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3608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鞘膜积液病人的护理_精品文档PPT资料.ppt

腹腔液经闭合异常的鞘状突管在某一水平积聚,形成各种类型的鞘膜积液。

发病机制1、积液由鞘膜壁层分泌,腔壁吸收,当分泌量大于加吸收量时就产生鞘膜积液。

先天性鞘膜积液囊壁菲薄、光滑而柔软,与周围组织层次清晰易分离,呈卵圆形半透明状。

小儿鞘膜积液几乎都有未闭的鞘状突管与腹腔相通。

鞘状突管直径一般为2mm左右,较粗者可达5mm。

发病机制2、病程较长者其鞘膜囊壁明显增厚,但囊壁厚薄均匀,可有多个小结节假瘤样改变,甚至出现钙化,与邻近组织相连,如鞘状突管可容肠管进入时,则形成腹股沟斜疝。

发病机制3、积液一般为黄色、清亮、无味的渗出液。

液体中含有电解质、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比重为1.0101.025,白蛋白含量在36g/dl。

鞘膜积液量少则10ml以下,多可达300ml以上,如积液量较多、病程长,可压迫睾丸及精索,影响睾丸血液循环,并伴有间质水肿及曲细精管的变化,最终可导致睾丸萎缩。

诊断及检查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史者诊断较为容易,睾丸鞘膜积液呈球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弹性和囊性感,无压痛,触不到睾丸和附睾,透光试验阳性(在暗室内或用黑色纸筒罩与阴囊,手电筒由阴囊下方向上照是,积液有透光性,若积液为脓性、血性或乳糜性,则透光试验为阴性),B超检查也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疑为睾丸肿瘤引起的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有重要意义。

鞘膜积液的分类根据鞘膜积液所在的部位与鞘突闭锁的情况可分为四类:

1、睾丸鞘膜积液最常见,鞘状突闭合正常,积液发生在睾丸鞘膜腔内,呈球形或卵圆形,由于睾丸附睾被包裹,体检时睾丸不能触及。

2、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的两端闭合,但精索部鞘状突未闭合而形成的囊性积液又称为精索囊肿。

鞘膜积液的分类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突在内环处闭合,而远端其他部分未闭合,精索部分鞘膜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形成的积液,呈梨状,外形口虽受积液压迫而扩大,但与腹腔不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先天性)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腔与腹腔相通,鞘膜腔内积液为腹腔内液体,积液量随体位改变而变化,站立时,阴囊肿大,卧位时积液流入腹腔,鞘膜囊缩小或消失,睾丸可触及。

临床表现一侧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表现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少量积液可无症状,若积液量多时,则有阴囊下坠不适,胀痛和牵扯痛,巨大鞘膜积液时阴茎缩入包皮内影响排尿、行走和劳动。

阴囊部可见梨形或椭圆形肿块,囊性,透光试验(+),如合并感染则透光试验(),如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则肿块大小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小儿鞘膜小儿鞘膜积液液若两岁后尚若两岁后尚不消失,则不消失,则行手术治疗行手术治疗。

两岁前自行两岁前自行消失,故不消失,故不急于进行治急于进行治疗疗护理措施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积极有效的术前宣教可消除病人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之能积极配合手术。

护理措施2术前准备

(1)进行各种生化检查及心电图,胸透,凝血功能检查,了解身体状况。

(2)做好皮肤准备,剃净体毛,清洗外阴部。

(3)嘱病人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护理措施术后护理1、饮食护理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易消化,维生素丰富,高蛋白的食物。

2、体位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卧床期间可做深呼吸和下肢活动。

3、预防出血避免伤口缝线断裂,脱落。

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出院指导1、避免剧烈运动,卧床休息,预防呼吸道感染。

2、保持切口敷料干洁,预防污染,如有污染,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3、合理饮食,多食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大便干燥,影响切口愈合。

4、如有阴囊红肿、肿胀,不必惊慌,垫高阴囊,术后会逐渐消退。

5、体温低于38.5,可用温水给患儿全身擦洗,或在护士的指导下辅助降温;

若持续高于38.5,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