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3057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

10、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二者是谁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是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派生出来的,就是唯物主义;

反之,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西湖,物质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就是唯心主义。

②“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

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

用哲学的语言来讲,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对于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或者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可知论哲学坚持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不可知论哲学哲学则把思维与存在相互割裂并绝对地对立起来,不可知论的基本哲学都是唯心主义的。

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恐天下不乱心主义者都江堰市是可知论者。

第一方面是主要的和根本性的,第二方面从属于第一方面。

11、简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

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由哲学研究的对象决定的。

②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其哲学发展的方向和命运。

③是人类实践和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

12、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斗争中,还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哲学思想的对立与斗争。

13、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形态。

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4、辩证法思想即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主义辩证法。

15、唯心主义哲学主要表现为两种基本的理论形态,即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脱离自然、社会和我们人自身的精神实体。

人物了解:

黑格尔、朱熹。

主观唯心主义则坚持认为世界依存于我们人的主观意识,世界是人的思维、人的意志或人的精神产物,离开了人的主观意识就不可能有客观的物质世界。

人物:

我国宋代的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提倡“心学”,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贝克莱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

①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三大科学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的辩证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全的理论体系。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唯物辩证的自觉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统一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独创。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理论。

二、物质和意识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

2、可知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简答: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4、无能无力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5、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实在基础;

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和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7、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同时也充分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及其意义。

首先,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不理解静止也无法了解运动。

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最后,相对静止是人们了解事物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同时也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8、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9、时间:

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10、时间的特点:

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11、空间:

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2、空间的特点:

三维性。

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长、宽、高三个维度。

13、时间、空间同物质的运动是不可分享的。

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的运动,不存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14、坚持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享的原理,就要反对形而上学的时空观以反对唯心主义的时空观。

15、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同时又表现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16、物质与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规律:

是指物质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

17、规律的特点:

①规律是物质的本质的联系。

②规律是物质的必然联系。

③规律是物质的稳定联系。

18、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19、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我们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存在、发生作用的条件。

(二)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包括自然界、社会)

2、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①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发展到动物的感应和心理。

③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发展到人类的意识。

3、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4、简答:

劳动在人的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哪些决定性作用?

①劳动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性。

②。

提供了生理基础——人脑。

③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④劳动使人类的意识更加丰富。

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存在,正如马克思说: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选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7、意识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个体意识之间具有差别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8、辨析:

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①虽然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源泉是客观的。

②个体意识之间存在着差距,但这些差距不是先天千万的就是后天的实践造成的,其产生的根源都是客观存在的。

③意识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不能凭空创造。

由此可见,意识不仅是人脑特有的属性和机能,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9、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选世界的能力和思维活动。

10、简答: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

①意识反映世界的活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不仅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仅能反映现存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③意识对于改选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

①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科学的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坚持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离不开社会实践。

实践是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的唯一桥梁和途径。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必有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2、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正确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是科学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要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3、在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在客观规律及其物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充分挥主观能动性,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失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多样性的统一都是以客观实在为基础的。

3、论述题: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毛泽东说: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唯物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部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1、客观性:

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条件:

就是指与某一特定的事物相关联的、对其存在和发展产生影响的诸要素的总和。

★3、系统:

是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征。

★4、简答:

发展的本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历史必然性因而日趋走向灭亡的事物。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这是因为:

首先,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

其次,从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来说,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而成的,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落后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因素,并且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