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0805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利参考资料农场项目区扩出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次规划拟报5000亩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三、主要建设内容、规模和工程概算

1、建设规模为改造中低产田0.5万亩。

2、项目区总投资458.1万元。

其中:

财政投资356万元,地方及群众投工投劳折资102.1万元。

3、项目区主要由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科技推广四部分组成。

水利措施投资305.94万元,占总投资的66.78%;

农业措施投资82.74万元,占总投资的18.06%;

林业措施投资38.12万元,占总投资的8.32%;

科技推广投资14.8万元,占总投资的3.23%;

其它工作措施投资16.5万元,占总投资的3.6%。

四、预期效益分析

项目区建成后渠、沟、路、林、田配套齐全,土壤盐渍化达到合理改善,产业结构有序调整,依托龙头企业种植特色产品,大大增加了农业收入,年新增农业产值6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345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908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198元。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一、自然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及土壤条件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河套灌区南缘,地势平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面坡降1/5000-1/7000,海拔高程1027.00~1042.00m,质地不均匀。

2、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壤土,由草甸灌淤土和盐土灌淤土组成,成土母质多系黄河冲积沉积物。

耕作层30多厘米,土体构型为砂土和壤土相间组成,水层厚度120-130米,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0.8%左右,最高达1.15%。

(三)气候条件

该区域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风多雨少,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102.8mm,年蒸发量2700-3000mm。

年平均气温6.5℃。

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30℃;

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30.6-34.3℃。

年日照时数3279h,是我国光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年平均无霜期130天左右。

冬春季节多风,最大风速可达22米/秒。

该区一般是11月下旬进入封冻期,约在翌年3月下旬到4月初土壤解冻,冻深1.37-2.3m左右。

年均≥10℃的积温3000℃。

该区各界限温度出现日期,间隔日数,见下表:

巴彦生态基地各界限温度初终日期表

界限温度

项目

≥0℃

≥5℃

≥10℃

≥15℃

平均初日

18/3

7/4

23/4

15/5

平均终日

11/11

29/10

8/10

18/9

积温

3739.1

3625.4

3312.5

2757.6

间隔日数

239

206

169

127

(四)水资源条件

项目区位于河套拗陷盆地的西部地区,浅部含水层地下水(简称浅层水),由于岩性粗,厚度大,分布稳定,埋藏浅,再补给能力强,水质符合国家颁布的饮用水水质标准。

含水层岩性上部为土黄色中细砂,下部为黄、灰绿色细砂,岩性结构松散,分选均匀,其间有厚度较小的粘性土夹层,且不连续多呈透镜状。

上下含水层间地下水有广泛的水力联系,构成统一的含水体。

含水层上部一般覆有全部统粘性砂土,厚度一般在3---10米之间,使浅层地下水具有微承压的性质。

含水层单位涌水量10---20米3/时·

米,地下水径流滞缓,水力坡度在1/3000---1/7000之间,渗透系数7---10米/日,含水层厚度受地质构造控制明显。

地下水总的流向是从本区西北流向东南。

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引黄水的入渗补给,其次是降雨入渗补给。

灌区多年平均引黄水量为51.2亿m3,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2,大量的引黄水入渗补给浅层地下水,占总补给量的80%以上。

地下水径流条件主要受地貌、气候和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

由于河套平原地形平缓,含水层颗粒细,水力坡度小,地下水径流条件差,地下水主要以垂直入渗补给,以垂直蒸发消耗,具有以垂直交替为主的地下水运动规律。

项目区地表无积水。

受引黄灌溉的影响,除春季之外,地下水位较高,水资源丰富。

特别是9月下旬-10月底河套灌区秋浇期间地下水位最高。

据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大队水文地质资料及项目区钻孔资料显示:

巴彦生态基地项目区以潜水层为主,含水层厚度在80m左右,主要以粉细砂、细砂、粗砂为主,地下水矿化度0.4—2.7克/升,地下水主要来自周边引黄灌区侧向补给,其次为降雨和农业灌溉补给。

1.径流

据1960~1967年磴口站实测流量统计,刘家峡水库蓄水前,三盛公水利枢纽段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6.5亿m3,多年平均流量1067 m3/s,最大流量5710 m3/s,最枯流量110 m3/s(1966 年5 月13日),刘家峡水库正式蓄水以来,在龙、刘两库联合调度运用的情况下,黄河三盛公枢纽处的来水发生变化,据黄河磴口站1969~1994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径流量273.0亿m3,月平均流量在550~1420 m3/s。

潜水含水层约56.2米,地下水力坡度约为1/3000,侧向径流条件极差。

覆盖层厚10-20米,以粘性土为主,透水性极差。

2.泥沙

据磴口站资料统计,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03亿t,平均含沙量5.56 kg/m3,8月份最大含沙量35.3 kg/m3。

最小含沙量出现在12月份,为0.39 kg/m3,黄河泥沙粒径较细,0.1~0.25 mm者占2 %,0.05~0.1 mm者占10 %,0.01~0.05 mm占43 %,小于0.01 mm者占45 %。

3.冰凌

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位于北纬40°

~41°

之间,系黄河纬度最高的一段,据黄管局资料,河水冰冻日期一般在12 月10日至25日,解冻日期一般在3 月10日至20日,冰冻期为90~110天左右,每年3月20日左右,黄河出现凌汛,四月中旬凌汛结束,四月底至五月初正式灌区头水灌溉期。

(五)主要制约因素综合分析

冬季土壤冻结无法施工,春夏秋三季为农作物生长季节,与施工时间相重叠,全年有效施工时间不足三个月,即:

平地缩块等田间工程时间为春季的3月和秋季的10月,水利工程时间为春季的3、4月和秋季的10月。

二、社会经济概况

巴彦淖尔市农管局巴彦生态基地项目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东以二分干渠为界,南以巴彦套海农场畜牧基地为界,西以沙金为界,北至巴彦套海农场场部。

现农业总产值380万元,人均纯收入4290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现状

(一)土地利用现状

基地总面积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万亩,全部为中低产田,有0.2万亩宜农地可以改造开发,林地0.02万亩。

农田地势较复杂,有部分盐碱地和沙地,田间旧渠旧堰及土丘比较多,可种植小麦、玉米、葵花、籽瓜、蕃茄、脱水菜,土壤条件利于作物生长,如果采用综合改造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二).农田水利状况

1、水利工程现状

此次规划的项目区内现状灌水渠道由斗渠、农渠和毛渠三级渠系组成,其中有斗渠1条、农渠10条、毛渠48条;

现有各类建筑物15座。

具体布置详见项目区现状平面布置图。

2、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项目区位于灌区下游,现状输水渠道均为土渠,且灌溉渠道较长,渠道沿程水渗漏损失严重,造成了水资源大量浪费。

对于农作物而言,不能根据作物生育生长的需要进行适时灌溉,造成了来一次水不容易、来水就大水漫灌的情况。

而且无法设置相应的量水设备,只能按渠道、按亩收水费,这也是造成农民来水即大量灌溉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而使本来贫瘠的土地由于大水漫灌抬高了地下水位,加重了盐碱化程度,造成土壤板结。

(2)项目区田间工程投入不足,配套标准低,尤其是排水沟只是浅通。

现状排水沟淤积严重,排水不畅,而大部分田块基本连片,但畦田过大,土地不平整,导致了灌水量的增加,由于地下水达不到控制(灌溉期地下水埋深约0.5m左右),土壤盐碱化得不到改造,农业生产效益衰减。

(3)项目区内各类建筑物年久失修,老化破损,漏水现象十分严重,末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严重制约灌区经济的发展。

(4)经调查部分渠道在灌溉期内还是人工堵口与开口,经常会造成渠道的淤积,这样给渠道的正常运行很多问题。

(5)田间土地平整程度差,现状仍采取传统的粗放型灌水方式,乱灌、串灌现象严重,造成田间灌溉水利用率较低。

若不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和运行管理模式,势必造成水资源浪费。

(6)田间工程量水设施不健全,加之灌溉水利用率较低,农民水费支出负担较重,农民用水矛盾突出。

(7)田间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有人建,无人管,无人控的现象较普遍。

(三).农田林网状况

项目区原已建有5条主要防风林带,大网格的防护林体系。

林带断缺严重,已不能起到农田防护林应有的作用。

但本次农田综合开发主要任务是对项目区中低产田进行综合治理及田间工程全面配套,合理调整田间渠系布置,对主要灌溉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处理,全面配套渠、沟、路、林、田及建筑物,平地缩块,改造畦田,实现田间高效节水灌溉。

因而,对项目区原有林带进行采伐后重新栽植。

新林网的每一条林带建成优质、速生、丰产林带,同一林带上的乔木树种的树龄不得超过二年,栽植密度合理、林相整齐。

(四).农业机械化程度

现有大中型拖拉机15台,四轮拖拉机134台,配套农机具198台(套),基本满足作业要求。

(五).农电网络布局

项目区内电力基础设施已经过电网改造,高低压线路约5公里,分布合理,各级配电设施齐全,可为项目区提供各项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区内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种植业整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制约的因素主要有:

 根据对项目区多方位的调查,归结出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①项目区耕地面积有限,同时农田质量较低;

②原有水利基础设施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设施配套不完善,灌溉标准低,难以抗御自然灾害,加之现有设施年久老化失修,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使得农业生产不能得到保障;

③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④长期喷洒农药、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

⑤农牧业技术服务手段滞后,现代农牧业技术应用程度低。

当地农民缺乏现代农牧业科技知识,种养业经营管理粗放,生产环节中科技含量低;

种养业生产投入明显不足,产出效益低;

科技推广普及工作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

⑥农业结构单一,没有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品种,经济效益低等。

这些因素制约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与节水灌溉是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的需要

项目区现有田间工程建设滞后,配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