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1690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于都县届高三仿真训练化学试题文档格式.docx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D.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则X、Y为第二周期元素,W、Z为第三周期元素,设X的最外层电子为x,则Y、W、Z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x+1、x-1、x+2,所以x+x+1+x-1+x+2=22,解得x=5,即X为N,Y为O,W为Si,Z为Cl,W与T同主族,则T为Ge。

A、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Cl,NH3、H2O中存在氢键,沸点都比HCl高,A项错误;

B、N、H、O三种元素可形成NH4NO3,既有共价键也有离子键,B项错误;

C、SiO2、Si3N4属于原子晶体,熔点高,硬度大,而SiCl4属于分子晶体,熔点低,硬度小,C项错误;

D、Ge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分界线,因此具有半导体的特性,与碳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四个电子,性质相似,可形成GeCl4,D项正确;

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表及物质性质推断。

2、下列相关家庭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在少量食用碱中一次性加入过量食醋

探究食用碱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

B.

在食用盐中滴加少量淀粉液

探究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

C.

用激光笔照射淀粉液

探究淀粉液是胶体还是溶液

D

将鸡蛋白溶于水后,滴加AgNO3溶液

验证蛋白质中含有氯元素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A.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可与醋酸反应,应用氯化钙溶液鉴别,故A错误;

B.食盐中含有碘酸钾,碘酸钾与淀粉不反应,故B错误;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用激光笔检验,故C正确;

D.蛋白质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故D错误;

故选C。

3、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OH-+2Cu

B.放电时,电子透过固体电解质向Li极移动

C.通空气时,铜电极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D.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答案】B

【解析】A.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正极上Cu2O反应,碱性条件下通空气时,铜被氧化表面产生Cu2O,故A正确;

B.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但电子不能在电解质在流动,故B错误;

C.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正极上Cu2O反应,碱性条件下通空气时,铜被氧化表面产生Cu2O,故C正确;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放电时Cu2O转化为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故D正确;

答案为B。

点睛:

明确原电池负极上得失电子及电极反应式是解本题关键,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Cu上O2得电子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含0.1mol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125molCl2的氯水:

2Fe2++8I-+5Cl2=2Fe3++4I2+10Cl-

B.足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CO32-+ 

CO2 

+H2O=2HCO3-

C.向饱和的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Ca2++HCO3-+OH-=CaCO3↓+H2O

D.新制氯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黄绿色褪去:

Cl2+Ca(OH)2=Ca2++Cl-+ClO-+H2O

【答案】A

【解析】A.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含0.1mol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125molCl2的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2++8I-+5Cl2=2Fe3++4I2+10Cl-,故A正确;

B.因常温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足量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就有NaHCO3沉淀生成,故B错误;

C.向饱和的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故C错误;

D.新制氯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黄绿色褪去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D错误;

答案为A。

5、中国药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疗效,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结构式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取过程中为防止破坏青蒿素结构,应避免高温,故采用低沸点溶剂乙酸进行萃取

B.可使用质谱仪测出这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可用紫外光谱确定这个分子的环状结沟

C.青蒿素是脂溶性的,既可看作是醚类也可看作是酯类,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元索分析仪可以确定青蒿素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

【解析】A.具有过氧键,青蒿素在高温下易分解,应在低温下进行分离,故A正确;

B.质谱仪通过质荷比确定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能测定一个有机物是否含有共轭体系或芳香结构,可确定环状结构,故B错误;

C.含有过氧键,具有氧化性,酯基一般难以发生加成反应,不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

D.利用元索分析仪可以确定青蒿素中是否含有C、H、O等元素,故D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性能优良,比能量高,缺点是废弃电池铅污染严重

B.用玻璃邦蘸取KMnO4(H+)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测定其pH

C.石油的分馏、蛋白质的盐析、焰色反应、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D.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可寻找锗、硅、硒等半导体材料

【解析】A.铅蓄电池的比能量较低,且易导致重金属污染,故A错误;

B.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故B错误;

C.石油的分馏、焰色反应和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而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半导体材料可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故D错误;

答案为D。

7、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

H2C2O4HC2O4-+H+ 

Ka1

HC2O4-C2O42-+H+ 

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量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2C2O4、HC2O4-、C2O42-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1.2溶液中:

c(K+)+c(H+)=c(OH-)+c(H2C2O4)

B.pH=2.7溶液中:

c2(HC2O4-)/[c(H2C2O4)×

c(C2O42-)]=1000

C.将相同物质的量KHC2O4和K2C2O4固体完全溶于水可配得pH为4.2的混合液

D.向pH=1.2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将pH增大至4.2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度一直增大

【解析】

试题分析:

A、pH=1.2溶液中,电荷守恒:

c(K+)+c(H+)=c(OH-)+c(HC2O4-),从图分析c(HC2O4-)=c(H2C2O4),所以有c(K+)+c(H+)=c(OH-)+c(H2C2O4),正确,不选A;

B、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分析,K1=c(H+)c(HC2O4-)/c(H2C2O4)=10-1.2,K2=c(H+)c(C2O42-)/c(HC2O4-)=10-4.2,K1/K2=c2(HC2O4-)/[c(H2C2O4)×

c(C2O42-)]=10-1.2/10-4.2=1000,所以不选B;

C、在pH=4.2时,c(C2O42-)=c(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草酸氢根的电离大于水解,所以当加入的草酸氢钾和草酸钾等物质的量加入时,电离大于水解后,二者的浓度不再相等,所以不可能配成pH=4.2的溶液,选C;

D、从pH=1.2变到pH=4.2,溶液的酸性减弱,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减弱,所以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不选D。

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水的电离平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题型注释)

8、有机物G是某种新型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的数值是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③所需要的试剂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

(4)写出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

(5)写出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A所有的链状二氯取代物同分体数目有__________种;

【答案】 

181 

NaOH醇溶液 

取代反应 

碳碳双键、氯原子 

HOCH2CHO 

7种

【解析】A与氯气反应生成B(CH2=CHCH2Cl),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3,B与Mg在无水乙醚条件下反应生成C(CH2=CHCH2MgCl),D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OH)CH2OH,结合题目给予的反应原理可知,有机物X为HOCH2CHO,对比E、F的结构简式可知E分子分子内取代反应脱去1分子HBr生成F,F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G,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1,则在质谱图中,最大质荷比的数值是181;

(2)反应③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G,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所需要的试剂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3)有机物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碳碳双键、氯原子;

(4)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为:

HOCH2CHO;

(5)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

(6)CH2=CHCH3的一氯代物有CHCl=CHCH3、CH2=CClCH3、CH2=CHCH2Cl有三种,其中CHCl=CHCH3的二氯代物有3种,CH2=CClCH3有2种,但有一种CHCl=CClCH3是重复的,实际只有一种,(存在顺反应异构)CH2=CHCH2Cl的二氯代物有1种且存在顺反应异构,则链状二氯取代物同分体数目有共7种(包括顺反异构)。

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

(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

(4)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

(5)能与H2在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