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民版 公共管理学 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
《黎民版 公共管理学 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民版 公共管理学 复习要点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现代科技革命使社会成员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性质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革命对传统政府管理提出变革的要求。
(3)科技革命将导致社会治理新形态的出现。
2.全球化是公共管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另一推动力
(三)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
1.以韦伯官僚制思想为基础的行政体制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1)传统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信息社会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2)科层官僚制难以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3)科层官僚制的专业分工原则导致政府功能退化。
(4)官僚制的科层原则使组织行为保守,难有创意。
2.西方国家民主的现状难以满足民众的“民主需求”
(1)民众应直接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
(2)公民应既能控制政治家,又能控制官僚。
(3)国家应解决特殊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的控制。
(4)国家应寻找解决西方民主制运作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途径。
3、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4、公共管理: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5、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6、P途径与B途径的异同
A.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一心一意想划清与传统公共行政的关系;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与行政学者,特别是认同“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学者,认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较密切的关系和相似的理念。
B.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认为公私部门管理有别;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有什么质的差异,而主张以较严谨的态度发展实证理论来描述和解释公私部门的异同。
在此前提下,后者偏好、认同并接受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而且将之引入并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上。
C.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几乎完全依赖案例研究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兼采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D.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构建,长于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E.P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因强调决策而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B途径的公共管理学者因重视执行过程而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7、公共选择理论包含的内容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choicetheory)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
詹姆斯·
布坎南(James.M.Buchanan)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经济与政治行为,从而拆除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传统壁垒。
8、政府失败论的定义
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政府失败表现:
(1)公共决策失效。
在布坎南等人看来,导致公共决策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a社会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所谓公共利益。
b即使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但现有的公共决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
c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d选民的“短见效应”。
e选民的“理性而无知”。
(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原因:
a缺乏竞争性压力。
b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c缺乏监督信息。
(3)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
政府的内部性(internalities)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或组织自身的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
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
(4)政府的寻租活动。
寻租(Rent-seeking)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
寻租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
当政府干预市场时,就会带来以“租金”形式出现的经济利益。
寻租是指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现代社会中的寻租活动,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
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败”,因为它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扭曲,或说它是资源无效配置的一个根源;
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部分的国民收入装进私人腰包;
它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间官员的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9、公共管理时期(评价)
公共管理作为一个新的时期,与公共行政时期的主要区别在于:
不仅关注政府运行,也关注其他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不仅关注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也注重当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经验的引进。
在实践上,公共管理主要是力图解决3个问题:
第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只管那些应该由自己来管的事情,力争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
第2,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即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的不足;
第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包括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从根本上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如果以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和韦伯的官僚制为主线来看待学科的分期,我们不难发现,传统行政学是采取的“效率至上”主义,即通过“行政与政治二分法”来排除政治对效率的干扰,通过官僚制组织的工具理性化实现效率;
面对公平的缺失,新公共行政学提出了公平问题,要求在效率目标中增加公平函数。
对于公共管理学来说,则是通过对传统模式的突破和制度创新,以实现公平前提下的效率改进。
从这个角度上,公共管理学科提出的解决办法是:
在理论上,更多地借鉴经济学等重要学科的成果,打破公共行政学的局限;
对公共管理的核心——政府,通过“再造”工程,通过官僚制模式,办成企业型政府;
另外,极力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视管理主义的导向作用等。
10、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
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其目标不只是在公共行政内部作技术上的专业化努力,也不只是对公共部门进行改革,而主要是让公共部门从转换机制入手,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特征:
(1)转移权威,提供灵活性。
(2)保证绩效,控制和责任制。
(3)发展竞争和选择。
(4)提供灵活性。
(5)改善人力资源管理。
(6)优化信息技术。
(7)改善管制质量。
(8)加强中央指导职能。
11、英国新右派的政府改革主要特点:
(1)视民众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选择权。
民众可以市场机制下,选择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来提供公共服务。
(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
以众多的公共服务供给者取代单一的垄断供给者,通过纳入私部门来形成竞争机制。
(3)扩大个人及私部门的活动范围,使个人更能够自力更生,自愿性团体可以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增加私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政府机构则将注意力放在原先被视为不必要,但却是民众真正需要的服务上。
(4)将公共物品购买者的角色与供给者的角色分离开来,防止政府机构利用自己的裁判员地位,为自己谋得额外的好处。
(5)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者与购买者的关系,强调用契约或半契约的方式来加以控制。
(6)由市场来检测绩效目标。
在部门内,管理者对资源的支配运用必须与管理目标相结合,即管理者的目标在于实现目标,而对部门绩效的评判,则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
(7)弹性薪酬。
即由实际的市场和绩效水平来决定薪酬,使薪酬待遇成为一项激励工具。
12、各国新公共管理实践的共同特点
1.为了解决本国的财政问题,各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中大都包括了私有化或带有私有化倾向的改革措施。
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做法不仅使政府的财政压力大减轻,而且探索出了一条使社会逐渐摆脱对政府过分依赖的可行之路。
2.为改革政府的传统官僚行政理念,政府部门引入了市场理念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技能。
3.为满足社会的动态需求而对行政架构作出调整,主要做法是界定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职能,加强执行机构并赋予两者相应的支配权。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依据社会需求的优先次序实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执行机构将主要精力放在提供必要的优质社会服务上。
4.实现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角色”转变,由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为公共服务的“监督人”。
5.通过政府改革和由此而取得的成果,使各国执政者产生了一个认同:
要想真正做到精简政府,使之摆脱财政赤字的困扰和琐事的干扰,政府就应该将自己的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上。
13、当前西方政府改革的新动向
1.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作公共选择。
虽然在实践上依然更多地偏向于政府,但更多的市场,更小而有效的政府已经成为西方各国乃至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识,并继续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
2.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在美国等国家转化为一场重塑政府的运动。
虽然在削减社会福利支出方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有的国家甚至有些回潮,但是在放松管制,公共领域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公共领域的内部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强化信息技术运用的实践变成了一场重塑政府运动。
20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