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184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电网安全管理新举措最新版Word下载.docx

安全管理是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等,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安全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安全方面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科研活动顺利进行、有效发展。

  〔摘要〕针对广州电网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推行安全性评价常态化、组建作业现场安全监察队、加强外委工程管理等一系列安全管理新举措。

  〔关键词〕电网;

安全管理;

新举措

  广州电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规模比较庞大,在系统结构、设备状态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自有记录以来,广州电网连续安全生产记录最高仅为287天(2001-10-19~2002-08-01),有时连续保持80天或100天的安全记录都十分困难。

影响安全记录的有设备质量、自然灾害、外力破坏、人身伤亡及误操作等诸多因素,但其中直接导致安全记录中断的主要是人身伤亡及误操作事故和人为造成的设备、电网事故。

尽管经过长期的实践电力系统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确保“人身、设备、电网”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顽敌依然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危及电力安全生产。

为此,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广州供电分公司从2004年起逐步推出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的新举措。

  1树立安全管理新理念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新颁布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理念,要求树立“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通过努力,所有事故都可以预防,任何安全隐患都可以控制”的信念。

这是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转变。

为此,广州供电分公司重新修编了1998年颁布的《安全生产奖惩规定》,“凡在电力生产、电力建设过程中,发现重大及以上事故隐患,采取有力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事故处理及抢修组织得力,避免了发生中断公司安全记录或扩大事故的分析、决策及指挥人员,公司给予安全生产突出贡献奖”,“无责不罚,有责必究”。

对违章行为,先进行启发性教育,引导当事人认识错误,自行纠正,对于知错不改者则给予处罚。

这一举措将有效地激发生产一线职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2安全性评价常态化

  安全性评价是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其评价标准是各项电力生产规程、标准和规章制度的细化,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是最实用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手段之一。

但一直以来,安全性评价工作只被作为一项专题活动而孤立地开展。

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应用上的简单化,使得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效果未得以充分的发挥。

  笔者认为,安全性评价体系从“生产设备、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生产管理”3个方面进行评价,其原理与现代安全系统理论的人失误3个原因分析是异曲同工的。

安全性评价的系统性体现在既包含了电力系统的各个专业,又明确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全面、完整地反映了电力生产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其科学性则体现在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法上。

因此,安全性评价工作完全可以服务于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只要把安全性评价作为一个“常态化”工作开展,其效能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在实际操作上,可以组织综合、全面的安全性评价活动,也可以分解、组合为单个或多个专业的单项评价活动,在适当的时候、适用范围内组织进行。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反措”、“安措”或大修、改造工程的立项依据,通过整改,实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目的。

基于这种理解,安全性评价活动完全可以转变为日常的安全检查活动。

例如,针对节假日保供电的检查活动,可以组织一次单项安全性评价活动,把安全性评价标准中涉及保供电检查的内容列入评价内容,以安全性评价的方式进行检查、评分、分析评估、整改,实行闭环管理,跟踪落实。

可以预见,其效果必然优于传统的检查活动,可防止出现“走过场”的现象。

  广州供电分公司拟将安全性评价“常态化”,使其逐步融入各项日常安全检查活动,逐步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3组建现场安全监察队伍

  经过多年的实践,电力系统已采取了许多防范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制定了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设置了多道防线、多个关口,但人身伤亡和误操作事故却仍然时有发生。

这说明现场安全防线还不够严密,除了继续加固原有安全防线外,有必要增加新的安全防线。

  经过长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几乎没有人不明白安全对于企业、家庭及个人的重要性,几乎没有人不认为违章作业是事故的根源。

但在实际现场工作中,的确有人认为违章不一定都会引起事故,就像“闯红灯”不一定每次都会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那些已多次违章而未引起事故的人,就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这是极其危险的。

按规定工作负责人(监护人)是工作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理应承担现场安全教育、纠正违章之重任。

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工作负责人(监护人)的确按规定履行了自己的安全职责,纠正了不少违章作业,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但也确有少数“有经验”的工作负责人(监护人)“见多了”,思想麻痹了,甚至自己有时也违章,这就直接导致了安全防线的失守。

  基于这一分析和认识,广州供电分公司拟组建一支安全监察队,由6~10人组成,每天分4~5个组到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察。

主要任务是:

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察,发现安全措施不到位或违章行为要及时纠正,不听劝阻的则令其停工、整改,对于屡教不改者进行处罚。

其目的是:

尽最大的努力防止(或杜绝、减少)人身伤亡和误操作事故。

其工作方式是:

一般施工工地和运行操作现场采用巡察方式,高危、大型施工工地和复杂运行操作现场采用蹲点监察方式。

采取这一措施,预计安全监察人员每天可以巡察20~30个作业点,这将使公司安全局面明显好转。

  4加强外委工程的安全管理

  外委施工单位现场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

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安全工器具和劳保用品配备不足以及安全制度不健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广州供电分公司推出如下举措:

  

(1)实行施工单位安全准入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对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合格者颁发《施工安全资质证》,无证者禁止承包工作项目。

  

(2)对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进行审查。

从业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工伤保险、未经过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未配备安全工器具和劳保用品的,一律不得进入电力生产现场作业。

促使施工单位依法经营,关注雇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防止事故的发生。

  (3)督促外委单位施工人员学习、执行相关的

  安全规章制度。

广州供电分公司要求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及公司的其它施工安全规章制度,利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

  (4)加强现场监督。

把施工单位看作公司下属单位、班组来管理,加强现场监督,加大对违章行为和事故的处罚力度,实行安全考核机制,违章累计和事故次数等安全记录不仅与项目安全施工保证金挂钩,还与长期安全信誉度及《施工安全资质证》年审挂钩,实行闭环管理。

  笔者认为,上述新举措将充分体现工程甲、乙双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促进施工单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人身伤亡事故,从根本上扭转施工事故频发的被动局面。

(收稿日期:

2004-09-20)

  如何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林水旺

  (广电集团高明供电分公司,广东佛山528500)

  〔摘要〕从人员、管理两方面说明了目前供电所安全管理薄弱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6项提高安全

  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供电所;

现状;

改进措施

  供电所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管理上的一个薄弱部位,工作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安全问题。

怎样才能做好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杜绝“违章、麻痹和不负责任”现象,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是现时最为关注的话题。

  1供电所安全管理现状

  1.1人员的素质

  供电所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要求。

长期以来,各供电公司都重点抓主网的建设,人、财、物都向主网倾斜;

而配电网却一直不被人们重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欠缺,以致部分供电所管理人员只有初中或小学水平,管理层文化素质低下,安全管理技能欠缺,这就使习惯性违章有了得以生存的土壤。

  另一方面,农网体制改革中收编的农电管理队伍,尤其是农电工,素质普遍低下,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非常欠缺,多数是凭老经验,对现时新技术、新的安全管理模式一时难以接受,经常习惯性违章、冒险盲干,而

  且听不进别人的善意批评,总认为“我这样做了几十年又不见得有事故发生”。

这就在主观上造成配电网安全隐患,成为事故发生的重要根源。

  1.2管理的因素

  配电网安全管理制度未健全,也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配电网安全监督体系。

虽然公司制定了各项制度,但要真正在基层供电所贯彻执行还有很大难度。

例如,不管公司在大会小会上提出要怎样严抓安全、怎样从严处罚违章行为,但到了供电所,习惯性违章依然如故。

第一是对违章行为监督不力,表现在两票流于形式,经常无票工作;

第二是对事故处理制度监督不到位,表现在供电所领导对本所的违章员工不是按有关规定处理,而是采取家丑不宜外传的处理方式,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粉饰太平”的处理办法是安全管理的大敌,也是造成供电所安全管理薄弱的根源。

2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完善供电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按照南方电网公司《三大规定》完善供电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日常安全管理做到令行禁止提供明确依据。

首先要健全安全责任制,按五级控制原则,将责任分解到各供电所,按责任属地制进行考核,一级对一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关口前移到每位员工;

其次要制定健全的《配电网现场运行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配网日常安全运行管理、供电所的工器具管理、外包工程管理以及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及要求;

再次要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加大对职工的奖惩考核力度,同时落实安全保证金制度,要求每位职工每年要先交纳其年收入的10%~20%作为安全保证金,实行安全目标考核;

最后要以“两票三制”专项整治为主题,推广施工现场员工互相监护制度,实行逐级监督。

例如,某供电所员工违章施工,该所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并制止,最后被公司安监人员发现,不但违章者、违章者所在班组的班组长、班组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及同一作业点的同组人员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就连供电所领导也要受到处罚。

事实证明,施工现场员工互相监护制度,是杜绝习惯性违章的一个有效办法。

  2.2制定一套“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

  应本着“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根据日常工作的完成情况、配电网安全管理目标完成情况、所辖区员工违章扣罚情况,每年对供电所管理层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不重视安全生产或不懂抓安全、综合素质不高的管理人员要坚决实行换岗或落岗处理,及时任用年富力强、懂抓安全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每年还要合理招收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配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