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推动着世界的整体发展。

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1978年至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

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

(1)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欧共体、日本、中国的发展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3)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2)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2)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关系,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恢复、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

(2)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区域集团化、经济体系化和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一方面,欧共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等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表现;

另一方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同时各种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继续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文化多元。

“双百”方针提出,文学、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国防科技和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

“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和教育事业受到重大冲击。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的丰富和发展;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开放、时尚和竞争等意识成为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考点一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经济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1)历史背景: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

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2)历史进程: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

七月流血事件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

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3)历史影响: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背景:

国内战争爆发,为集中全国力量,战胜敌人。

②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

③评价:

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部分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实行按劳分配。

③特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④评价: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3)“斯大林模式”

1924年1月,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苏联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并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基础:

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内容:

产业结构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管理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4)评价:

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3.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勃列日涅夫改革: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5)要有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政策和配套措施,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保守停滞,更不能轻易改变改革的方向。

1.1928年9月,苏联领导人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中认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他认为苏联应当(  )

A.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

B.优先发展建筑原料产业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遵循工业化建设的规律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可知,布哈林主张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不能盲目求快,故D项正确。

2.1929年末,斯大林实现了“强制集体化”,“到了1938年,私有土地完全消失。

国家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

苏联的上述做法旨在(  )

A.全面建立计划经济新模式

B.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加快取消新经济政策步伐

D.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答案 B

解析 苏联全面计划经济新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斯大林实行“强制集体化”,“制定价格、控制分配、选定农作物,来达到确保稳定的食物供给和解放农业劳动力”是为了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

3.(2018·

全国课标文综Ⅲ卷)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 A

解析 A对:

根据材料中苏共二十一大的决议,可知仍将重点放在工业发展方面,尤其注重重工业的发展,且仍是通过行政命令发展经济,说明七年计划并未摆脱斯大林模式。

考点二 西方经济政策的调整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②重要原因: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激化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

股票等投机活动过度,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2)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3)影响: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衰退或萧条;

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危机;

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罗斯福新政

(1)措施

①整顿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等。

②调整工业:

加强政府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③调节农业:

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整农产品结构等。

④社会保障:

实行社会救济,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推行“以工代赈”;

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等。

(2)影响

①经济:

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的破坏,促进生产力恢复。

②政治:

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③世界: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20世纪70年代后进入“滞胀”时期,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福利国家”的建立

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但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第三产业的兴起

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1.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金融稳定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就业保障

“以工代赈”,启动市场,扩大就业;

实施社会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