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786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铸造铜及铜合金的熔炼Word文档格式.docx

Mg>

Ba>

Ca>

Sb>

Bi>

Pb>

Al>

Ag>

Sn>

Cu>

Si>

Au

汞砷镉锌镁钡钙锑铋铅铝银锡铜硅金

二、氧化烧损

熔融金属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与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和力及含量有关,凡与氧的亲和力比基体金属大、表面活性强的元素,必然易于烧损;

如铜合金中的铝、锆、钛、硅、锰、铬、锌、磷、铅等,均比铜更易氧化烧损。

所以,从各种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和力及氧化膜的性质,便可估计出合金元素氧化烧损的趋势。

三、其他金属损耗

1、熔融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与炉衬材料之间的化学作用,造成金属损耗。

2、金属在熔炼时,熔融金属因静压力作用可能渗入炉衬缝隙,而导致高温区局部熔化,使渣量及渣中金属损耗增加,这种情况在新炉开始生产和炉子快损坏时较易出现。

此外,机械混入渣中的金属,以及扒渣、飞溅等也造成金属损失。

四、降低熔炼损耗的方法:

1、选用熔池面积小的炉子熔炼。

如采用工频炉代替反射炉。

2、制定合理的操作规程。

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在最后加入,或在熔剂覆盖下熔化。

装料时要做到炉料合理分布,尽量采用高温快速熔化,缩短熔炼时间。

熔炼黄铜时采用低温加锌。

3、碎屑散料应制成捆或团使用。

4、正确控制炉温。

在保证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及其它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熔炼温度。

5、炉气一般以控制微氧化性气氛较好;

6、选用覆盖剂可防止金属氧化和减少挥发损失。

含有铝、铍等元素的合金,由于能在熔融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一般不再加覆盖剂;

但操作中应注意勿使氧化膜遭到破坏;

7、正确选择覆盖剂或熔剂,使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覆盖能力,同时采取高温扒渣、捞渣等措施,降低渣中金属损耗。

8、利用脱氧剂使基体金属的氧化物还原。

(*)

9、采用真空熔炼或保护性气体熔炼。

第二节杂质的控制

一、杂质的来源在熔炼过程中,大多数杂质是金属从炉衬、炉气、熔剂、炉渣、操作工具等方面吸收的。

如炉衬材料选用不当时,在熔炼温度下,金属就会与炉衬相互作用,不仅降低炉衬寿命,而且会使某些杂质进行金属。

如在酸性炉衬的工频炉中熔炼铝青铜时,会使合金增硅。

燃料不纯时也会增加杂质,如用含硫高的煤气或重油作燃料时,在加热和熔炼铜、镍的过程中,会因下列反应而增硫:

Cu+S=Cu2S

Ni+S=Ni3S当铜和铜合金用米糠作覆盖剂,镍和镍合金用稻草灰作覆盖剂时,都会使金属增磷。

从炉衬、炉气、覆盖剂或熔剂中吸收的杂质,虽然每次熔炼所吸收的量很小,但由于部分炉料经反复使用,杂质含量也有可能逐步积累增多,甚至造成报废。

许多杂质在熔炼中的烧损比合金的组成元素少,反复回炉熔炼会使杂质相对含量增加。

因此,生产中新金属与旧料的使用量一般保持一定比例,使杂质不超过一定含量。

此外,变料时洗炉不彻底,炉料管理不善,原料的混料等都会使金属中杂质增多。

二、控制杂质的途径

1、加强炉料管理,杜绝混料

2、在可能条件下,新金属和旧料搭配使用,旧料的使用量不超过炉料的50%;

3、变料时,必须按金属的杂质要求,准确计算洗炉次数;

4、选用化学稳定性高的耐火材料。

如镍合金用镁砂炉衬,铝青铜用中性炉衬等;

5、与熔融金属接触的工具,尽可能采用不易带入杂质的材料,或用涂层保护。

第三节炉料炉料包括:

新金属、厂内旧料、外来废料、二次重熔料、中间合金等。

1、新金属:

电解铜、电解镍、电解锌、电解锡

2、厂内旧料:

包括熔铸车间的残料、洗炉料和废品,铸锭加工的锯屑和切削屑,加工车间返回的残屑、残料及边角料等。

(废梗、刨花、铜渣)

3、外来废料:

如紫铜、白铜角料、火烧铜

4、二次重熔料:

铜块

装料顺序及原则:

1、炉料入炉前应检验化学成分及杂质含量;

2、炉料应该清洁干燥、无尘土、油污、腐蚀物

3、为装炉方便,锭块要堆垛整齐,边角料要打包制团,散料应装入料斗等,以减少装炉时间。

原则:

1)炉料中总质量最多的金属应最先入炉,即基体金属首先入炉。

如熔炼铜合金时,先熔铜。

2)易氧化,易挥发的合金元素,应留到最后装炉和熔化。

3)合金熔化放出大量热的金属,不应单独加入,而应与预先留下的基体冷却料同时加入。

如将铝加入到铜液中,所放出的热量,可使局部温度升高200度以上。

4)一般两种熔点相差较大的金属,应先装入易熔金属,然后再加入难熔金属,利用难熔金属的熔解作用,使其逐渐溶解于低熔点金属中。

如熔炼白铜时,由于铜(1083)的熔点比镍(1451)低出较多,故先熔铜后加入镍,只需在1250-1270时镍可全部熔化。

如硅青铜熔炼时,将硅和锰先熔化在感应炉起熔体中,合金熔体含气量大为减少。

第四节中间合金一、使用目的与要求

1)便于加入某些熔点高、易氧化燃烧或挥发的元素到合金中去;

2)有利准确控制合金的化学成分;

3)避免金属液过热,减少熔炼损耗;

4)缩短熔化时间。

第二章熔炼与铸造

第一节除气和脱氧

一、气体的来源能溶解于金属中的气体,主要是氢和氧。

在熔炼过程中,气体的主要来源有:

1、炉气:

非真空熔炼时,炉气是金属中气体的主要来源。

在炉气中除含有氧、氮外,还含有水汽、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碳氢化合物等。

炉气的成分随使用的燃料和燃烧的情况的不同而变化;

如以重油或煤气做燃料的反射炉或坩埚炉中,常含有5-10%的水汽和较多的氢、一氧化碳等。

2、炉料:

电解金属表面大都有残留电解液,加工车间返回料大都含有油、水、乳液等。

外来废料大都有水腐蚀物、锈蚀等。

特别是露天堆放和潮湿季节,炉料表面吸附有水分。

这些都会使金属在熔炼过程中吸收较多的氢。

3、耐火材料:

耐火材料中所含水分也能促使金属吸气,新炉开始生产时尤为严重。

4、熔剂:

许多熔剂都带有水分,其中一些(如木炭、米糠等)含有吸附的水分,有些熔剂(如硼砂)本身带有结晶水。

为减少熔炼过程中气体的来源,熔剂应进行干燥或脱水处理。

5、操作工具:

操作工具预热不彻底,也会增加金属的含气量。

二、气体的溶解过程及溶解度

气体在金属中溶解度:

金属在固体时,气体的溶解度很小,随着温度的上升溶解度缓慢增加,到熔点温度时溶解度急剧增加,继续提高熔融金属的温度,气体溶解度继续增加,到某一最大点后开始下降,到金属的沸点温度时,气体溶解度几乎等于零。

不同的合金元素对气体在合金中的溶解度的影响也不同,某些元素如镍等与气体有较大的结合力,使合金中的气体的溶解度增加。

另上些元素如铝、锡等能使气体在合金中的溶解度降低。

铜合金中合金元素对氢气溶解度的影响如下:

Cu+Ni>

Cu+Pb>

Cu+Ag>

Cu+Au>

Cu+Sn>

Cu+Al

三、除气方法:

1、气体除气法:

一种为惰性气体(如N2等),另一种是活泼气体(如Cl2等)气泡越小,数量越多,对除气是有益的。

但由于气泡上浮的速度大,通过熔体的时间短,且气泡不可能均匀分布于整个熔体中,故用此法除气不容易彻底;

随着熔体中含氢量的减少,去气效果显著降低。

2、熔剂除气法:

熔剂除气是利用熔盐的热分解或与金属进行置换反应,产生不溶于熔体的挥发性气泡而将氢除去。

如铝青铜常用冰晶石熔剂除气,白铜和镍合金常用萤石、硼砂、碳酸钙等熔剂除气。

熔剂精炼时,一般将干燥的熔剂用带孔罩压入熔池中。

为了提高除去效果,也可采用干燥氮气将粉状熔剂吹入熔池中。

熔剂在除气的同时,还可去渣。

3、沸腾除气:

在工频炉熔炼高锌黄铜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需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高锌黄铜的沸腾温度较低,二是熔沟部分熔体温度较高。

铜锌合金的沸腾温度随锌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由于工频炉中熔沟部分熔体温度最高,首先形成锌的蒸汽泡随即上浮。

伴着熔池温度的升高,炉膛内的蒸汽压也随逐渐提高;

当温度升高到整个熔池接近锌的沸点时,甚至使整个熔池表面出现冒泡。

当熔池上面的蒸汽压升高到超过大气压时,锌蒸汽便向炉口喷出,被氧化燃烧,形成沸腾的喷火现象。

次数越多,除气效果越好,一般2-3次即可。

含锌量小于20%的黄铜,不能利用沸腾除气。

缺点在于低沸点金属元素(如锌等)损耗较大。

4、其他除气法:

1)冷凝除气;

2)振荡除气;

3)直流电解除气

四、脱氧过程

使金属熔体中的氧化物还原而除去氧的过程称为脱氧。

熔融金属及合金中的脱氧过程属于置换反应,凡在操作条件下,能从熔融金属中取得氧的任何物质,即氧化物的分解压比被脱氧金属氧化物的分解压为低的元素,一般都可作为脱氧剂。

五、脱氧剂

分为表面脱氧剂和溶解于金属的脱氧剂两种。

表面脱氧剂基本上不溶于金属,脱氧作用仅在与金属接触的表面进行,脱氧速度较慢。

它的优点不溶于金属,脱氧剂不会影响金属的质量。

常用的表面脱氧剂有:

碳化钙、硼化镁、木炭、硼(B2O3)等。

溶于金属的脱氧剂,能在整个熔池中与熔融金属中的氧化物相互作用,脱氧效果好得多。

缺点是剩余的脱氧剂将留于金属中而影响金属的性能。

常用的脱氧剂有:

磷、硅、锰、铝、镁、钙、钛、锂等。

这些元素可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

脱氧反应所产生的细小固体氧化物,使金属的粘度增大,或成为金属中分布不均匀的夹杂物,故应控制加入量。

对脱氧剂的要求:

1.对金属或合金的性能无害。

2.脱氧产物最好不溶于熔融金属,且容易除去。

3.脱氧剂应足够活泼,即脱氧产物应与熔融金属在比重和熔点上有较大的差别。

铜磷中间合金除能脱氧外,并能改善合金的流动性,在铜合金生产中应用较广。

第二节精炼

1、氧化精炼

2、除渣精炼

3、熔剂:

使用熔剂的作用是:

防止吸气、氧化;

除气、除渣;

细化晶粒;

通过熔剂加入某些元素。

熔剂按用途分覆盖剂、精炼剂、氧化剂、还原剂、变质剂。

按化学性质又分为酸性、碱性、中性三大类。

酸性熔剂如硼砂、硅砂等,用来除去碱性和中性如氧化物;

而碱性熔剂如苏打、

碳酸钙,则用以除去酸性及中性氧化物;

中性熔剂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氯盐和氟盐,如KCL、NaCl、CaCl2、CaF2等以及木炭、米糠、玻璃等。

铜和铜合金常用木炭、米糠等作覆盖剂,既可保温和防氧化,又可结渣和改善流动性。

第三节变质处理

变质处理是金属或合金在熔铸过程中,广泛应用于改善材料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变质处理的方法很多,如加变质剂、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快速冷却等。

变质剂的作用有:

1)细化晶粒

2)使合金中高熔点化合物的粗大晶粒改变形状,并均匀分;

3)使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