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37323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篁岭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

18、天街食府介绍…………………………………………………………16

19、晒秋景观………………………………………………………………17

20、摄影吧…………………………………………………………………17

21、树和堂…………………………………………………………………18

22、许村文化站•怡心堂……………………………………………………19

23、香榧树…………………………………………………………………20

24、五桂堂…………………………………………………………………20

25、慎德堂…………………………………………………………………21

26、忠延井…………………………………………………………………24

27、天街……………………………………………………………………24

28、众屋•绣楼………………………………………………………………25

29、茶禅一味•京卫府………………………………………………………26

30、竹虚厅…………………………………………………………………27

31、客馆……………………………………………………………………28

32、竹山书院………………………………………………………………28

33、曹氏祠堂………………………………………………………………29

34、宗祠钱广场……………………………………………………………29

35、结束语…………………………………………………………………29

[篁岭导游词](全版)

晒秋人家——篁岭

[游客接待中心·

欢迎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梯云村落·

晒秋人家”。

我是导游员×

×

,你们就叫我小×

吧。

今天我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导游,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作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典型特征。

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板块:

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

二是“云中漫步”,彰显大跨度索桥、溜索、高空热气球对胆量的历练;

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

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我相信每位朋友都一定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我们现在就出发,开始我们的快乐之旅吧!

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有秩序地上缆车。

在观赏景色的同时,更要注意安全哦!

[缆车上]

我们现在乘坐的缆车,是婺源第一条旅游观光索道。

索道全长960米,落差195米,空中运行16分钟。

乘坐篁岭观光索道是一次高空揽胜的体验过程。

坐在缆车上,田园风光就全都展现在我们眼底了。

马路边篁岭新村,那整整齐齐的一排排新房,是篁岭人今天幸福、安乐的家。

篁岭人他们自己深有感触地说:

这是景区为他们安置的新家,这在5年前连做梦也想不到啊!

眺望整片田塬,稻田一块接着一块,就像一块硕大无边的调色板。

由于农民兄弟在这儿的辛勤劳作,整片田塬“春夏秋冬景不同,一年四季各精彩”。

[观光索道出口]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

修篁遍岭,就有了篁岭的雅名。

“篁”,是指修长的竹子。

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苦竹、斑竹、观音竹等。

可以说,篁竹,曾经是篁岭最显著的特色,在我们景区随处可见。

我们先来看看这《导览图》,了解一下整个景区的大概情况,景点的具体分布,游览的基本顺序,做到“心中有数”吧。

接下来我们就跨入二十四节气长廊,进入篁岭的第一篇章,以大地艺术的农耕文化为主题。

二十四节气长廊全长700米,分别用春和楼、夏耘亭、秋实亭、冬蕴坊作为一年四季的节点标志。

[二十四节气长廊]

[春和楼]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春和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属于徽州传统的五凤楼建筑格式。

“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形制,明清时期被徽州人广泛用于祠堂门楼的建造,寄寓了宗族“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

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这样的牌楼到处都有。

它的功用是方便过往行人歇息,遮风避雨。

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春和楼,沾沾灵气吧。

婺源人到了“立春”,才开始进入辛勤的劳作期。

“立春天气暖,雨水送肥晚。

”“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这些都是婺源人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农谚。

这两边的文化墙就形象地展示了婺源农家辛勤劳作的场景。

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婺源最美的季节,当然也是篁岭最美的季节。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朱文公就曾经写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样赞美春天的诗。

朱文公两次回婺源来省[xǐng]亲扫墓,也都是选在春季。

朱文公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并列的两座文化高山,康熙皇帝就曾赞誉说:

“孔子万世师表,文公百代经师。

为了烘托氛围,景区精心打造了四季花海。

春天种的是油菜花、萝卜花、二月兰,夏天种的是醉蝶花、紫罗兰、紫薇,秋天种的是金光菊、万寿菊,冬天种的是三角梅。

愿每个游客都能成为“护花使者”,而不是“采花大盗”哦!

春和楼与夏耘亭之间有一段比较长的路程,利用这个空当,我来简要介绍一下篁岭村的历史,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我们也来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吧。

道光版《婺源县志·

山川》记载说:

“此地古名篁里。

篁岭山,县东九十里,高百仞。

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

”又说:

“篁岭村,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

篁岭是个曹氏聚居的古村落。

它的开基祖是徽州曹氏第18世孙曹文侃。

说起来还是个有趣的故事呢。

大明宣德年间的某个秋日,婺源上晓鳙曹文侃,赶着牛来到篁岭野山坡上翻土地种油菜。

傍晚收工时,那牛赖着不肯走了,怎么打都不走。

百计无施之下,曹文侃就对那牛说:

“牲畜啊,你是看中了这地方吗?

那好,咱们来打个赌,赌两个条件:

一是我把你系[jì

]在这里,再在你脚边放一把稻草,直到明天早上你都不许吃一根;

二是我在附近烧一堆稻草,到明天早上还要有明火。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能实现,我就把全家都搬到这里来。

”曹文侃说完,就系了牛,烧了稻草,灰头土脸地回上晓鳙去了。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篁岭一看,那牛果真没有吃一根稻草;

那堆烧灰的稻草呢,还隐隐地冒着青烟哪。

曹文侃又哭又笑,跪下来对着苍天拜了三拜,说:

“这是天意啊。

天命不可违。

”过了几天,他就真的把一家老小都搬迁到篁岭来了。

曹文侃因此成为篁岭村的开基祖,也就是始迁祖。

曹文侃生有三个儿子:

元吉、元清、元昌,然后子孙繁衍,成为篁岭的曹氏宗族,被列入新安名族,一直绵延兴旺到今天。

我们景区非常注重打造主题花园,一年四季都不同。

现在我们看到路边的花园,就是月季园。

当然,不同的主题花园,遍布整个景区。

爱花的朋友不妨随处留意。

[夏耘亭]

前面那个白色的亭子叫“夏耘亭”,顾名思义,就是夏季耕耘的意思。

夏耘亭构造属于徽州路亭。

路亭,在古徽州地区比比皆是,有“五里一桥,十里一亭”之说。

这些路亭,有的跨路而建,有的倚路而筑。

其功用是供人休息、饮水、避雨、烘烤食物等。

行善者常在亭里摆放茶水,供行人饮用。

与路亭作用相仿的,还有岭亭、桥亭。

此外还有村口亭,它既有路亭的价值,又是古时亲人迎送、妻儿惜别的地方,还是村口的重要景观呢。

我们这座夏耘亭跨路而建,外立面敞空,就兼有观景的功能。

当然,婺源的路亭故事很多,最感动人的还是浙岭上的堆婆冢。

那位方婆的故事,让多少人懂得了“乃知一饮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的道理,学会了奉献和感恩啊。

夏季是火热的,婺源大地一派繁忙景致,要除草施肥、种瓜种豆、收早种晚。

篁岭的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夜晚需盖被而卧,颇有“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意境。

两旁文化墙上就是婺源夏季劳作场景的形象呈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认真观赏观赏。

节气地刻依然在您脚下,而两旁的花卉树木已变成了栀子花、紫薇、美人蕉等。

[秋实亭]

眼前的这座亭子是一座四角观景亭,叫秋实亭,取春华秋实之意,也属于徽州古亭,供游人尽览美景、骋目抒怀和休息。

徽州古亭大致可分为景观亭、路亭、纪念亭、观景亭和碑亭等五类,而许多亭的功能兼而有之。

左手边文化墙上是秋季劳作场景的介绍。

“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是彩色的世界,田里的稻谷熟了,婺源的乡村田野是金黄的稻海;

山上的枫叶红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火红。

再加上绿树、红花,婺源的秋天就像无边的调色板,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婺源观赏红枫的最佳地点有两个:

一个是石城,另一个就是我们篁岭。

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

尤其在地无三尺平的篁岭,一家一家的晒台上,大竹盘里晒着红艳欲滴的辣椒,金黄的南瓜和大豆,青翠的箬叶,那就是“篁岭晒秋”的经典画面啊!

每到秋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摄影家都会云集在篁岭,或者画画,或者摄影,或者拍摄电视剧、拍微电影。

老老少少的艺术家们,通过篁岭来成就他们人生追求的美好梦想。

路两旁的文化墙上依旧是秋季劳作场景,而花卉植物则成了桂花、山茶花、野菊花。

游步道边的这些油茶树,是篁岭村民长期种植的传统经济作物,我们当地叫“柽籽”。

柽籽油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用油,有降血脂、降血压、保肝利胆等功效,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这里的村民世代都用柽籽油炒菜吃饭,于是一个个都健康长寿。

山下源口的那个小村叫坞口,因为它位于晓鳙源的出口,就叫了这个名。

[冬蕴坊](篁岭牌坊)

冬蕴坊,取冬藏之意。

它也是篁岭的入村牌坊。

牌坊、民居与祠堂,并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古代人一生最高的追求。

借用牌坊作为冬季的节点标志,并成为篁岭村的门头,寓意深远。

牌坊上的“圣旨”二字,是曹氏旺族在朝为官的彰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寓意奥妙无穷。

“蕴”字和“藏”字,字义相近,但又有明显区别。

蕴,正是为来年春明勃发,积蓄着巨大的力量呢!

左手边文化墙上是冬季生活场景介绍。

冬季是婺源人的“休闲季”,在一些偏远乡村里,人们过着“脚踩一盆火,手捧苞芦果,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日子。

冬季又是婺源最热闹的季节:

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必然回来与亲人团聚,过大年,走亲朋,舞龙灯,出抬阁,闹元宵……可以说,冬季又是婺源的“欢乐季”,民俗活动和乡村饮食文化成了主角。

人们要在自酿的农家米酒中、走街串巷的火龙舞动的弧线中,聊慰终岁的辛劳。

总之,婺源一年四季都很美,篁岭天天都有贵客到。

——你们就是篁岭的贵客呗!

[水口林]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篁岭村的。

所谓水口,是指水源出村之口。

古徽州村落,都特别重视水口文化。

徽州人普遍认为:

水口出口一定要小,还必须密密地种上树木,这样才能达到“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