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48846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4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3P127—正文)(√)

10.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必修3P128—正文)(√)

(2015·

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有能量的输入和散失,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B错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C正确;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知识自主梳理

一  生态系统稳定性

1.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形成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1)实例

(2)基础: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3)特点: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

3.类型

类型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含义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实质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到原来的结构与功能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

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二者

联系

①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

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

特例:

冻原、沙漠等生态系统两种稳定性都比较低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二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实验流程

2.实验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

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

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3.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三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环境问题

1.人口增长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①现状:

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②前景:

人口基数大,在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

③目标:

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

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②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

③环境污染加剧等。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②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生态农业。

2.全球性环境问题

(1)列举环境问题

(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

答案 ①—c ②—a ③—e ④—b ⑤—d

(3)影响:

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四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①范围:

生物圈中。

②层次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

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等。

②间接价值: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

③潜在价值:

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2)易地保护:

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殖中心等。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五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内涵

追求的是自然、社会、经济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

2.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一定存在反馈调节。

(√)

3.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4.落叶阔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1.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Ⅰ.喷洒高效农药;

Ⅱ.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

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说明理由。

提示 放养赤眼蜂。

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

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2.在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中,可否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获得更多产品?

为什么?

提示 可以。

农田和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食物链单一,自身稳定性差,易受病虫害破坏。

通过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增加或延长食物链,使之成为立体农田和立体果园,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获得更多的产品。

例如,水田养鱼、果园养鸡等。

 

1.生态缸的密封性越差,其生物死亡就越快。

2.若将生态缸长期置于黑暗中,动物和植物都将会死亡。

1.自16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呈“J”型增长,并将一直呈“J”型增长。

2.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已开始缓慢下降。

1.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基因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大于它的直接价值。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题型一反馈调节

1.某池塘演变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随之大量繁殖,导致藻类数量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因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负反馈调节

B.早期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属于正反馈调节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调节

D.早期、后期均属于正反馈调节

解析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加强,就叫正反馈调节;

如果是使这个过程减弱,就叫负反馈调节。

池塘演变早期,藻类的增多,导致水蚤增多,结果使藻类减少,故属于负反馈调节;

后期池塘水体污染,导致大量水蚤死亡,从而使水体进一步污染,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2.(2019·

长春调研)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血糖浓度升高时,会使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B.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大量积累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下降

C.害虫数量增加会引起食虫鸟类数量增多,进而抑制害虫种群的增长

D.向湖泊中大量排放污染物引起鱼类死亡,鱼类尸体腐烂又加剧了湖中鱼类的死亡

答案 D

解析 血糖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在酶的作用机制中,负反馈调节是指一种代谢反应被其反应产物所抑制的现象,它是调节细胞代谢最主要的机制;

C项是负反馈调节的实例,D项是正反馈调节的实例。

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调节

方式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实例

分析

题型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解析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弱,A错误;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

不同的生态系统物种组成、营养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不同,C错误;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4.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与乙相比,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乙低,A正确;

若乙的干扰提前,其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也会提前,即B点左移,B正确;

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