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上课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沉积岩
1)定义:
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沉积后,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2)主要特征:
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具有生物化石
3)成岩途径:
a.压固;
b.胶结;
c.重结晶;
d.新矿物生长
4)构造:
层理构造:
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的成层特征;
层面构造:
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如雨痕、波痕等。
5.变质岩
1)变质作用:
先成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
2)变质岩: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据先成岩石类型划分为正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和负变质岩(沉积岩变质)
3)变质作用影响因素:
温度、压力、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4)变质作用类型:
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6.三大类岩石联系
二、地壳运动概念、特点和方式(理解);
地质构造概念、主要类型(掌握)
1.地壳运动
1)概念:
又称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动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
2)主要特点:
普遍性、永恒性、方向性;
非均速性、幅度与规模差异性
3)基本方式:
①水平运动:
主要表现为分离、分裂,相向汇聚或侧向错位,年速度通常只有数毫米至数厘米;
②垂直运动:
主要表现为上升和下降运动,前者隆起形成山地与高原,后者下降坳陷形成盆地与平原。
2.地质构造
指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
2)类型:
①水平构造:
岩层未发生褶皱,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
②倾斜构造;
③褶皱构造:
岩层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断裂构造;
④岩石因所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石连续性受到破坏的现象,包括断层和节理两类。
三、大地构造学说的概念(理解);
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及主要内容(掌握)
1.大地构造学说:
又称地壳运动学说,是研究地质构造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发生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壳运动起因和动力来源的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基础:
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主要证据:
①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具有明显相似性和连续性;
②古地磁研究
第二章
一、大气上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有效辐射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大气辐射(理解);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过程,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在地-气系统传递和转化过程(掌握)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
约为太阳总辐射能量的20亿分之一,其强度常用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大气顶界垂直太阳光线单位面积每分钟接受太阳辐射,变化范围:
1325~1457W·
m-2,推荐最佳值为1367W/m2,并非恒定)表示。
2.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过程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O3、O2、CO2、水汽、云、雨滴等均可吸收
被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约占到达大气上界的20%
吸收作用可减轻高能粒子对地表生物的损伤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a)瑞利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氮、二氧化碳、氧分子等,又称分子散射,具有选择性。
b)米氏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空气中微粒,如烟、尘埃、小水滴、气溶胶等引起,向前光线比向后强,方向性明显。
c)粗粒散射:
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入射光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
散射质点主要是云雾中大分子水滴、尘埃散射强度与入射波长无关,任何波长都可散射,且散射强度相同,无选择性。
散射作用减弱6%~8%的太阳辐射能量,其中短波光线被散射程度较大;
雨后晴天,大气较干洁,以分子散射为主,对青蓝光散射能力最强,所以天空呈蔚蓝色;
大气中水汽、尘埃较多时,各种波长的光都被散射,天空呈灰白色;
晨昏,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低层大气水滴、灰尘等大质点多、红、橙光散射多,出现“霞光”。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a)云的平均反射率为50%~55%,厚云层可达90%以上;
b)反射作用最主要,吸收次之,散射最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只有大气上界的约一半。
3.地面辐射
(1)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同时,又按自身温度昼夜不断地向上发射指向大气的辐射
(2)强度主要取决于地面温度,为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地面辐射决大部分被水汽和CO2等吸收,只有波长为8.4~12μm的部分,可穿过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故称此段波为“大气窗口”
4.大气辐射
(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按自身温度昼夜不停地向四面八方发射长波辐射
(2)强度主要决于大气温度、湿度和云天状况,属于红外热辐射(长波辐射)
(3)大气辐射向下指向地面的部分,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大气逆辐射
5.温室效应
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直接吸收很少,使其大量到达地面,对地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而增热,并以长波逆辐射部分返回地面,使地面不至因辐射失热过多,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温作用,称大气保温效应或称温室效应。
6.地面有效辐射
(1)指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F0=Eg-δEA
式中:
F0为地面有效辐射;
Eg为地面辐射;
EA为大气逆辐射;
δ为地面的相对吸收率
(2)决定于地面温度、空气温度、湿度以及云天状况;
(3)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熏烟方法,制造烟幕,减少地面有效辐射,预防霜冻。
7.地面净辐射
1)一定时期内,地面吸收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值,又称地面辐射差额或地面辐射平衡
(2)地面净辐射为正,地面增温;
反之,地面降温
(3)地面净辐射大小和时空变化,由短波辐射收入和长波辐射支出来决定
8.地一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
能及整层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之和再减去大气上界向空间放射的长波辐射能
二、大气降水描述指标和干燥度(理解);
大气降水概念和类型(掌握)
概念:
指从云中生成降落到地面液态或固态水汽凝结物
类型
1.对流雨
a)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的降水;
b)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有雷电,又称热雷雨;
c)赤道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西南季风区夏季也以热雷雨为主。
2.地形雨
a)暖湿空气遇到较高山地阻碍被迫抬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降水;
b)迎风坡常成为多雨中心;
背风坡常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3.锋面(气旋)雨
a)两种物理性质不同气团相遇.暖湿空气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产生的降雨;
b)具有雨区广、持续时间长;
c)温带地区锋面雨占有主要地位。
4.台风雨
a)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旋涡,可产生强度极大降水
b)台风雨仅限于夏、秋季,可造成灾害
描述指标:
降水强度、降水量、降水时间、降水变率。
降水变率
a)表征降水量变化程度及稳定性或可靠性
b)降水量丰富、降水变率小
c)降水变率愈大,降水愈不稳定,旱涝频率较高
三、气候系统主要特征和组成,气候分类方法(理解);
气候、天气和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掌握)
1.气象:
大气圈中各种物理过程(如辐射过程)和现象总称
2.天气:
某地区瞬时或短时间内的大气过程和现象
3.气候:
某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态及变化特征
4.气候系统
由大气、海洋(水圈)、冰雪圈(低温层)、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在不同时空上具有复杂反馈机制的耦合系统
主要特征:
热力学特性、运动学特性、含水性、静力学特性
组成:
(1)大气圈
a)气候系统主体和最易变化、敏感的部分
b)对气候系统的形成变化不起决定作用
(2)海洋
a)表层海水储存的热量占整个气候系统总量95.6%
b)海洋气候系统的热量储存库
(3)冰雪圈
a)包括全球冰层和积雪,如大陆冰盖、高山冰川等
b)气候变化指示器,对气候长期变化产生明显反馈
(4)陆面(岩石圈)
a)包括山脉、地表岩石、沉积物、土壤等
b)气候系统中发生变化时间尺度最长的
(5)生物圈,不仅对气候变化敏感,也影响气候
5.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辐射因子:
影响地表温度及相态变化;
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分布导致气候季节交替和地区差异
环流因子
1)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调节海陆间的热量,把水汽从盈余地区输送到亏损地区
(2)纬圈环流减弱,南北水平温度梯度加大,冷暖气团活跃,有利于锋面、气旋产生,多雨天气增多。
(3)纬圈环流加强时,降水天气显著减少,出现特别干热的气候异常现象
2)洋流
(1)洋流的热量输送是大陆东西岸气温差异主要原因
(2)冷暖洋流对所经之地的降水也有较大影响
3)地形
(1)对辐射状况的影响
a)当海拔增高时,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路程缩短,空气变稀薄、干洁,水汽和悬浮物质相应减少,到达地面的总辐射量增加;
b)山地射出辐射比大气逆辐射大,地面有效辐射往往随高度升高而增大。
(2)对气温的影响
a)高大山系、高原,如青藏高原引起气流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从而影响大范围的气温分布
b)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下降,但递减率因季节、坡向、高度等不同而异
(3)对降水的影响
a)地形对降水形成有促进作用
b)迎风坡多雨,为“雨坡”,背风坡少雨,为“雨影”
c)山地多夜雨
6.分类方法
1)实验分类法:
根据大量观测记录,以某些气候要素的长期统计平均值及其季节变化,并与植物分布、水文情况及自然景观等相对照来划分气候类型
2)成因分类法:
根据气候形成的辐射因子、环流因子和下垫面因子来划分气候类型
第三章
一、水分循环的类型,通用水量平衡方程、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研究的意义(理解);
水分循环的概念、原因、过程和作用(掌握)
1.水分循环
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机体内的水,经蒸发和蒸腾上升至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冷却凝结以降水形式落到地表,这些水又重新产生蒸发、凝结、降水和径流等变化,水的这种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分循环。
原因:
1)内因: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a)太阳辐射为水的“三态”转化提供了条件;
b)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性和海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