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58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3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书.doc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基本情况

1.1自然情况

1.1.1地理位置

大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东临黄河与山西永济相望,南隔渭河与潼关、华阴、华县相邻,西与渭南、蒲城相连,北和澄城、合阳接壤,距西安市109公里,距渭南市56公里。

全县国土面积1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万公顷,辖18个镇,415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

1.1.2地形地貌

大荔县是平原农业大县,境内地形开阔平坦,结构相对简单。

地势北高南低,但起伏不大,海拔在329—524米之间,最大相对高差在20米左右。

地貌类型自北向南有黄土台塬区、平原区、风沙区、黄河滩区四大类型。

沙苑地区为陕西省境内最大的风蚀沙区,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重点生态治理区,而东部黄河滩地已经被列入陕西省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项目建设区地形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为平川地、黄河滩地、起伏荒沙地和平坦沙地,海拔350—380米之间,地下水位较高。

1.1.3气候

大荔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4℃。

一月平均气温-1.4℃,七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42.8℃,极端最低气温-16.2℃,≥10°积温4441℃。

年日照时数2385小时,年降水量514毫米,年蒸发量1098毫米。

50%以上集中在七至九月。

夏多暴雨,并有短暂大风,偶有冰雹。

六月和八月发生干旱的机会较多,晚春的干热风对作物也有影响。

平均旱霜始于十一月上旬,晚霜终于三月下旬,无霜期212天左右。

1.1.4植被

大荔县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自然植被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长期垦植耕种已被人工植被所替代。

项目区以人工植被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仅有少量的草本。

经济树种以红枣为主,有水枣、冬枣、苹果、梨、李、杏、桃等;农作物以小麦、棉花、油菜、花生、黄花菜等为主。

1.1.5土壤

大荔县分布有塿土、风沙土、褐土、潮土、盐土、淤土和红土共7个土类,12个亚类,21个土属,50个土种,占面积较大的土类有塿土、风沙土、褐土、淤土。

土壤值pH值7.5-8.5。

概括本县土壤特点是:

类型多样,土层深厚,水分条件稍差,呈微碱和偏碱。

项目区洛河以南土壤为典型的风沙土,土质疏松,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好,保水性及肥力均较差,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少,昼夜温差大。

通过改土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适宜红枣生长。

洛河以北土壤为塿土,土地肥沃。

1.1.6水资源

大荔县是黄河、渭河、洛河汇流地区,河道比较小,多曲流,河床不稳定。

黄河流经大荔县东部,长40公里;洛河横贯县境中部96公里;渭河为南部界河,流长80公里。

项目区年均降水量514毫米,其地下水资源丰富,水埋在10-50米,水质良好,单井涌水量20-80立方米/小时。

由于区内气温偏高,土壤蒸发量大、地下水埋藏深,水质良好,可满足基地灌溉用水需要。

项目区内水利设施比较齐全,地下水资源丰富,水埋10-50米,单井涌水量20-80立方米/小时。

由于区内气温偏高,土壤蒸发量大,宜于积水灌溉。

1.2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全县所辖18镇,415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县域面积17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万亩,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粮棉,盛产红枣、冬枣、黄花菜、西瓜和花生(1008),是全省典型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中,以红枣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名优瓜果菜的主要产区。

201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8.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工农业总产值20.3亿元,增长8.7%;财政收人8310万元,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人1666元,增长2.5%;人口自然增长率3.89%。

1.3基础设施情况

大荔县区位优势明显,北有西禹高速公路、西有渭清省道,南有西潼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

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县境内已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公路网络。

项目区穿越乡级公路,交通条件良好。

项目区内实现了村村通电话,电讯网络覆盖全区。

全县基本实现了县乡公路“油路化”,90%以上的村庄道路已水泥硬化。

公路里程310公里,公路客运量210万人,货运量95.5万吨。

总体而言,大荔县交通运输便利,经济信息畅通,为红枣经济林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县城设有电信局,乡镇设有邮电所,全县1万多门程控电话可以直拨全国各地,微机电子网络可以查询国内外信息。

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为信息交流、技术交流、人才交流、洽谈贸易、招商引资打开了方便之门,为项目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1.4资源状况

1.4.1土地资源

大荔县土地总面积210.7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2.7万亩,农业用地110万亩,其它用地58万亩,属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非林地中适宜发展栽植红枣经济林的主要分布于南部沙苑、东部黄河滩地和北部向渭北黄土台塬过渡地带,土地资源分布较广,本项目新建红枣园13000亩、低产园改造44000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园1个,现有土地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1.4.2红枣资源

大荔县为全国红枣主要产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红枣作为大荔县的支柱产业,被群众称之为“红枣一大宝”,在林特产品中是唯一产值超百万元的项目。

经调查,大荔县现有红枣林面积约42万亩(水枣22万亩、冬枣20万亩),其中低产红枣林面积约23万亩。

长期以来,红枣这一传统资源,在生产方式及管理上较为粗放、品种混杂、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而不稳、病虫害时有发生、经济效益不高、部分老枣林已失去经济价值。

通过本项目,将对原有低产红枣林实施综合性低产改造措施,使红枣质量和产量得到提高,使农民经济收入明显增加,并形成集中分布的优良红枣示范点。

1.4.3种苗资源

全县现有专用于红枣苗木繁育的苗圃地2000亩,年产2年生嫁接成品苗450万株以上;已建良种基地2000亩,年接穗供应能力150万根,完全能够满足示范基地建设新建用苗、改造接穗的用量。

1.5设计文件组成

(1)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

(2)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作业设计图;

(3)穴状整地平面图;

(4)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栽植配置模式图;

(5)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立地类型划分表(表1);

(6)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造林类型设计表(表2);

(7)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小班调查设计表(表12-表13);

(8)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各面积统计表、基地建设设计表、投资概算表(表3-表11)。

第二章指导思想、依据及原则

2.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基地规模化、投入多元化、经营集约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立足资源优势,以基地建设为核心,以科技支撑为动力,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服务组织为载体,坚持示范带动、规模经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项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条的构筑,形成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红枣产业示范基地,实施名牌和龙头带动战略,打造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红枣名牌产品,提高红枣产业化发展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设计依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林业厅关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陕政办发【2006】75号);

(2)《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七大工程促进农民增收规划纲要(2008-2012)的通知》(陕政发【2009】1号);

(3)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陕林发【2012】243号)文件;

(4)渭南市林业局、渭南市财政局《关于厅下达2012年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计划的通知》(渭林发【2012】92号)文件;

(5)《陕西省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陕林发【2006】189号);

(6)《名优特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LY/T1557-2000);

(7)其他相关技术规程、规范资料。

2.3设计原则

(1)坚持科技先导与标准化原则。

以科技为支撑,使用优良品种,实施品种化栽培,坚持高起点、标准化建园,规范化管理。

(2)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原则。

新建冬枣示范园、改造低产低效林,淘汰劣质品种园,建设标准化示范园,加大力度新建一批优质丰产红枣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3)坚持规模化与效益优先原则。

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产值。

(4)坚持国家支持与农户自愿的原则。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积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把发展优质红枣经济林变为自觉行动,尊重农户意愿,不强迫命令,发挥农民的创新创造能力。

(5)坚持全面规划,重点扶持,辐射带动,注重实效的原则。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扶持,辐射带动,形成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的地方优势特色产业。

(6)坚持基地连农户,市场带基地的原则。

实行点面结合,共同发展,形成基地服务于农户,立足于市场。

2.4项目建设目标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是以发展红枣产业为目的,以培育红枣经济林基地为内容的林业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达到下列目标:

(1)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建立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的优势特色示范基地,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品,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2)将基地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基地、新型管理示范基地和兴民富民的示范基地。

(3)项目建成后,项目区人均枣产业收入增加450元,产生经济效益9000余万元。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布局

3.1项目选址

3.1.1选址的原则

----选择地势平坦,同时相对集中连片,并与原有红枣园有机结合,能形成规模,易于集约化经营的地块;

----选择群众积极性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下,能把发展红枣经济林项目建设变为自觉行动的村户地块;

----选择能依靠科学技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的红枣产业基地的村户地块;

----选择能够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实行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的村户地块。

3.1.2项目建设的地点及范围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及大荔县自然条件,结合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管理的需要,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总体布局在6个镇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20个行政村;项目建设总面积55000亩,其中新建经济林13000亩,涉及安仁、韦林、苏村、下寨等4个镇7个行政村。

低产林改造44000亩,涉及许庄、安仁、官池、羌白、下寨等5个镇11个行政村。

3.2项目布局

新建红枣经济林基地13000亩,涉及安仁镇步一村、下鲁村;韦林镇西池村;苏村镇沙南村、溢渡村、槐园村;下寨镇龙池村共4个镇7个行政村。

低产林改造44000亩,涉及许庄镇周家村;安仁镇红星村、通润村、安一村、安二村;官池镇北丁村、中草村;羌白镇八鱼村;下寨镇张家村、新兴村、沙洼村共5个镇11个行政村。

第四章经济林基地建设设计

4.1建设范围

大荔县红枣经济林基地建设分别选择在许庄镇、安仁镇、官池镇、苏村镇、下寨镇共7个镇,18个行政村,16560个农户。

其中:

新建红枣经济林基地10000亩,涉及安仁镇步一村、下鲁村;韦林镇西池村;苏村镇沙南村、溢渡村、槐园村;下寨镇龙池村共4个镇7个行政村,3446个农户。

改造低产林35000亩,涉及许庄镇周家村;安仁镇红星村、通润村、安一村、安二村;官池镇北丁村、中草村;羌白镇八鱼村;下寨镇张家村、新兴村、沙洼村共5个镇11个行政村,13114个农户。

4.2建设规模

大荔县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项目总面积45000亩,其中新建红枣干杂果经济林基地10000亩,占总面积的22.2%;改造低效低产红枣园35000亩,占总面积的7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