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475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赵文英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第一课    小草和大树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比较小草和大树

[活动目标]

1、 能用放大镜等工具对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用图和文字进行记录。

2、 能正确地描述几种常见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点。

3、 能够在自己研究的基础上,与其他同学共同概括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特征,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4、 能根据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特征,正确地辨别常见的植物。

5、 能尽量在自然状态观察植物的特点。

[教学材料]

    放大镜、剪刀、多媒体资料

    [教学重难点]

         从几种草或树的观察中,归纳出它们各自的共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以前学习过哪些与植物相关的内容。

观察多彩的植物世界的多媒体资料。

二、      让学生列举自己见过的一些小草和大树的名称,谈谈自己是怎样区分小草和大树的。

三、      让学生到学校植物园去,选择几种小草和大树,观察它们根、茎、叶的特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带放大镜和剪刀,既要观察又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

四、      汇报交流,并概括出小草和大树各自的特点。

要求不宜太高。

五、      给出草本、木本植物的科学概念。

并用概念来区分更多的植物。

(图片提供)

第二课时

    给植物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

2、 采用一定的标准,对植物进行分类。

3、 能与其他同学业交流找出比较合理的分类方法。

4、 能归纳出一种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

5、 能感受到地球上的植物种类很丰富。

  [教学重、难点]

        列举多种分类标准,训练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

1、 本活动是对分类方法的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利用上一活动学到的分类方法,自己制定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2、 由于没有限定具体的分类标准,提供了自由空间。

3、 鼓励将本组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记录下来,并与其他组交流。

4、 分析全班找出的分类方法,通过比较,推选出最科学的分类方法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

5、 观察不开花植物,拓展学生的视野,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6、 布置学生收集当地常见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植物博览会做准备。

 

第二课  植物博览会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参观植物博览会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植物的某种特点对已有的植物资料进行分类。

2、 能对收集到的植物制作不同形式的资料卡片。

3、 能按照不同植物的特点设计出展台的各部分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分类能力的训练

[教学过程]

1、 上课前根据当地实际,请学生收集有关植物的各类资料。

2、 上课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中博览会的立体景观图,了解展览的内容都有哪些。

3、 指导学生新闻记者教材中提供的资料,通过分析它们各自适合安排到展台的哪部分,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学生给植物分类的能力。

4、 如果学生能按要求收集来更多的资料,可照上述要求对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

5、 如果学生带来的资料不能和立体景观图中展览内容相适应,可鼓励学生将其确定为新的类别。

 

第二课时   筹办植物博览会

[活动目标]

1、 能设计各种植物资料的展出形式。

2、 能与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制定全班的展览计划。

3、 能发现植物世界的丰富和美丽。

4、 能总结在展览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5、 能举例说明最新植物栽培技术。

[活动难点]

设计展板,并制作。

[活动材料]

各种植物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

1、 参照上一活动,充分讨论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植物博览会。

2、 教师事先对学校所在地的植物资源情况有一个基本了解,便于指导学生充分列举本地可供展览的植物。

3、 不局限于上一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交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可能收集到的资料。

4、 可考虑让同学们自由组成小组,每组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团结合作。

5、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1-2周),把科学教室真正布置成一个植物展览,并可以向全校展览。

并思考观众的意见。

 

资料存档

[活动目标]

1、 能将展览资料设计成一种便于其他同学查询的方式保留起来。

2、 能为低年级的同学更好地办好植物博览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表现出良好的协作精神。

[活动过程]

1、 对收集到的资料(展品)加以区分,如实物类和文字图片类,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将实物类的展品制作成标本。

保存起来,供今后学习。

2、 文字图片类的资料可以根据不同内容制作成资料卡片保存,供下一届学生参考。

 

 

 

第三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活动一:

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目标]

1、 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2、 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3、 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4、 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5、 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6、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些特征制作的。

[活动材料]

当地鸟类资源的图片,视频资料,鸟类的标本

[活动重、难点]

归纳鸟类的共同特征

[活动过程]

1、 教师事先对当地的鸟类资源有所了解,准备一些图片、标本、视频资料。

2、 请学生充分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并观察图片、标本、多媒体资料,请学生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

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引发学生提出什么的样的动物属于鸟,关于鸟类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3、 让学生带着总是观察常见的鸟(现场观察实验内的鸟类模型),以当地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指导学生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牲。

主要特征栏目中还可以增加喙的开头以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栏目。

将学生提及的不同的鸟的主要特征简要记在黑板上。

4、 引导学生分析观察的若干特征中哪些特征是只有鸟才具备的,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的特征。

5、 当学生明确鸟的共同特征后,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运动不是鸟。

此环节作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活动二:

鸟喙与取食、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2、 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3、 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4、 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5、 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活动过程]

1、 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

2、 尽量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统计数据讨论,体会鸟的喙与其取食的环境有关。

[评价]   

1、 根据鸟类的特征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不是鸟。

 

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www.xkb1.com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分别总结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最主要特征。

2、 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对所见到的动物进行辨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分类方式。

知识目标:

1、能分别举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的实例。

3、 能举例说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

STSE目标:

能体会到世界的纷繁复杂。

[教学重难点]

        根据各类动物的特征来区分动物

[教学准备]

《牛津剑桥百科》动物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查找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体形特征等。

一、      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请将你所知道的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分别填在各自的框中。

 

二、      看P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将特征与对应的动物类别联在一起。

对比这几类动物的特征,有什么疑问?

如:

两栖类和鱼类都用鳃呼吸,怎样区分?

又如:

昆虫和鸟类都会飞行,怎样区分?

运动方式是在地上爬的有很多,它们都是爬行动物吗?

哪些不是?

怎样区分?

 

三、      学生讨论,为进一步判断分类作准备。

新课标第一网

 

四、      展示课件,了解动物习性。

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自己前面分类所填的动物是否正确?

 

 

五、      学生游戏活动:

几名同学自由上黑板写出平时自己不易区分的动物,如:

蜗牛、熊、鲸、螃蟹等,请其他同学来解答。

(师提示,注意先判断它们是否有脊椎,再进一步区分。

当然,充分的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等课外知识也是正确判断的重要条件。

 

六、活动中可就大家都感到疑惑的问题当场上网查找,印象会深刻。

如蜘蛛是不是昆虫、章鱼是不是鱼等。

同时上网时教给学生要选择正规的权威的科学网站作参考。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鱼类

脊椎动物

 鸟类

                                                   爬行类

 

 

板书:

    动物

 

                    脊椎动物

 

第五课    细菌和病毒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多种方式做好实验记录。

2、能设计实验证明适于制作酸妈的环境。

3、能根据模拟法计算繁殖一定数目的细菌所需要的时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乐于从小养成得于身体健康的习惯。

        知识目标:

1、 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 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

       STSE目标:

1、 能正确判断哪些行为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害。

2、 能举例说明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的行为有哪些。

3、 能举例说明或体验人类是如何利用一些技术、设备杀菌、消毒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寻找细菌的特点 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活动目标]

1、 能从不同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 能说出细菌与动植物有什么不同点。

3、 能用多种方式记录细菌的特点。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细菌和病毒的不同点。

4、 能分别举例说明细菌和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益处。

5、 能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活动过程]

1、 让学生调查自己曾患过的疾病和主要原因。

2、 对于细菌和病毒对人有益的例子,首选的资料来源是学生的预防接种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