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8830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文档格式.docx

(四)环境监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面临着新的形势…………………10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0

(三)规划目标……………………………………………………………11

四、主要任务………………………………………………………………13

(一)围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公众需求,加强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与信息公开……………………………………………………………………13

(二)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14

(三)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环境监督需要,提升环境监测

整体水平……………………………………………………………………23

五、重点工程………………………………………………………………26

(一)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工程……………………………………………26

(二)环境监测运行保障工程……………………………………………32

(三)环境监测人才建设工程……………………………………………32

六、保障措施………………………………………………………………33

(一)健全法规,完善制度………………………………………………33

(二)创新体制,理顺机制………………………………………………33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33

(四)重视人才,提升素质………………………………………………33

(五)加强科研,强化支撑………………………………………………34

前言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潜在的环境问题,及时响应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监测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监视环境状况变化、考核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实施环境质量监督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关心环境监测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温家宝总理要求"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列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明确要求"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

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

,明确了未来五年环境监测事业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提升环境监测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近十年来,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初步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环境监测能力逐步提高。

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同时,环境监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将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和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能力总体不高,不能很好地满足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需要。

编制实施《国家环境监测"

规划》对明确环境监测发展方向,提升国家环境监测能力,强化环境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意义重大。

  本规划从国家环境保护任务与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出发,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为统领,以科学监测为主题,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为主线,坚持创新环境监测工作思路,提出了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

确定了强化监督考核、加强监测评估、提升整体水平三项主要任务,实施环境监测基础能力、运行保障、人才队伍三大重点工程,基本实现"

三个说清"

和"

市县能监测、省市能应急、国家能预警"

的目标;

明确了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人才队伍和科研支撑五大保障措施。

本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事业的科学发展,满足政府环境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需要。

  一、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初步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确立了行政上分级设立、业务和技术上上级指导下级的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网络运行机制,国家环境监测体系初步建立。

  1.环境监测制度初步建立。

在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建立监测制度、组建监测网络、制定监测规范等均作出了规定和要求。

我国还先后颁布了《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全国环境监测报告制度(暂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制度(暂行)》、《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制度(暂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环境监测的法规制度,对加强环境监测管理、规范环境监测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环境监测机构逐步完善。

截至2010年,全国环保系统已建立2587个环境监测站,形成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环境监测站、地市级环境监测站及区县级环境监测站组成的四级环境监测机构,建成31个省级辐射环境监测站。

2008年,新组建的环境保护部设立了环境监测司,加强了环境监测管理。

2009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增加人员编制90名,提高了国家环境监测能力。

2009年2月成立了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为实现环境监测"

天地一体化"

奠定了基础。

  3.环境监测能力大幅度提高。

"

十一五"

期间,全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投资超百亿,其中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超过54亿元,重点支持了环境质量监测能力、环保重点城市应急监测能力、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运行等项目,2010年国家首次对市县级监测站业务用房建设进行了补助。

全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环境监测仪器的配备大大加强,环境卫星遥感监测能力初步具备,环境监测经费逐步得到保障,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比例较"

十五"

末期有了显著提高。

环境监测实验室条件、分析测试能力、现场分析能力、污染源监测能力、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监测信息管理传输能力、环境监测科研能力和人员素质等均得到大幅提升。

不少地方环境监测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前测不了的现在基本能测了,以前测不全的现在有的能测全了,以前说不清的现在能初步说清了,以前响应不及时的现在能及时响应了。

  4.环境监测网不断完善。

以"

六五"

七五"

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64个重点监测站为依托,历经"

九五"

、"

的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包括由覆盖全国主要水体的75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15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

由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661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440个酸雨监测点位和82个沙尘暴监测站组成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由301个监测点位组成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

同时,已基本建成14个国家空气背景站、31个农村区域站、31个温室气体监测站和3个温室气体区域监测站等。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国控、省控、市控三级为主的环境质量监测网。

  5.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日趋规范。

已建立了环境空气、地表水、噪声、固定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核与辐射9个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路线,构建了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颁布了水、空气、生物、噪声、放射性、污染源等方面的监测技术规范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制定了地表水水质评价、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酸雨污染状况评价、沙尘天气分级评价、声环境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技术规定,颁布了近400项环境监测方法标准、227项环境标准样品和20项环境监测仪器设备技术条件,颁布了20余项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国家标准。

  6.环境监测信息发布体系初步建立。

环境保护部和各省(区、市)及部分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每年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和环境质量报告,以满足社会公众对环境质量状况的知情权。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从2002年开始发布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与预报。

环境保护部自2009年7月份起对全国主要水系100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八项指标(水温、pH、浊度、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有机碳)的监测结果进行网上实时发布。

2010年11月,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投入运行。

环境保护部定期发布重点流域、重点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报告,加大了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的力度。

  

(二)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形势的严峻性与监测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与环境保护任务需求相比,环境监测能力尚不能很好地满足环境管理需要,环境监测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公众需求。

  1.环境监测法规制度与技术体系尚需完善。

迄今为止没有一部统一的、专门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支撑体系不健全,监测管理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不牢。

环境监测缺乏统一规划与合理布局,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评价方法不统一,监测信息发布不规范,环境监测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和合理引导。

环境监测的技术路线、技术规范、评价标准与分析方法等技术体系尚不健全,难以满足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

  2.环境监测整体能力还不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的需要。

目前,我国在空气、地表水、声环境等常规环境监测领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测体系,具有较强的监测能力。

但在生态、生物、土壤、电磁波、放射性、核与辐射、环境振动、热污染、光污染等环境监测领域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

同时,有的地方环境监测点位布局不合理,环境监测范围、内容尚不足以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有的领域环境监测指标不全面,空气监测基本不具备对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能力。

大范围、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区域生态环境综合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