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事故分析word版Word格式.docx
《矿山安全事故分析word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安全事故分析word版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点人员不见李某某,就赶快到冒顶地点扒煤抢救。
12时46分将李某某扒出,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支架失去稳定性,发生推垮型冒顶事故。
2、重要原因:
(1)生产管理和现场管理不严、不细,致使工程质量低劣,巷道部分支架刹顶不实,背帮较差,受相邻矿采动压力影响,片帮严重,导致支架失稳。
(2)对压力异常增大的事故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不力。
3、间接原因:
(1)职工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知识,识险辩险能力差。
(2)业务保安责任落实不够扎实,区队干部安排工作不具体,处理重大隐患,队干没有现场跟班指挥。
三、事故点评
这起事故发生在新掘巷道的加棚维修期间,可以说明,该巷道在初始的支护强度设计方面就存在不足,对地质变化和围岩压力的预测预判工作做的不到位,从而导致施工单位不得不采取紧急的加棚维护措施。
同时,施工区队在巷道支护已发生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加棚维修时,没有制定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区队管理人员对维修工作重视不够,既未向生产技术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及时汇报,又无区队管理人员跟班现场指导、指挥,只是凭借以往经验仓促上阵,致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巷道维修原则施工,在外段支架未彻底加固、退路不畅的情况下,在里段盲目施工,最终,外段支架被压断,李某在外撤途中摔倒,被棚梁和煤岩埋压致死。
再者,这也是一起典型的因工程质量低劣而引发的事故。
巷道在施工初期,就因区队生产管理、现场管理和质量验收不严、不细,导致工程质量低劣,部分支架背帮、刹顶不实,导致巷道因受相邻矿区采动影响,而发生片帮和围岩、支架破坏等隐患。
这提醒我们,在生产安全管理中,必须加强生产现场和工程质量管理,必须要加强科队管理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落实工作,及时消除各种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四、南桥煤矿“3.22”顶板事故现场示意图
南桥煤矿“5.4”顶板事故
1998年5月4日早班,采煤二队在14510工作面机头施工缺口,发生冒顶事故埋压两人,一人脱险一人死亡。
1998年5月4日,采煤二队早班班长王某带领李某某、冼某某施工14510工作面机头缺口。
他们三人进入工作面机头缺口做好准备工作,布置炮眼完毕。
这时工作面其他人员已经收工升井,按《作业规程》应该边放炮边维护顶板,但他们并没有按规程要求去做,而是将装好的炮一次性放完,并违章在大面积空顶下攉煤,由于空顶时间较长,顶板上一块长2米、宽1米、厚50-300毫米的石块突然冒落,将正在攉煤的李某某、冼某某当场埋压,经抢救冼某某脱险,李某某死亡。
空顶作业,发生冒顶事故。
(1)大面积(4.7×
2.00米)空顶,班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李某某、冼某某违章作业。
(2)盯面安监员南某擅离职守,工作责任心差,使现场失去监督管理。
(1)《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力,安全教育抓的不够,职工“安全第一”思想树立不牢。
(2)现场管理松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这起事故首先是在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施工的情况下发生的。
班长王某身为生产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应该知道三大规程中明确规定:
严禁空顶作业。
可是王某却为了提前完工,进行违章指挥,使李某和冼某在大面积空顶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导致冒顶伤人。
同时,《煤矿安全规程》第五条明确规定:
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而李某和冼某在接受违章指挥时,对自己应有的权利不明确,没有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由此说明,该矿在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抓的不严、不细、不全面。
这起事故发生在其他人员已经收工升井以后,即交接班这个特殊时段,作业人员心理慌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极易出现误操作和违章行为。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交接班期间以及其它特殊时段的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管理制度。
盯面安监员组织纪律性不强、素质差,在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不力。
在盯面范围内有人员作业时,安监员必须盯面在现场,对出现的任何隐患有督促整改、落实的责任,对出现的任何“三违”,有制止、处罚的权利。
而该盯面安监员提前离岗,使隐患和“三违”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遏制,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四、南桥煤矿“5.4”顶板事故现场示意图
潘北矿2009年“7·
8”冒顶事故
2009年7月8日中班,采煤三队在1121
(1)下顺槽(移变硐室处)发生一起冒顶事故。
7月8日中班,采煤三队在1121
(1)下顺槽向外移控制台及开关车等设备,17:
00左右,两辆电缆车拉出以后,准备继续将开关车拉出,但开关车上方的电缆由于顶板下沉被卡住,开关车拉不出来。
现场跟班人员安排打单体将卡住电缆处的顶板往上撑。
就在开关车准备拉出来时,开关车上方的顶板下沉并将车压住,且顶板下沉变形较明显。
此时现场跟班人员安排对巷道两头打挑棚加固。
约19:
00,发现巷道整体来劲,高帮掉顶,就安排及时撤人,过了十几分钟,开关车上方顶板冒落下来(约12×
4米)。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1)此段巷道受工作面回采超前压力的影响,顶板下沉,未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2)该处改棚未严格执行先架后拆的原则,挑棚未及时支护。
2、间接原因。
该处为双硐,巷道跨度大且为构造处。
三、防范措施
1、加强对锚网索支护巷道检查,发现有锚杆、锚索失效,顶板下沉坠肚等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2、1121
(1)工作面上、下风巷锚梁网支护段按每隔1.5米加一排挑棚,提高支护强度。
马村煤矿“5.22”顶板事故
1999年5月22日23时,采煤四队在113507高档普采工作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伤亡一人。
1999年5月22日,采煤四队四点班在113507高档普采工作面中巷向机头方向回采。
约23时,距中巷22.9米处移溜过程中,该班班长曹某某发现此处有长5米范围内没有打贴帮支柱,支护强度不够,当即安排职工补打贴邦柱,在支护过程中,煤壁区顶板突然来压下沉,造成该处(长5米、宽3米、高度1.0-1.5米)冒落,正在此处检查移溜子的验收员任某在向机尾撤退时,未及时跑出冒顶范围,被冒落的煤矸埋压。
事故发生后,班长曹某某带领本班工人进行抢救,23日零时20分将任某救出,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于23日1时35分死亡。
顶煤离层冒落,埋压致死任某。
(1)工作面地质构造比较复杂,裂隙比较发育,割煤后没有及时支设临时贴帮支柱,形成局部空顶,造成顶煤离层,导致突然来压发生冒顶。
(2)现场管理松懈,班长、质量验收员、安全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支柱迎山无力、初撑力低、无贴帮支柱、支护质量差等重大隐患没有及时督促整改。
(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特殊地段开采无针对性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这起事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发生冒顶的区域恰在工作面中部地质变化带,没有进行贴帮支护的地段,距离中巷22.9米,矿山压力较大,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加强支护。
可是,当班在生产过程中,竟然在该处5米范围未进行贴帮支护,形成局部长时间空顶,直到移溜时,方才发现隐患。
由此说明,现场人员的防患意识差、责任心不强,对空顶作业可能造成的恶果认识不足;
当班班长、验收员对工程质量、现场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不严、不细;
支护工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差。
2、该工作面在过中巷期间出现地质变化,无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无区队干部跟班,说明区队和管理科室对工作面出现的变化重视不够,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技术管理滞后。
3、劳动组织相对混乱。
在补打贴帮柱进行加强维护期间,验收员进入煤壁侧检查移溜情况,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劳动组织的相关规定。
4、事故预防和出现险情时的应急措施不力。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处在安全的地点,并清理好退路,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区域。
显然,当班验收员的行为不符合此项规定,致使在预防不力的情况下,撤退不及,被冒落的煤埋压致死。
四、马村煤矿“5.22”顶板事故现场示意图
某矿二合顶冒落伤人事故案例
1998年3月3日,XX矿采煤工区工人在位于16层煤XX采区最后一个工作面清理底煤,处在工作面从上向下87米位置的王XX被一块长1.3米,宽0.8米,厚0.2-0.5米的二合顶冒落砸在头部,经抢救无效死亡。
1、对16层煤顶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想麻痹,该打临时支柱未打,现场没有进行敲帮问顶。
2、现场管理不严不细,区队书记责任心差,在现场没有查出二合顶出现脱痕。
3、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人安全意识差,自保互保能力差。
1、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在区队内部开展好反思活动,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加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心、事业心教育,强化内部管理,进行大反思,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
朱家河煤矿“11.6”顶板事故
1999年11月6日凌晨2时21分,采一队11501工作面机尾5m处发生顶板事故,致一人伤亡。
11月6日零点班,采一队跟班副队长×
×
安排张某等三人在机尾茬作业,当机组在机尾割煤后,张某等三人进行移主梁,打贴帮支柱,移溜子时煤壁侧有浮煤,张某即进入煤墙侧清理浮煤。
2时21分,顶板突然来压,推倒支架,顶煤(长7.0m×
宽2.5m×
厚1.5m)随之跨落,将张某埋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顶板来压推倒支架,顶煤冒落将张某埋压致死。
2、主要原因:
(1)工作面煤层结构复杂,节理发育,顶板松软、破碎,难支护,且11501开切眼于1995年底形成,已放置4年,加之多处冒落,虽经处理,但顶板完整性被破坏。
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
(2)职工“违章作业”,操作不规范。
(3)隐患处理不及时,支护质量差,现场管理不到位。
(1)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不牢,“自保互保”意识差。
(2)没有严格执行业务保安制度。
(3)新工较多,技术素质差,施工组织不细致。
这起事故发生在朱家河煤矿刚刚试生产的第六天,在这起事故中,假如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够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
1、在初采前进行严格验收,及时了解巷道的围岩、支护等状况,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
2、加强对新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规范职工在现场的实际操作程序,并能够做到对周围顶板、支架、煤壁等情况的随时观察,发现顶板来压能够及时撤退。
3、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总体水平及安全意识,随时注意观察作业地点周围环境,发现顶板来压、煤壁片帮能够及时撤退作业人员。
白水煤矿“1.16”顶板事故
2002年1月16日4时,采一队17502机采工作面机尾发生冒顶事故,伤亡一人。
17502机采工作面后部,煤层走向倾角较大,实施仰采,由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