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试题及答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
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6、精神病人在()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
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
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
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的行为属于()。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
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1、夫妻甲、乙有嫌隙,甲欲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的食物中,乙吃后平安无事。
在这种情况下,甲的行为()。
A.不构成犯罪
B.属意外事件
C.故意杀人预备
D.故意杀人未遂
,,,,,,,,,,,,,,^―*—I,,,,,,,,,,,,,,,,,,,,,,,,,,,,,,,,,,,,,,,,,,,,,
14、李某带匕首去杀张某,途中腹痛返回,李某的行为属于()。
A.实行终了的未遂
B.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5、甲系消防队员,一日去某百货大楼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当队长让其与其他队员扑救时,甲谎称腹痛离开了现场。
甲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犯罪行为
16、刘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则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时间应为()。
A.3年
B.10年
C.13年
D.7年
17、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正当防卫
B.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18、管制刑的期限为(),由()执行。
A.3个月——1年,劳改机关
B.6个月——2年,公安机关
C.3个月——2年,人民法院
D.3个月——2年,公安机关
19、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
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
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0、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关于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首要分子只能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下列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并填在答题框内。
多选、漏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
1、《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和惩办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密,,,,,,,,,,,,,,,封,,,,,,,,,,,,,,,线,,,,,,,,,,,,,,,但极其可
,,,,,,,,,,,,,,^―*—I,,,,,,,,,,,,,,,,,,,,,,,,,,,,,,,,,,,,,,,,,,,,,I、-J
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
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
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4、犯罪未遂的特征有()。
A.犯罪分子已接近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D.犯罪分子不想继续犯罪
5、在我国,不适用死刑的犯罪人包括()
A.精神病人
B.未成年人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初次犯罪的人
6、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
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
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
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
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
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
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
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
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
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
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7、以刑罚方法所剥夺的犯罪分子的权利和利益为标准,将刑罚方法分为()。
A.生命刑
B.自由刑
C.财产刑
D.资格刑
8、犯罪既遂的主要类型有()。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9、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A.甲与乙共谋共同杀丙,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在境外购买了毒品,乙在境外购买了大量淫秽物品,然后,2人共谋共雇一条走私船回到内地,后被海关查获。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
“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
”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密,,,,,,,,,,,,,,,封,,,,,,,,,,,,,,,线,,,,,,,,,,,,,,,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正当防卫的条件?
2、简述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3、简述共同犯罪成立的条件?
得分五、论述题(12分)
试述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的规定?
得分六、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刘某见自己女朋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而反遭流氓袭击,刘某立即进行反击。
此时,便衣警察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刘某以制止斗殴。
刘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
问:
(1)、分析刘某的行为的性质,应如何处理?
(5分)
(2)、如果当时李某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出示了公安局工作证,而刘某仍以为李某是流氓团伙成员,用刀将李某刺伤,刘某的行为的性质?
又应如何处理?
(5分)
2、王某(男)与周某(女)长期通奸。
王为达到与周结婚的目的,与周共同谋害其丈夫赵某。
王提出由他提供毒药,有周趁赵吃饭时,把毒药放入赵某的碗中,将赵毒死。
周虽然同意,并以将王提供的毒药准备好,但她有一3岁
女孩,顾虑会把孩子毒死,便没有按约定的办法实施毒杀行为。
后王要继续和周通奸遭到拒绝,周便揭发了王的上述罪行。
(10分)
问:
请依照刑法,分析王某和周某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提示: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AAABC6—10:
DDCCC
11—15:
DBCCC1—620:
CDDBD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BC2、A
BC3、B
CD4、B
C5、B
C6、BCD
7、A
BCD8、A
BCD9、A
BCD10、AC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
1、什么是犯罪故意?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
(3分)
2、什么是犯罪过失?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正当防卫的条件?
,,,,,,,,,,,,,密,,,,,,,,,,,,,,,封,,,,,,,,,,,,,,,线,,,,,,,,,,,,,,,(2分)
55555555555555M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厶丿」/
(4)、从死刑执行制度上进行限制: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
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2分)
3、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2分)
(1)、主体条件:
必须是二人以上(2分)
(2)、主观条件:
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2分)
(3)、客观条件:
各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2分)
五、论述题(16分)
我国刑法有关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