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208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设计.doc

第一单元声音与健康

单元教学目标

1、整个单元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环环紧扣,步步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组织实践活动时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2、感受现象(事物)与引导认识的关系.由于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声音与健康"这一相关事物都比较抽象,没有具体表现的形态,只存在:

声音产生的原体和健康的载体,所以组织实践活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亲深感受来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受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重点、难点

1、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

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听觉与生意,音","声音与健康","拒绝噪音"三个课题组成.

*单元教时:

3节

1.听觉与声音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我们生活环境的多姿多彩.

2、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音量,音高的不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通过两个小实验,学习有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媒体

瓶子和竹。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过程

1、课前指导:

a)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对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身边的声音.

设计一些表格,收集一些有关生活中的声音素材,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2.课内实验:

"小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通过实验比较和原因分析,引导学生验证,体会声音的多姿多彩,激发求知欲,引导到课外延伸活动.

五.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了解到各种各样声音了。

2.声音与健康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声音对人健康的影响.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

二、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的音乐会使人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2、学会用音乐舒缓心情。

三.教学媒体

图片

教学时间:

1节

三、活动过程:

(策划组织,音乐欣赏会)

1.`采访调查乐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作用,通过采访与小组交流拓展知识面

2.音乐欣赏会

(1)确定音乐欣赏会的主题

(2)音乐欣赏会的组织形式

(3)欣赏会的小结

3.拒绝噪音

一、活动目的标

1、.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噪音对人的危害。

2、,增强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中.

三.教学媒体

图片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过程:

1.分小组调查学校和生活社区的环境噪音污染的资料.

2.课堂上组织显学生调查小组交流,分析资料弄清噪音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

3.指导个案分析.

五、总结

1、讨论分析噪音对教学的影响

2、注重对学生自觉尊守学习记律,自治自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3、指导学生自订守则,归纳后形成班内环境保护行为公约

六.教学反思

学生.认识噪音的主要来源和噪音的分类.

第二单元多彩的艺术节

*单元目标:

*教养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运用信息技术,统筹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并让他们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鼓励学生积极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意识.

*教育目标

(1)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2)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3)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里承担一项任务.

(4)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角色意识和创业意识.

*发展目标:

通过调查,实践,亲身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等过程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信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效的开展和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活动能力,组织,策划,研究统筹等能力.

*单元内容:

1.盛大的少儿艺术节

2.我们的舞台

3.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教学时间:

3节

1.盛大的少儿节目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少儿艺术节的活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2.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知道儿童艺术节的基本操作,节目类型.

二、重点、难点

1、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2、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角色意识和创业意识.

三.教学媒体

图片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步骤: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已知道的资料,要进一步扩大了解面,则应该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培育学生收集资料的各种方法.

2.引导学生参光市或区内著名的艺术团体让学生亲身参观,欣赏,感受艺术带来的魅力.

3.经过前先前两个活动后对艺术节的整个组织,策划应该有了一定的印象,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转换为初步的设想.通过个人的构思,小组讨论等形式把自己对艺术接的设想写下来.

五、教学反思

学生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学生。

2.我们的舞台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上网,查阅书刊调查等途径,明白儿童艺术接的基本操作,形成了初步感性认识,进入艺术节的计划过程.

2.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艺术对认的发展的好处,培养才能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才能的意识.

2、懂得与同学沟通,形成良好的交往态度,了解同学们的兴趣特长.

三.教学媒体

图片

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过程:

1.为"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作调查,访问.

2.小组讨论,激发创意,鼓励学生训练好自己的特长.

3.编写节目单

4.结合音乐课,美术对学生进行节目的训练,帅选,编排.

5.最后开展一场经验交流.

五、教学反思

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艺术对认的发展的好处,培养才能的意识.

*

3.艺术节的策划与组织

一、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接触有关组织活动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统筹,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才能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1、.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同学们一起设计,排演节目,培养团队精神.

2、.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里承担一项任务.

3、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合作意识.三.教学媒体

图片

三.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过程

1、结合第一专题的调查,访问,以及对活动的初步设想,结合学校的特色,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

2、把整个活动组织起来.可将本班学生按能力的适合程度分成若干个小组.大家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在学校的舞台上努力作好工作,与小组的人员,阻与组之间作到合作融恰

3、.最后开展经验交流会,交流整个单元活动给自己所带来的感受与启示.可以通过说,唱,写,画等形式,展示出来.

五、教学反思

.让学生大胆把自己的特长表达出来,在艺术节里承担一项任务.

第三单元从小学理才

*单元目标:

*教养目标

1、知道银行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服务流程等特点.

2、活动过程中,要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及互联网搜索等信息技术工具来展示成果.

3、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小接受社会教育.使学生把各学科中学习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互相关联起来,在综合活动课中增加直接体验,初步理解消费和商品的关系

*教育目标:

1.教师多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认识学生乱花钱的危害,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艰苦朴素的教育工作

2.树立既继承传统,又具有传统意义的消费观念.

3.发动学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4.学校要取得社会各界得支持,清理学校门前的无牌滩当.

*教学时间:

3节

1.怎样得到零花钱

一、活动目的:

1、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重点、难点

.1、发动学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2、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小接受社会教育.使学生把各学科中学习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互相关联起来,在综合活动课中增加直接体验,初步理解消费和商品的关系。

三.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时间;1节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前谈话:

(有关来自家长给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家长来自之不易,如何用法更有意义)

每位同学自主开展调查,并写调查表.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调查结果.

3、汇报调查结果,交流方法,交流有关乱花钱的危害事实中得到教训,老师小结.

4、讨论思想交流.

五、活动总结

六、教学反思

发动学生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开展献爱心活动,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

2.零花钱怎样花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二、重点、难点

1、.通过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2、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教学媒体

案例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

与综合实践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发挥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空间,营造宽松的环境.

主要做发:

A,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接合;B,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

A,收集资料和信息;B,参观调查和访问;C,研究,设计和劳动;D,小组合作

和交流,5,规划和反思.

2、活动安排

分五个步骤:

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和第一阶段-------调查研究

第二阶段:

交流探讨和第三阶段------总结反思

活动过程

确定课题:

调查研究

对学生零花钱数目的调查

对零花钱的主要用途调查

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

对家长的调查

交流探讨

乱花钱的危害

怎样合理地使用零花钱

五、教学反思:

通过调查了解到,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随便浪费,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学会存钱,为将来的学业继续,就业积累资金或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们.帮助他们.

3.学会储蓄

一、活动目的:

1.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明知科学地理财.让孩子知道要挣钱必须通过工作,还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懂得银行业务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2.了解银行的标志和存取款的操作流程.

3.培养学生的三种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四种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0,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二、重点、难点

1、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树立既继承传统,又具有传统意义的消费观念.

三、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时间:

1节

四、活动步骤、过程:

1、学生按划分的小组在组长组织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本学期教学实践的主题来确定.

第一周:

活动主题《银行知多少》

第二周:

活动主题〈模拟小银行〉

2、活动过程

(1)学生汇报

(2)学生模拟存款

(3)学生模拟取款

(4)进行活期利息的计算

(5)进行定期储蓄利息的计算

(6)有关利息税的问题

3.活动评价

师生互动评价。

五、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第四单元说纸

单元说明:

1学才理念:

回归生活,让学生去体验;立足实践,让学生去探索;着眼创新,让学生去发现.

2学材分析:

《说纸》是一种研究性学习,通过科学的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