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6275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经典诵读经验交流材料汇总共9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这些老古的东西有什么用?

孩子能懂吗?

”而如今家长们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变化。

很多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水;

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

对长辈的礼貌也多了……家长们说,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教师们也反映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变得更加谦让、团结同学、尊重师长了。

二、诵读经典是健全儿童人格的有效方式。

 

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国学、诵读经典,能培养博大的人文精神。

多年的活动效果表明,实施国学经典的诵读后,我校的孩子表现出极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使命感,对于民族文化越来越感兴趣。

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诵读经典是儿童潜能开发的有效方式。

1、在小学低年段诵读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儿童识字量。

经过几年坚持不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发现经典教材在词汇方面是大量的,在语言内容方面是高度紧凑浓缩的,在文字的组合时,多用简练的短句,读起来有一种轻松有趣的音韵感。

低年段学生可以通过看书吟诵经典,不需要额外讲解,就能够自然学会生字,识字量明显增加。

2、国学经典诵读可以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的深度方面有显著性的提高。

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儿童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16岁是每个人的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读书没有难的概念,背书没有难的概念,记忆没有难的概念,并且在这个时期,只要读得遍数多,就自然记得住,只要记得住也就难遗忘;

以至读得遍数越多,就会记得越牢,他们的记忆力发展就会越好。

在这个黄金时期,诵读国学经典,对开发他们的记忆力和智慧潜能效果尤佳。

据统计,现在我校二至六年级学生能熟背《弟子规》占全校总人数41.5%;

三至六年级学生能熟背《三字经》占全校总人数53.7%;

四至六年级学生能熟背《千字文》占全校总人数64.7%;

五至六年级学生能熟背《声律启蒙》占全校总人数29.7%;

六年级学生能熟背《论语》占全校总人数69.2%。

经典诵读增强了学生学习母语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他们常常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而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

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通过传承经典,营造学校良好育人氛围,奠定学生成长的文化底蕴

为深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特色活动。

我们专门成立了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下设办公室,设立诵读专干,具体领导、策划、管理,认真务实地将国学教育落在实处。

我们秉承“大象无形、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将“润物无声,教化有情”作为核心理念,“厚学,笃行”作为学校价值观,充分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效果和厚积薄发、知行合一的儒家文化观念,使整个校园散发着浓郁的国学文化气息。

通过建设“生态园”这一素质教育平台,让广大师生在优美环境的环抱中,在盎然生机的鼓涌下,劳作、观察、体会和感悟,涤尘洗心。

不断升华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相融合的观念。

我们把国学诵读的范围延展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设计21幅喷绘国学文化展板,展示中国杰出诗人、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

走进校园漫步长廊,国学知识举目可见,传统文化弥漫周身,一壁一栏以无声的语言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内涵。

二、建立体系,选用教材,分层推进

我们将经典诵读活动设置成一项系统的文化课程,建立起经典诵读实施体系,制定了各学段的诵读目标:

低年级——接触经典、感受经典;

中年级——亲近经典、增强记忆;

高年级——丰富经典、提升素质。

对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篇目都是经过诵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一次次研讨确定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我们认为《三字经》、《弟子规》在教育理念上,以德为先、重礼仪;

在教育形式上,简明、概括、循序渐进,最适合低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够培养孩子温、良、恭、俭、让的品质。

《千字文》、《声律启蒙》、《论语》、《孝经》内涵丰富,涉及天文地理、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是对中高段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的好教材。

能够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强个体素养,符合我们制定的诵读目标。

六年来我们以这些精心选用的篇目为教材,坚持以学校领读为主体,以家庭助读为辅助。

通过博闻强记,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构建有效机制,促进国学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是促进国学教育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的重要思路。

一切管理机制都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播撒经典诵读的种子,共同欣赏品味书香的风景,共同收获国学内化的成果。

我们的做法是:

1、“读写”自律机制:

要求学生每天中午3:

30——3:

40(10分钟)诵读国学经典;

3:

40——3:

50(10分钟)练习中国硬笔书法。

同时要求教师坚持常年自主阅读,书写读书笔记,校领导每学期亲自检查2—3次并批语勉励。

2、“讲释”促进机制:

首先是不定期举办国学小讲堂,由资深语文教师解析国学名篇。

其次是利用每天10分钟的诵读时间,由班主任向学生视情讲解特定篇目的涵义和道理。

3、“考赛”竞争机制:

全校各班级每月进行一次诵读篇目的默写考试。

每学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竞赛,全面展示国学诵读成效。

学校实行诵读工作与班主任工作评价相结合。

把诵读工作纳入班级管理考核项目,学生诵读竞赛成绩成为班级考核重要的组成部分。

4、“奖评”激励机制:

每学期评比表彰一次“国学好少年”和“国学书香班级”,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5、“亲子共读”联合机制: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我们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经典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

也引导孩子与家长将所学的经典文化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去,映射并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性。

四、搭建展示平台,开展主题活动

在国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坚持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主题展示活动与拓展活动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国学主题活动有条不紊。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开展“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经典诵读主题汇报活动。

2、国学展示活动新意迭出。

为了发挥经典诵读活动的辐射影响力,积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展示风采。

2019年4月举行的“多读书,读好书”活动中,我校诵读展示活动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2019年在水区“文化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上,80名学生的精彩表演诠释了《论语》内涵。

不但赢得家长的阵阵掌声,还吸引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小主人报》的小记者们和学生的互动将诵读活动推向高潮。

至此,我校被全国经典诵读工作领导小组和全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联合命名为“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

为我校创建传统文化特色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国学拓展活动初现华彩。

为了将国学教育引向纵深发展,使国学教育升华为一种校园文化特色,学校还分阶段进行了陶艺、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粹的专题研究。

学校开设的陶艺特色课程使学生在玩陶、制陶、赏陶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快乐、提高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提高艺术修养,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学生多次参加全国中小学陶艺作品大赛,连创佳绩。

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中小学陶艺作品大赛,我校2名学生分获全国小学组一等奖、三等奖。

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陶艺现场比赛中,作品《达板城的姑娘》和《卖烤肉的小巴郎》以浓郁的新疆风格,分获小学组二三等奖。

武术是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文化瑰宝。

我们坚持在低段学生中开展武术训练,努力打造德武双修的武术人才。

经过不懈努力,在自治区第三届青少年武术大赛中,学校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多名同学分获拳术、棍术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开展经典诵读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总体把握——重在诵读,辅之以教,旨在积累。

经过思考,我们对诵读工作的总体把握是:

重在诵读,辅之以教,旨在积累。

小学生诵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国学经典文化的积累,绝对不能像讲解课文那样,试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把诵读的内容全部搞清楚、理解透彻,这样做既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诵读基本特性的。

诵读讲究的是“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讲究的是书声朗朗、快乐感悟、缓慢渗透、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慢火煨老汤”。

诵读的功能是积淀,先把经典积淀在孩子的心灵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孩子们会慢慢的感悟和吸收。

因此,孩子们对所诵读的篇目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是传统经典诵读过程中允许存在的现象。

另外,还要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

今天搞经典诵读,明天就希望孩子的读写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这既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从而影响诵读的积极性。

至于配合诵读的教育问题,主要是将国学经典中一些核心理念与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恰如其分地进行引导即可。

二、关于教育渗透——浸润心灵,引导言行,得体施教。

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研究,儒、道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释,彼此互补相融。

学校在组织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言行十分必要,但由于国学经典内容学生大多还不能理解,因此必须结合实际得体把握、有效引导。

一是用核心精神引导:

教师应把握儒、道家精神的核心内容,结合当今的教育要求,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言行举止。

如:

以儒家的仁、礼、孝、信等精神逐渐引导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

以道家清静、淡泊、和谐自然等精神不断滋养学生的心灵,排除忧虑烦恼,提高人格修养。

二是用千古名句感化:

国学经典中有大量的名句,或蕴含深刻的哲理、或寄寓传统的美德、或彰显母语的魅力,学生便于记忆并容易理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人行必有我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要求体验效仿,以此逐渐启迪孩子人生,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其语言文字能力。

三是用体验活动渗透:

结合诵读内容编排情景剧等展演节目,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表演中、体验中去理解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

我们认为,以国学经典内容教育学生,必须与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得体实施,切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三、关于教师诵读——率先垂范,提升素养,为人师表。

要开展好学生诵读活动,教师诵读必须先行,以不断掌握更多的国学经典内容,更要用国学的核心精神不断修养自身,体现良好的言行风范,为学生做出表率。

教师诵读不等于将学生诵读的内容先行备课,而是要把握国学的核心精神。

《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孝经》、《论语》这些学生学习的篇目,应当也成为教师必读内容,因为这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关系更为密切。

教师诵读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把讲座解读、自读自悟、组织研讨等形式有机结合,形成学习共同体。

在诵读的同时要自觉地感悟国学经典的深刻内涵,主动改善自己的言行,在学生面前展示良好的师德和文雅的语言,这是更为重要的教育行为。

四、关于内容扬弃——尊重经典,去粗取精,批判继承。

有的老师和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