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139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教案2Word下载.docx

2、质疑:

刚才那些生动有趣的作品都出自小学生之手,看一看教材,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软件设计的?

3、总结:

Scratch程序设计语言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开发的一种图形化少儿趣味编程软件。

它会根据我们输入的指令或编写的脚本,执行我们赋予它的任务。

可用于画图,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还可以用于创作互动数学故事、游戏、动画等。

4、引出课题:

第1课Scratch程序设计语言。

二、认识Scratch软件窗口

1、引导学生打开Scratch软件,观察教材第2页的图1-2,了解软件窗口组成。

2、引导学生通过菜单设置软件的使用语言为简体中文。

3、演示:

帮助菜单的主要用法。

(1)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帮助菜单进行学习。

(2)讲解:

帮助菜单的三个选项卡分别是Step-by-Step、Howto和Blocks.。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的内容,打开Scratch文件并尝试使用工具按钮改变角色,用控制按钮播放动画。

5、带领学生结合操作认识舞台、指令区、编辑区及角色列表区。

三、体验Scratch编程

1、演示指令的拖动、修改、组合操作。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的内容,并尝试操作,通过操作理解指令功能。

3、分别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并介绍学习收货。

4、小结:

(1)指令的选择与拖动:

(2)指令的修改包含键盘输入修改和通过指令中的下拉箭头选择修改两种。

(3)两组执行贴近时,指令间会出现白色提示,表示指令能正确组合。

5、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5页的图1-7,建立脚本,并运行脚本。

6、用不以当小红旗被点击指令作为脚本开始点时,,点击小红旗指令运行脚本无响应的案例,说明事件类别按钮的使用方法。

7、引导学生正确保存Scratch项目文件。

四、分层任务,自主创建脚本

1、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创新活动中的任务。

对学生的活动过程予以必要的提示。

2、展示学生作品,对活动过程及成果进行适当的点评。

五、总结与评价

1、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填写P6评价表。

2、总结本节课所学,通报学生学习情况。

 

第2课小猫画图形

1、了解改变角色朝向的两种方法的区别。

2、掌握通过拖动角色改变初始位置以及调整角色初始状态(方向、显示)的方法。

3、能灵活地切换画笔的抬笔和落笔状态。

4、学会测试脚本的方法。

(1)了解改变角色朝向的两种的方法的区别。

(2)能灵活地切换画笔的抬笔和落笔的状态。

(3)学会改变舞台及角色初始状态,测试脚本的方法。

能灵活地切换画笔的抬笔和落笔状态。

课时安排:

一、导入

1、讲授:

在学习和生活中,写字、画图、绘画等离不开笔,常用的笔有铅笔、钢笔、圆珠笔、毛笔、蜡笔等。

Scratch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支神奇的笔,我们可以通过指挥小猫执行指令,由她画出丰富多彩的图形。

2、展示教材第7页的图2-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前三个图形的线条间有哪些共同点和区别。

3、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并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适时点评。

4、教师归纳。

(1)各图形都是由虚实结合的线条组成。

(2)线条的粗细不同。

5、揭示课题:

二、观察图形,形成画图思路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8页的图2-2,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2、引导学生谈一谈依据画图思路,上一节课已学的哪些指令可以用上,哪些步骤中需要学习的新的指令,适时评价。

3、小结:

(1)已学:

移动指令

(2)需要新学:

转向指令,改变画笔抬起和落下状态的指令,设置画笔的线条粗细的指令等。

三、认识主要指令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内容,尝试右击目标指令,选择“帮助”命令,打开指令的帮助内容,在帮助内容的指引下尝试将指令拖到到脚本区运行,从而理解指令功能。

2、请学生上讲台边演示边谈一谈自己对指令的认识,适时评价。

四、体验小猫画数字7的创作过程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的内容,尝试画出第一条线。

2、引导学生参加教材第9页的步骤④,在脚本区新编写一个如教材第9页的图2-5所示的指令组合,并运行该指令组合,观察小猫的位置变化情况。

3、讲授并演示:

因为指令是从上往下顺序执行的,所以我们要先运行新编写的指令组合,再把该指令组合与之前的指令组合在一起。

反之,先运行后组合,我们就会发现刚才已经画过的线条又被画了一次。

步骤⑤⑥⑦也要遵行这个原则,这是分段测试脚本的一种方法。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的步骤⑤-⑦,继续完成数字7的绘制任务。

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最后一段,实践测试脚本的操作,观察脚本运行结束后小猫的位置与方向。

6、引导学生谈一谈要再次测试脚本,需要进行哪些操作,适时评价。

7、引导学生再次实践测试脚本,观察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8、转播典型的出错界面,师生共同分析原因。

9、、小结多次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1)清空舞台

(2)角色要拉到合适的开始点,并设置好初始方向。

(3)合理设置角色的显示与隐藏状态。

10、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多次测试脚本。

五、分层任务,自主创建脚本

六、评价、总结

1、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12页的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2、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报学生学习情况。

第3课小猫排队型

1、知道按次数重复指令的用法。

2、会用重复指令画正三角形。

3、画正多边形,角色的转角与边数和周角的数量关系。

4、掌握画笔颜色指令及图章指令的用法。

5、会改变角色中心点的位置。

(1)知道按次数重复指令的用法

(2)会用重复指令画正三角形

(3)掌握画笔颜色指令及图章指令的用法

画正多边形,角色的转角与边数和周角的数量关系。

一、导课

1、讲解:

在自然和生活中都存在一些有规律的重复现象,如昼夜交替、春夏秋冬循环往复等。

为解决这类有规律性重复的实际问题,程序设计语言中通常会提供一组重复指令来简化重复的编程过程,优惠程序结构。

利用Scratch软件中的重复指令控制角色执行画笔指令和动作指令,可以绘制多种多样有规律性的图形。

2、展示教材第13页的图3-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的12个步伐能分成几组重复。

4、归纳:

分三组重复,每组由四个不同的步伐组成。

二、编写小猫画正三角形的脚本程序

1、PPT出示一个正三角形,引导学生说一说正三角形边和角的特性,指明内角和外角各为多少度。

2、指定画图的起点和起始方向,引导学生说一说画图思路,做适当的评点。

3、引导学生根据画图思路,试着用Scratch语言编写顺序结构脚本,画出边长为100步的正三角形。

要求画完三角形后,小猫回到原位原方向。

编写脚本遇到困难可参考教材第14页的图3-3所示的脚本。

4、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设计的脚本,找出重复的指令,并数一数重复的次数。

教师示范控制指令模块中按次数重复指令的用法,引导学生把刚才编写的顺序结构的脚本转换成循环结构的脚本。

5、PPT出示教材第14页的图3-3和图3-4,对比两个脚本,总结顺序结构脚本和循环结构脚本在指令执行时的区别。

6、提出问题:

画正三角形时,我们知道每个外角都是120度,如果是正五角形,正六边形呢?

画正多边形时,画完一条边后旋转的角度(外角度数)有没有规律可循呢?

7、引导学生说一说画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时,外角乘以边数的数值结果。

8、小结:

画正多边形时,小猫都是顺着正多边形转一圈,回到原位原方向,总的转角均为360度。

画正几边形,就是分几次转过一周。

9、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的第一段,并尝试将教材第14页的图3-4所示的脚本改成教材第15页的图3-5所示的脚本。

10、请一学生示范将除号算式叠加到旋转指令中的做法,教师适时总结。

三、编写小猫沿正三角形的编排队形的脚本程序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的第二段,尝试操作,了解画笔颜色及图章指令的用法和功能。

2、引导学生修改教材第15页的图3-5所示的脚本,在清空指令和落笔指令间加入设定角色大小和画笔颜色的指令。

引导学生说一说修改后的脚本执行结果会有什么改变。

3、引导许嵩阐述观点,教师适时强调设置角色大小及画笔颜色的功能。

4、出示教材第16页的图3-7,提出问题:

要让小猫在正三角形上模拟排列队形,脚本需要做何改变?

引导学生查看教材第15页的图3-6所示的脚本功能注释,并尝试操作。

5、请一学生上讲台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谈一谈脚本中抬笔、图章指令的作用,教师适时评价。

6、布置任务:

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将教材第15页图3-6所示的脚本中的两条重复指令整合成一条,优化脚本。

四、完善脚本执行效果

1、PPT出示教材第16页的图3-7和教材第17页的图3-9,引导学生说一说小猫与三角形位置的区别。

2、示范打开角色造型选项以及显示角色中心点的操作。

3、引导学生参考教材第16页的图3-8,阐释改变角色中心点的位置,让中心点位于小猫的前脚。

4、引导学生再次运行脚本,查看效果。

1、引导学生填写教材课后的活动评价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第4课鲨鱼捕小鱼

1、会根据动画的需要选择舞台背景及角色。

2、能简单地对角色造型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

3、会结合运用角色的旋转模式指令和彭到边缘就反弹指令使角色调头。

4、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5、会用等待指令暂停脚本的运行。

6、能在角色间复制脚本

(1)能简单地对角色造型进行编辑,会用切换造型指令。

(2)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会综合运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设计分支结构脚本。

1、运行“鲨鱼捕海洋生物.sb2”,问:

此作品和前面几节课的作品在舞台背景和角色上有何区别?

2、引导学生发表观点,适时评价。

(1)增加了舞台背景。

(2)多角色(3)角色还会随着动画的进行而减少

4、讲授:

(1)角色分多造型和单造型两种类型,造型可以编辑和修改。

(2)海洋生物碰到鲨鱼会被吃掉,在Scratch软件中综合利用条件指令和侦测指令实现。

二、明确动画情景及相关技术问题,了解指令功能

1、运行“鲨鱼捕小鱼.sb2”边播放动画边解说,明确动画情景。

2、引导学生对动画可能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交流,并发表观点。

教师适时评价。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20页的内容。

针对每个问题,请一位学生谈一谈教材中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