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945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内科病方剂歌诀Word文件下载.docx

芦根为饮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温燥)

方歌一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外感温燥伤肺阴,辛宣凉润此方医。

杏苏散(凉燥)

方歌一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甘苓姜枣选;

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痊。

(二)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二陈平胃散=二陈+平胃散

二陈夏橘茯苓草,燥湿化痰此方好;

主治咳嗽痰湿症;

随证加减方不少。

平胃散:

(苍术、陈皮、甘草、厚朴)

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芥苏

5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清金化痰肺热治,芩草蒌仁与山栀;

桔梗云苓广橘红,桑皮二母麦冬施

(二母:

知母+贝母)

6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

黛蛤散:

青黛+蛤蚧

泻白散(清泻肺中伏火,清郁热,小儿稚阴)

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肺中伏火失宣降;

泻肺平喘此方宜。

7肺阴亏虚证——沙参麦冬汤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甘花共合方;

秋燥耗伤肺胃液,苔光干咳此堪尝。

第三节哮病

(一)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射干麻黄汤:

射干麻黄生姜枣,细辛紫菀冬花味;

半夏燥湿又祛痰,主治痰鸣水鸡声。

小青龙汤痰饮证,麻桂干姜芍草同;

更有夏辛兼五味,温阳化饮此方宏。

2热哮证——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杏仁桑;

苏子黄芩共甘草,肺寒膈热哮喘尝。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来借书:

莱菔子、白芥子、苏子)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五味参,冬虫夏草酌坎脐;

胡桃沉香灵磁石,款冬半夏合橘红。

附:

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和生脉饮加减

回阳急救汤:

四、五、六,姜香肉(四逆汤,五味子,六君子,生姜、麝香、肉桂)

生脉饮:

生脉麦味与人参

(二)缓解期

6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

四君子+陈皮、半夏:

六君子

参苓术草四君汤,益气健脾养胃方;

食少便溏体赢瘦,脾胃气虚服之良。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7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

二陈汤+熟地、当归

第四节喘证

(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

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华盖散: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甘麻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外寒内热)

麻杏石甘汤,四药组合有颤长;

主治风热咳喘证,辛凉宣泄效力彰。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方歌一:

桑白皮内芩杏浙,知母瓜蒌桔梗麦;

石膏腥草甘草全,清热化痰并宣肺。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气郁闭证——五磨饮子

四磨汤:

槟榔、沉香、乌药、人参

五磨饮子:

乌郎只是木沉香:

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

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槟;

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气力非轻。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

生脉散:

生脉五味麦冬参,益气生津可养阴;

气短汗多口干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补肺汤

方歌一补肺汤中人参芪,熟地五味紫桑皮;

气虚劳嗽咳不止,固本益肺邪自去。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

肾气丸治肾阳虚,地黄山药与山萸;

苓泽丹皮合桂附,引火归元热下趋。

参蛤散=人参+蛤蚧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合黑锡丹加蛤蚧粉

参附汤=参、附+姜、枣

黑锡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

芦巴故纸阳起石,降逆定喘壮肾阳。

第五节肺痨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

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保真汤:

保真治痨功不小,二冬八珍川芎少;

莲心知柏骨陈皮,柴胡朴芪五味枣。

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行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4阴阳虚损证——补天大造丸

补天大造丸:

补天大造参术芪,归芍山药远志随,枣仁杞子紫河车,龟鹿茯苓大熟地。

(子:

诃子)

第六节心悸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为远志丸减辰砂(二茯远志参菖齿)

程氏安神定志丸,二茯龙齿参菖远;

益气养血安心神,惊恐不寐梦中安。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宜;

枣仁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天王补心丹:

心虚火扰补心丹,心悸遗忘入睡难;

归地二冬酸柏远,三参苓桔朱味丸。

(三参:

人、丹、玄)

朱砂安神丸:

朱砂安神有黄连,当归生地甘草全;

惊悸失眠心烦乱,镇心安神服之安。

4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炙甘草、煅龙骨、煅牡蛎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朮甘汤

苓桂朮甘痰饮方,健脾祛湿又温阳;

饮邪为患胸胁胀,短气悸眩服之康。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桃仁红花煎=桃红四物汤+丹参、延胡索、青皮、香附(四物丹青香附延)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

温胆汤+黄连

温胆汤用夏苓草,枳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内系胆虚痰热扰。

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第七节胸痹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

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3痰郁闭阻证——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

组成:

瓜萎、薤白、半夏+白酒

涤痰汤:

方歌一涤痰汤有夏橘草,参朮竹茹枳姜枣;

胆星菖蒲齐配入,主治风痰迷心窍。

方歌二涤痰温胆(汤)参菖星(人参、菖蒲、制南星)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厚蒌合治胸痹方,胸阳不振痰气结,通阳散结下气强。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桂通枣,细辛炙草与芍药;

手足厥冷腰腿疼,温经散寒通脉好。

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人参养荣汤:

人参养荣即十全,却除川芎五味联;

陈皮远志加姜枣,脾肺气血补方先。

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天王补心丹

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参桂姜,麦麻胶枣生地黄,心动悸并脉结代,虚劳肺痿亦堪尝。

(阿胶、火麻仁、生姜、麦冬、生地、桂枝、大枣、人参、炙甘草)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右归饮;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第八节不寐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方歌一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皆;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心悸篇)

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心悸篇)

枣仁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

六味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苓丹皮;

滋阴补肾功独颤,专治阴虚火有余。

交泰丸:

黄连、肉桂

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安神定志丸(心悸篇)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安神方,川芎知草茯苓囊;

养血除烦清虚热,服后安然入梦乡。

第九节痫病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方歌一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

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力排。

涤痰温胆参菖星(人参、菖蒲、胆南星)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4心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六君子汤:

六君子。

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人、丹、玄)

第十节胃痛

1寒邪客胃正——香苏散合良附丸

香苏散:

甘苏皮箱(炙甘草、苏叶、陈皮、木香)

良附丸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

保和丸用曲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

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

4湿热中阻证——清中汤

清中汤《医宗金鉴》

二陈苓草栀连蔻

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栀子、黄连、白豆蔻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

失笑散:

失笑五灵及蒲黄,淤滞少腹疼痛当;

活血祛瘀消症结,经产停瘀亦能康。

丹参饮(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6胃阴亏虚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一贯煎

一贯煎用生地黄,沙参麦冬枸杞囊;

当归川楝水煎服,肝肾阴虚胁痛尝。

芍药甘草汤:

白芍+炙甘草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

方歌二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起沉疴。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第十一节呕吐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芷朮朴;

夏曲加入姜枣煎,外寒内湿均能除。

3食滞内停证——保和丸

3痰饮内阻证——小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