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531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院:

乌兰察布市电大

专业:

社会工作

班级:

乌兰察布市社会工作专科一班

指导教师:

白吉玮

二〇一六年四月

摘要

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力流向了城市,受制于现实条件,他们只得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从而产生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性格上的缺陷、心理上的障碍、认知行为上的偏差、人际交往上的偏移等。

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即通过农村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组建,通过从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沟通、依托中心学校强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动员农村社区现有的正式与非正式组织社会支持资源探索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帮助留守儿童走出情感空白地带,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社会工作

Abstract

Withtheprocessofurbanization,industrialization,moreandmoreruralyounglaborflowthecity,issubjecttothepracticalcondition,theyhadtogiveyoungchildrenentrustedtotheirparentsorrelatives,thusproduceofleft-behindchildrenpsychologyisthefocusofthesociety.Ruralleft-behindchildrenmentalproblemsofthespecificperformanceincludingpersonalityflaws,psychologicalbarriers,cognitivebehavioraldeviation,thelackof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etc.Thisarticleattemptsfromthepointofviewofsocialwork,socialworkerstoruralprofessionalgrouporganization,left-behindchildrenandtheirparents'

casecommunication,relyingonstrengtheningeducationmonitoringcenterschoolsystemconstruction,mobilizationintheruralcommunityexistingformalandinformalorganizationsocialsupportresourcesexplorationtosolvetheseproblems,helpleft-behindchildrenoutofemotionalblankzone,healthygrowth.

Keywords:

left-behindchildren;

Psychologicalproblems;

Socialwork

目录

引言5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具体表现6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6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6

1、性格上的缺陷6

2、心理上的障碍7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7

4、人际交往上的缺失7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8

(一)家庭教育的缺陷8

(二)学校教育管理的缺陷9

(三)社会环境的缺陷9

三、试探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9

(一)农村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组建10

(二)做好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沟通工作10

(三)依托中心学校强化教育监护体系建设11

(四)动员农村社区现有的社会支持资源11

四、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实困境与展望12

参考文献14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使得我国现有流动人口已经过亿。

然而,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农民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顾,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和子女分割两地的局面。

于是,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由此诞生了。

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中的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直接的亲情关怀和家庭教育,得不到心理上和情感的满足,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无法享受与同龄人相同的花季、雨季。

如何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已引起了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自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任务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这一切都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建立并推进现代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领域,既是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迫切需要,又是现代社会工作的重要使命之一。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具体表现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劳动力不断由农村涌入城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如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将最终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据中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

而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

由于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儿童在家庭教育、思想道德尤其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

根据全国妇联的关于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报告显示,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60%—70%以上的父母在外省打工。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一年才能见上父母一面,父母基本上是年终的时候回来,过完春节又匆匆离开,在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

孩子与父母沟通的唯一方式便是几个月一次的电话联系。

长时间的隔代监管或单亲监管,甚至是他人监管、无人监管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心与呵护,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从而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

这就导致大部分孩子严重的亲情缺失,并常有被遗弃的感觉,也不愿意同外界进行接触。

长此以往,孩子就出现了任性、孤僻、冷漠和抑郁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直接表现在孩子的各种行为上。

由此可见,亲情缺失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在心理方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1、性格上的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对于每一对夫妇来说,一方面要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教育条件和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也应给予子女亲情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使其在情感、道德、行为、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

但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活动很难向外倾诉,而留守儿童在农村主要是爷爷奶奶和亲戚抚养,因为考虑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等过分溺爱孩子,一般都是为孩子做好一切,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长了孩子容易形成胆小、内向或者任性自私,性情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而且,儿童大都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由于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感觉没有依靠和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这类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等现象。

2、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家庭温暖的环境中,儿童从小就在心理播下爱的种子。

而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留守儿童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孩子们应有的那种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爱抚。

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

数据分析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当中有较严重的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

脾气暴躁、焦虑自闭、自暴自弃、消极自卑,做事无恒心,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等。

而人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如果不及时引导与排除,就会形成心理疾病。

而心理上患有疾病的人很容易干出违反伦理道德与国家法律的事,给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心理上的障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对其将来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因受人之托,往往把留守孩的“平安”作为第一要务。

但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情绪化。

而且孩子有疑问时都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

一些留守儿童无人教管或家庭教育不严,无视学校规章制度,纪律松懈、行为散漫,经常说谎、旷课、逃学、迷恋网吧,游戏室、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造成认知行为上存在偏差。

4、人际交往上的缺失

人际交往障碍是在留守儿童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留守儿童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不乐于交往,既不与家长(多数为隔代抚养人,如爷爷奶奶、姥姥、亲戚等)交往,也不与师生交流,处于孤独、失落的状态。

部分孩子在父母双方外出后有一种严重的失落心理,在一段时间里不爱交谈、不愿和别人交往。

性格抑郁,再则,即使有隔代监护或代理监护,这些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但终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有心事无处说,只能用自己幼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这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

没有父母的关爱,他们自惭形秽,怕被别人看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

把自己严实地封闭起来,甘心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这样,交往问题就导致其它心理问题,内向一些的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留守儿童群体正处于弗洛伊德认为的个体人格受其家庭、社会等成长环境影响深远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特别容易受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影响,而积极关注和引导将有利于儿童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形成。

而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使这些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的儿童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因而在教育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

从而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上都偏离成长发育的轨道,对儿童今后的认识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突出而不容忽视。

由于我国国情复杂,各地农村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但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陷

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某种先入为主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影响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