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5784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生物上册课程纲要Word下载.docx

(1)课程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2)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

获得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

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详细的课程目标如下

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a)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区别他们的区别;

b)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c)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d)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2)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a)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b)说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c)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d)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e)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f)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g)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h)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i)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a)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b)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c)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d)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e)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f)阐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g)运用制作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h)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i)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j)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k)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l)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贮存在细胞核中

m)认同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体内特定的物质

n)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o)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a)说出组织的概念,识别人体的四种组织

b)说明人体的层次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四种基本组织切片

d)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e)说明植物体的层次结构

f)进一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g)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h)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查询到的有关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

i)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的关系

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a)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b)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c)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d)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e)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f)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交流和合作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a)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b)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c)运用实验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调查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e)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f)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g)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h)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a)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b)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c)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d)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e)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f)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g)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h)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i)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有机物制造者

a)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c)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

d)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e)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c)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a)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b)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2、课程内容:

本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发展目标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要如下所示:

单元序号

单元名称

单元重点

单元难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1、举例说出生物的特征

2、熟悉调查的一般方法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5、生态系统的组成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试着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3、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区分动植物细胞的组成及分别制作动植物细胞的过程

3、初步学会绘制动植物细胞简图的技能

4、掌握细胞中的两种能量转换器

5、区分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明白显微镜的成像特点,并能独立完成相关试题

2、通过实验观察可以区分细胞和细胞的不同

3、在观察中可以区分开动物和植物细胞

4、清楚能量转换器的转化能量的过程

5、可以独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由病毒引起的病毒病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区分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相关特征

2、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3、了解根的生长,芽的结构

4、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5、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6、熟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1、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2、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在探究“幼根的生长”实验中,耐心、细致、求实第完成测量和解读实验数据的工作

4、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5、气孔的作用机制

6、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课程实施

学习主题

课堂流程

学习方法

课时安排

首先通过图片来了解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通过调查尝试将生物分类。

最后则通过知道生物圈的概念,明白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后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法、实验探究法、比较法等等来了解本单元内容

6

课时

先通过显微镜的一些使用和观察来掌握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尔后通过类比汽车发动机来讲解能量转换器的原理,最后通过视频来明白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观察法、合作法等等

12课时

先运用大量的图片来区分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一些相关特征,接着通过实验来认识种子的结构,然后通过图片和视频来了解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也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来知道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和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

实验法、观察比较法、小组合作法、联想实际法等等,本单元最常用的是实验法

17课时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我会穿插运用下列方法:

①朗读②复述③讲故事④师生谈话⑤探究实验⑥演示实验⑦分组实验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学习

①收集和分析资料:

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拜访有关人士的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

②自主学习:

就是通过学生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

③合作学习:

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④探究学习:

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

4、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①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②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2)评价形式:

①学生自评:

学生自我对照学习本册课本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

内容包括:

回答问题的声音、做作业的质量、上课的表现等等。

②学生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采取推磨式的方法,让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

③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④学校评价:

可以是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学生特长的发挥,对学生进行评价。

⑤他评:

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口头的评价。

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等活动后对学生的口头评价。

课程纲要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位:

郑庵一中

姓名:

陈慧芬

时间:

2012.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