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9574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8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第二版课后答案胡凤兰主编第二版Word格式.docx

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准孔 

,以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 

,降低生产成本。

3. 

国标规定的标准公差有20 

级,其中最高级为IT01,最低级为IT18级,而常用的配合公差等级为IT5_—IT12 

4. 

配合种类分为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和 

过盈配合 

三大类,当相配合的孔轴需有相对运动或需经常拆装时,应选 

间隙 

配合。

1.3 

试根据题1.3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孔、轴的公差带图。

 

 

题 

1.3 

表 

单位:

mm

尺寸标注

公称尺寸

极限尺寸

极限偏差

公差

最大

最小

上偏差

下偏差

孔φ12

φ12

12.050

12.032

+0.050

+0.032

0.018

轴φ60

φ60

60.072

60.053

+0.072

+0.053

0.019

孔φ30

φ30

29.959

29.938

-0.041

-0.062

0.021

轴φ50

φ50

50.005

49.966

+0.005

-0.034

0.039

1.4 

根据题1.4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各空格,并按适当比例绘制各对配合的尺寸公差带图和配合公差带图。

1.4 

单位:

基本尺寸

Xmax或Ymin

Xmin或Ymax

Xav或

Yav

Tf

配合种类

ES

EI

Th

es

Ei

TS

+0.039

-0.025

-0.064

0.039

+0.103

+0.025

+0.064

0.078

间隙

φ25

-0.027

-0.048

-0.013

0.013

-0.014

-0.048

-0.031

0.034

过盈

φ80

0.046

-0.03

0.03

+0.035

-0.003

0.076

过渡

查表确定下列公差带的极限偏差

⑴φ25f7()⑵φ60d8()⑶φ50k6()⑷φ40m5()

⑸φ50D9()⑹φ40P7()⑺φ30M7()⑻φ80JS8(±

0.023)

1.6 

查表确定下列各尺寸的公差带的代号

⑴轴φ18-h6 

⑵孔φ120+H9 

⑶轴φ50e7 

⑷孔φ65M8

1.7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25mm,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13mm,最大过盈为

-0.021mm。

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选择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

⑴选择公差等级

由Tf 

=|Xmax-Ymax|=Th+TS

得:

Th+TS=|13-(-21)|=34(μm)

查表1.4知:

IT7=21μm,IT6=13μm,按工艺等价原则,取孔为IT7级,轴为IT6级,则:

Th+TS=21+13=34(μm)

符合设计要求。

⑵选择基准制

由于没有其他条件限制,故优先选用基孔制,则孔的公差带代号为:

φ25H7(+)

⑶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因为是过渡配合,故轴的基本偏差应在j~m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ei)。

由Xmax=ES-ei

得:

ei=ES-Xmax=21-13=+8(μm)

查表1.5选取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m(ei=+8μm)能保证Xmax的要求,故轴的公差带代号为:

φ25m6()。

⑷验算:

所选配合为φ25H7/m6,其:

Xmax=ES-ei=21-8=+13μm

Ymin=EI-es=0-21=-21μm

在+0.013mm~--0.021mm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

1.8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30mm,按设计要求,配合的过盈应为-0.014~-0.048mm。

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按基轴制选定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

=|Ymin-Ymax|=Th+TS

Th+TS=|-14-(-48)|=34(μm)

要求选用基轴制,则轴的公差带代号为:

φ30h6(-)

⑶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因为是过盈配合,故孔的基本偏差应在P~ZC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由Ymin=ES-ei

ES=Ymin+ei=-14-13=-27(μm)

查表1.6选取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S(ES=-27μm)能保证Ymin的要求,故孔的公差带代号为:

φ30S7()。

所选配合为φ25S7/h6,其:

Ymim=ES-ei=-27-(-13)=-14μm

Ymax=EI-es=-48-0=-48μm

在-0.014mm~-0.048mm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

(本题经过验算为孔S6,轴为h7。

请自行验证)

题1.9图为钻床夹具简图,试根据题1.9表的已知条件,选择配合种类。

题1.9图

1-钻模板 

2-钻头 

3-定位套 

4-钻套 

5-工件

题 

1.9 

已知条件

配合种类

有定心要求,不可拆联接

过盈配合

有定心要求,可拆联接(钻套磨损后可更换)

过渡配合

有定心要求,孔、轴间需有轴向移动

小间隙配合

有导向要求,轴、孔间需有相对的高速转动

中等间隙配合

习 

2

2.1 

测量的实质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几何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测量是将被测量与测量单位或标准量在数值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两者比值的过程。

测量过程应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测量对象;

测量单位;

测量方法;

测量精度。

2.2 

量块按“等”或按“级”使用,哪一种使用情况存在着系统误差?

哪一种使用情况仅存在着随机误差?

量块按“等”使用,仅存随机误差;

按“级”使用,存在系统误差。

2.3 

什么是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形式?

为什么规定相对误差?

测量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

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对不同尺寸的测量,测量精度的高低却不适合用绝对误差的大小来评定,而需用相对误差来评定。

2.4 

随机误差的评定指标是什么?

随机误差能消除吗?

应怎样对它进行处理?

以单次测量值作为结果时,随机误差为

以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时,随机误差为

随机误差可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减少,但不能完全消除。

2.5 

怎样表达单次测量和多次测量重复测量的测量结果?

测量列单次测量值和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有何区别?

单次测量值的表达式:

多次重复测量的表达式:

2.6 

GB/T3177-1997《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规定了哪两种验收极限方式来验收工件?

这两种方式的验收极限各如何确定?

方法1:

验收极限是从图样上标定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分别向工件公差带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安全裕度A由工件公差T确定,A的数值一般取工件公差的1/10。

方法2:

验收极限等于图样上标定的上极限尺寸和下极限尺寸,即安全裕度A值等于零。

⑴对要求符合包容要求的尺寸、公差等级高的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1确定。

⑵对工艺能力指数Cp≥1时,其验收极限可以按方法2确定〔工艺能力指数Cp值是工件公差T与加工设备工艺能力C之比值。

C为常数,工件尺寸遵循正态分布时C=6;

为加工设备的标准偏差〕。

但采用包容要求时,在最大实体尺寸一侧仍应按内缩方式确定验收极限。

⑶对偏态分布的尺寸,尺寸偏向的一边应按方法1确定。

⑷对非配合和一般公差的尺寸,其验收极限按方法2确定。

2.7 

某计量器具在示值为4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4mm。

若用该计量器具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为40mm,试确定该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39.996mm

2.8用两种测量方法分别测量100mm和200mm两段长度,前者和后者的绝对测量误差分别为+6μm和-8μm,试确定两者的测量精度中何者较高?

ε1≈100%≈×

100%=6%

ε2≈100%≈×

100%=4%(较前者的测量精度高)

2.9 

在同一测量条件下,用立式光较仪重复测量某轴的同一部位直径10次,各次测量值按测量顺序分别为(单位为mm):

20.042 

20.043 

20.040 

20.042

20.043 

20.042 

设测量列中不存在定值系统误差,试确定:

1测量列算术平均值;

2判断测量列中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

③测量列中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④测量列中是否存在粗大误差;

⑤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⑥测量列算术平均值的测量极限误差;

⑦以第四次测量值作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⑧以测量列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的表达式。

①=20.042

②1=0、2=+1、3=-2、4=+1、5=0、6=+1、7=-2、8=0、9=+1、10=0

发现变值系统误差的最直观的方法是“残余误差观察法”,即根据测量的先后顺序所得测得值的残差,列表或作图进行观察。

若残差大体上正负相间而无显著变化规律时,则可认为不存在变值系统误差;

若残差有规律的递增或递减时,则存在线性系统误差;

若残差有规律地由负(正)变正(负)时,则存在周期系统误差。

本题残差大体上正负相间而无显著变化规律,故无变值系统误差。

③ 

④ 

无粗大误差。

⑤ 

=

⑥ 

1.09

⑦ 

⑧ 

2.10 

三个1级量块的标称尺寸和极限误差分别为1.005±

0.0002mm、1.48±

0.0002mm、20±

0.0003mm,试计算这三个量规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

1.005+1.48+20=22.485

0.4

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为:

22.485±

0.0004mm

2.11 

用普通计量器测量下列的孔和轴时,试分别确定它们的安全裕度、验收极限以及应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名称和分度值。

①ф50e9 

②ф60js8 

③ф40h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