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467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docx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上课讲义

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方框内)

1.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2.如图,△ABD≌△ACE,若AB=6,AE=4,则CD的长度为(  )

A.10B.6C.4D.2

3.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  )

A.30°B.50°C.90°D.100°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7,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

A.13B.13或17C.17D.14或17

5.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

A.B.CD.

6.在△ABC内一点P满足PA=PB=PC,则点P一定是△ABC(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

7.在△ABC和△FED中,如果∠A=∠F,∠B=∠E,要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是(  )

A.AB=DEB.BC=EFC.AB=FED.∠C=∠D

8.如图,已知AD平分∠BAC,AB=AC,则此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2对B.3对C.4对D.5对

9.AD是△ABC的中线,DE=DF.下列说法:

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已知AB=AC=BD,则∠1与∠2的关系是(  )

A.∠1=2∠2B.2∠1+∠2=180°C.∠1+3∠2=180°D.3∠1﹣∠2=180°

 

二.填空题(3x8=24分)

11.已知过一个多边形的某一顶点共可作201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12.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D的周长为20cm,AE=5cm,则△ABC的周长是  cm.

1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短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度.

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是50°,那么它的顶角的度数是  .

15.点A(﹣2,a)和点B(b,﹣5)关于x轴对称,则a+b=  .

16.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

图16图17图18

17.将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1=41°,∠2=51°,那么∠3的度数等于  .

18.如图在△ABC中,BF、CF是角平分线,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DE经过点F.结论:

①△BDF和△CEF都是等腰三角形;②DE=BD+CE;③△ADE的周长=AB+AC;④BF=CF.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共46分)

19.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EAD=5°,∠B=50°,求∠C的度数.

20.如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E,EF⊥AB于F,EG⊥AC交AC延长线于G.求证:

BF=CG.

 

21.

(1)请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其中A′,B′,C′分别是A,B,C的对应点,不写画法);

(2)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A′(  ),B′(  ),C′(  ).

(3)计算△ABC的面积.

22.如图,点D,E在△ABC的边BC上,连接AD,AE.①AB=AC;②AD=AE;③BD=CE以此三个等式中的两个作为命题的题设,另一个作为命题的结论,构成三个命题:

A:

①②⇒③;B:

①③⇒②;C:

②③⇒①

请选择一个真命题  进行证明(先写出所选命题,然后证明).

23.如图,线段AC、BD交于点M,过B、D两点分别作AC的垂线段BF、DE,AB=CD

(1)若∠A=∠C,求证:

FM=EM;

(2)若FM=EM,则∠A=∠C.是真命题吗?

(直接判断,不必证明)

24.如图,已知△ABC中,∠B=∠C,AB=8厘米,BC=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以每秒a厘米的速度由C点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0≤t≤3).

(1)用的代数式表示PC的长度;

(2)若点P、Q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若点P、Q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a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

 

2015-2016学年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方框内)

1.下面有4个汽车标致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考点】轴对称图形.

【专题】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结合4个汽车标志图案的形状求解.

【解答】解:

由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知第1个,第2个,第3个都是轴对称图形.

第4个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D.

 

2.如图,△ABD≌△ACE,若AB=6,AE=4,则CD的长度为(  )

A.10B.6C.4D.2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B=AC,AE=AD,再由CD=AC﹣AD即可求出其长度.

【解答】解:

∵△ABD≌△ACE,

∴AB=AC=6,AE=AD=4,

∴CD=AC﹣AD=6﹣4=2,

故选D.

 

3.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则∠B的度数为(  )

A.30°B.50°C.90°D.100°

【考点】轴对称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C=∠C′=30°,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求答案.

【解答】解:

∵△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A=∠A′=50°,∠C=∠C′=30°;

∴∠B=180°﹣80°=100°.

故选D.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3,一边等于7,那么它的周长等于(  )

A.13B.13或17C.17D.14或17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专题】分类讨论.

【分析】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和7,但没有明确哪是底边,哪是腰,所以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解:

当3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7,7、7、3可以构成三角形,周长为17;

当7为底时,其它两边都为3,因为3+3=6<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舍去.

所以它的周长等于17.

故选C.

 

5.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

A.B.C.D.

【考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分析】根据三角形高的画法知,过点B作AC边上的高,垂足为E,其中线段BE是△ABC的高,再结合图形进行判断.

【解答】解:

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选项D.

故选D.

 

6.在△ABC内一点P满足PA=PB=PC,则点P一定是△ABC(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B.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D.三条中线的交点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由在△ABC内一点P满足PA=PB=PC,可判定点P在AB,BC,AC的垂直平分线上,则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

∵在△ABC内一点P满足PA=PB=PC,

∴点P一定是△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故选B.

 

7.在△ABC和△FED中,如果∠A=∠F,∠B=∠E,要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是(  )

A.AB=DEB.BC=EFC.AB=FED.∠C=∠D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所给条件可知,应加一对对应边相等才可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B和EF是对应边,因此应加AB=FE.

【解答】解:

A、加上AB=DE,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B、加上BC=EF,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C、加上AB=FE,可用ASA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正确;

D、加上∠C=∠D,不能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

C.

 

8.如图,已知AD平分∠BAC,AB=AC,则此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2对B.3对C.4对D.5对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根据SAS推出△ABD≌△ACD,求出∠B=∠C,BE=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BDE≌△CDF,△AED≌△AFD,△AFB≌△AEC即可.

【解答】解:

全等三角形有:

△ABD≌△ACD,△BDE≌△CDF,△AED≌△AFD,△AFB≌△AEC,共4对,

故选C

 

9.AD是△ABC的中线,DE=DF.下列说法:

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可得BD=C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BDF和△CD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E=B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F=∠CED,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BF∥CE,最后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判断出②正确.

【解答】解:

∵AD是△ABC的中线,

∴BD=CD,

在△BDF和△CDE中,

∴△BDF≌△CDE(SAS),故④正确

∴CE=BF,∠F=∠CED,故①正确,

∴BF∥CE,故③正确,

∵BD=CD,点A到BD、CD的距离相等,

∴△ABD和△ACD面积相等,故②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

①②③④.

 

10.已知AB=AC=BD,则∠1与∠2的关系是(  )

A.∠1=2∠2B.2∠1+∠2=180°C.∠1+3∠2=180°D.3∠1﹣∠2=180°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1和∠C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和∠2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

∵AB=AC=BD,

∴∠B=∠C=180°﹣2∠1,

∴∠1﹣∠2=180°﹣2∠1,

∴3∠1﹣∠2=180°.

故选D.

 

二.填空题(3x8=24分)

11.已知过一个多边形的某一顶点共可作201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2018 .

【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

【分析】根据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作对角线的条数公式(n﹣3)求出边数即可得解.

【解答】解:

∵过一个多边形的某一顶点共可作2015条对角线,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3=2015,

解得n=2018.

故答案为:

2018.

 

12.如图,在△ABC中,A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E,交BC于D,△ABD的周长为20cm,AE=5cm,则△ABC的周长是 30 cm.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CD,然后求出△ABD的周长=AB+BC,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

∵DE是AC的中垂线,

∴AD=CD,

∴△ABD的周长=AB+BD+AD=AB+BD+CD=AB+BC,

又∵AE=5cm,

∴AC=2AE=2×5=10cm,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