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500168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承德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2题,共计63分)

1.“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关于这首古诗,下列表达最准确的是()

A.说明当时贫富悬殊、土地兼并严重B.揭示当时赋税徭役沉重的历史事实

C.全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和商业状况D.可以以诗证史,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2.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

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3.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

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

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4.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

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

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

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5.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

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

C.经济形态②③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经济形态反映近代中国发展的主流

6.188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这反映出张謇()

A.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B.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C.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7.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8.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

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9.1957年7月31日,《浙南大众报》发文说:

“‘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已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桶,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抱着狐狸精当美女’,恋恋不舍。

”上述材料说明()

A.作者极力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歧

C.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经济发展要求D.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10.1958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惊人纪录。

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11.我国制订“二五计划”目标时,对粮、棉、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

从中可以看出()

修改方案提出时间

粮食产量(亿斤)

棉花产量(万担)

钢铁产量(万吨)

1955年夏(第一方案)

4600

4300

1100

1956年初(第二方案)

6400

7000

1500

1956年夏(第三方案)

5000

4800

1050—1200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B.三个方案都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12.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说明了()

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3.《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

“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

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

”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

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

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

14.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

“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

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

”该“不足”是指()

A.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D.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15.1981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

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16.1979年,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

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

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7.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

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18.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

流行服饰

流行语

阅读

文娱形式

A

列宁装

最可爱的人

苏联小说

扭秧歌

B

唐装

时间就是金钱

古典文学

看电视剧

C

军装

破四旧

毛选

学唱样板戏

D

中山装

上网

时装杂志

跳交谊舞

19.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下表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0.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21.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

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

1甚至6:

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高B.京津人民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22.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23.“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

”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24.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B.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分布越来越广泛

25.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

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26.下图是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①至④阶段发生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

西班牙支持的麦哲伦环球航行

B.第②段:

英国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第③段:

英国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D.第④段: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侵略战争

27.马克思说: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材料说明了()

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

28.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

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

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29.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