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2954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PT文档格式.ppt

适应症:

禁忌症:

须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化疗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胃肠外营养乳房加淋巴腺摘除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在上肢或胸部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缺乏外周静脉通路严重上肢浮肿家庭病床的病人早产儿三、如何来正确评估哪一类患者适合使用PICC?

越及早给予评估,并及早置入PICC,越能充分显出PICC的优越性。

作为护士,我们不仅是医生的耳目,更是患者的口舌。

以科学的态度来评估患者,一切为患者的利益而着想。

四、正确评估使用PICC的依据1、病人评估2、风险评估及输液治疗3、穿刺部位的评估4、医护人员的评估五、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1、冲洗导管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标准维护方法:

永远使用10ML以上的注射器脉冲形式冲洗导管治疗间隙期每7天一次在每天静脉输液给药前后或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以及输注TPN后2、封管方法:

封管液浓度:

封管方式:

封管方法:

3、抽血样:

4、导管端头细菌培养5、更换肝素帽6、更换敷料六、在穿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导管/导丝栓塞

(2)意外穿刺动脉(3)突发性心律不齐(4)误伤或刺伤神经(5)进管困难(6)导管异位(7)出血或血肿七、PICC操作流程

(1)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开出医嘱;

(2)医患沟通;

护患沟通;

(3)病人或家属签署置管同意书;

(4)病人准备;

用物准备;

操作者准备(需助手一名);

(5)PICC操作过程;

(6)健康宣教;

(7)送X线检查;

(8)记录有关护理记录单。

八、PICC置管后日常维护1、做好心理护理,向病人说明注意事项,做好宣教工作2、穿刺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敷料,以后每周常规更换敷料1-2次,敷料卷边潮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3、更换敷料时,注意不要损伤导管。

撕敷料贴时,应顺着导管向心方向撕开,以免拔出导管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如持续长时间输注粘稠性液体时,中间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脂肪乳类的高浓度液体不要最后滴注5、输液前和输液后,用20ML针筒抽生理盐水20ML作“一冲一停”的脉冲式冲管,禁用5ML以下的注射器冲洗导管及推注药液6、无针正压接头应每周更换一次,治疗间歇每周更换一次,但每周至少冲管一次7、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和病人主诉、有无红肿,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九、健康宣教1、压迫穿刺点15分钟,凝血功能有障碍者适当延长压迫时间2、第一个24小时可由适当的伸缩活动,经常松拳握拳,以促进血液回流,以后正常活动不受影响3、已放置PICC的手臂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能提重物,干重活,但也不能不动4、淋浴时可先用保鲜膜包裹PICC穿刺部位,防止渗水5、不要私自用剪刀或其他锐利物在PICC外露部位做任何修剪动作,以防剪破或剪断导管6、CT检查需注射造影剂时,禁止从PICC注入,以免损伤导管7、输液液体滴完时避免太用劲,以免回血时间过长造成堵管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一、静脉炎:

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消毒时消毒剂不宜过多,且要等到自然风干后再行穿刺,否则消毒剂可以沿穿刺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静脉炎2、尽可能选择贵要静脉,送管时动作要轻柔,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性损伤3、选择合适型号的硅胶PICC导管(一般成人4Fr为宜),避免应用聚乙烯类和硅胶导管。

4、置管操作时勿将带手套的手直接接触导管,以免手套上的滑石粉颗粒附着于导管壁上进入血管,引起静脉炎5、加强置管后的护理,置管后24小时内应换药一次,导管突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内,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侵入血管,造成细菌性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

可采用1、抬高患肢,局部行冷热敷交替处理,每次各20分钟,一日二次2、硫酸镁湿敷,一日三次3、经上述处理无效可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调制成糊状敷于局部,并加盖保鲜膜以利保湿,一日二次,一般能取得显著疗效,若经处理后2-3天症状不缓解或加重,应行拔管二、导管移位或脱出预防:

1、妥善固定2、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等3、尽量避免头静脉置管4、对有纵隔肿瘤或有腔静脉综合征的病人需慎重置管护理:

1、妥善使用导管固定翼,确保导管崁入固定翼内2、每周换药二次,发现敷贴松动及时更换。

换药时敷贴应向心方向揭开,并注意观察穿刺点至固定翼是否保持在3CM处,当导管外移时切不可重新插入外移的导管,处理方法是将固定翼上移至穿刺点3CM处重新固定,经处理一般能继续维持治疗,当导管继续外移出现渗液时,说明达到脱管程度,必须拔出导管,必要时重新置管3、发现导管自行进入体内时,采用无菌技术退出导管以保持穿刺点与固定翼为3CM,而后妥善固定三、导管堵塞:

1、置管后建议同时使用正压接头,或选用带定向阀的导管,并使用0.3-0.5微米的精密过滤输液器2、正确的冲管封管。

冲管时,应采用脉冲式动作,使冲洗液在管腔内形成湍流,清洁和漂净导管3、注意药间配伍禁忌,输注血制品,高浓度药物尤其是脂肪乳,TPN后应及时冲管。

4、避免单独使用微量推注泵,应同时配有维持液,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接瓶液护理:

1、检查外露导管和病人体位,导管扭曲打折,重新固定好导管2、血栓形成堵塞导管通常发生于导管的体内末端,因血液返流形成血栓阻塞导管,当分离输液接头后用10毫升注射器连接导管回抽无效时,就可以确认堵管,此时可使用5000单位/ml尿激酶溶液采用负压技术溶栓四、导管相关的感染预防:

1、严格无菌操作,因为留置导管是一种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因此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的换药、输液、配药、更换接头等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以减少上述操作导致的的导管腔内腔外感染2、穿刺点的选择应避开皮肤皱褶3、选择合适的皮肤消毒剂及皮肤消毒方法。

置管时以10%碘伏为佳,置管后的护理可采用2%碘伏。

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达20CM,同时采取顺-逆时针的消毒法4、选择弹性好、粘性大、透明易观察、透气性好的敷贴5、护理人员手卫生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标准六步洗手法。

坚持操作前后洗手护理:

1、发生局部感染时加强护理,每日换药一次,必要时口服抗生素2、隧道感染发生后应拔除导管,全身应用抗生素,同时加强局部护理3、怀疑有导管败血症时应从导管处及置管对侧体抽静脉血各10ML做细菌培养,确认发生导管败血症时应拔除导管,并行导管细菌培养,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4、病人出汗多,敷贴潮湿,卷边时应随时更换,防止感染五、敷贴过敏预防:

1、置管选择穿刺点时,应避开以发生过敏、炎症及破损的部位2、透气性能好的防水敷贴3、换药时应注意待皮肤上的消毒液自然风干后再加盖敷贴4、保持敷贴内外的干燥,潮湿时及时更换5、在选择皮肤消毒剂时要因人而异避免消毒剂致敏的因素护理:

1、发生过敏时,应每日换药,患处使用抗过敏软膏,如海普林、皮炎平、肤轻松等,或使用皮肤保护剂,如皮肤抗菌止痒膜,观察记录皮肤过敏及处理后的情况2、皮肤过敏发生渗出时,可采用无菌纱布替代敷贴的换药方法,并同时采用弹力绷带固定纱布,可酌情增加换药次数,并注意固定好外露导管,防止导管脱出3、皮肤过敏痊愈后还需继续带管的病人应再次采用敷贴固定导管4、敷贴覆盖处的皮肤处预防性的使用皮肤保护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