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3157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初级考试实务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服务对象希望获得什么;

希望产生什么结果;

希望改变什么。

B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服务对象对自己、对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期望,社会工作者对自己、对服务对象的角色期望;

对比并找出双方各自想法差异和距离;

协商并达成一致的看法。

C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D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E达成初步协议(书面或者口头)

F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

转介其他服务;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2.3面谈的技巧

A主动介绍自己:

姓名;

在机构负责什么工作;

个人的专长;

为服务对象提供协助的目的;

将怎样提供服务。

B沟通:

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

有意识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治疗性沟通(提供支持;

减轻服务对象因求助带来的内心焦虑;

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自己问题的正确想法;

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的行动)

C倾听(基本技巧):

传达对服务对象的专注;

不仅为了了解情况,也为了建立专业关系;

不仅要听,还要参与互动,给予适当的回应。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3.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A个人资料:

籍贯;

年龄;

性别;

教育程度;

婚姻状况;

职业;

收入状况;

B身体情况:

有无残疾;

遗传病;

长期慢性疾病;

目前的生理状况

C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

智力水平;

认知能力;

个性特点;

自我概念;

情感及行为方式

D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人际关系状况;

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

成长背景;

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3.2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A询问(最基本的工具):

会谈;

角色扮演;

问卷

B咨询

C观察

D利用已有资料

E问卷调查

4、做接案会谈记录

A首页

B知情同意

C第一次个案会谈记录及总结

D基本印象

E自述问题

F与家人关系

G发现的问题

H会谈中对问题的处理和工作方法

(二)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所需要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1、预估:

依据既定情境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

2、预估的目的:

在于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问题。

3、预估的任务

A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背景资料;

所处的环境,与服务对象生活有关的重要系统资料;

问题的发生与持续的时间;

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努力,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等。

B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认识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

C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D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E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二)预估的基本步骤与过程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A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

B描述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C描述服务对象的处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系统的情况

D探究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

E描述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

F描述并鉴定服务对象的资源状况:

动机强度;

学习的能力;

有形的资源(金钱)和时间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A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B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C决定介入的策略

D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象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包括同事、同学、亲友、社区及其他资源体系)的预估。

三、计划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1、目的及目标

A目的(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

实现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就能达到总体的目的。

B目标(具体的工作指标):

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目标时,可分为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A关注的问题:

介入工作要加以处理、加以改善的服务社会功能的问题。

B关注的对象:

介入行动要改变的人和系统,包括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3、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A介入方法:

可以采用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

B介入行动:

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二)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让服务对象参与计划的制订。

2、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3、详细和具体

4、计划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三)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

1.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可以通过征询服务对象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来确认问题。

1.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可以通过解释来让服务对象了解设定目标的意义

1.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A筛选目标:

可以与服务对象一起将可能的目标写出来,然后与服务对象逐个对目标进行筛选。

B定义目标:

在目标筛选出来后将目标界定清楚,以具体、可操作的指标定义目标,以利目标的执行。

1.4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1.5目标要可测量、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1.6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可以与服务对象进行讨论,帮助他们思考目标的可行性和利弊。

1.7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

1.1选择介入系统

1.2选择介入行动

A危机干预

B资源整合

C经济援助

D安置服务

四、介入

(一)介入的分类

1、含义: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2、介入的分类

A直接介入:

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针对个人、家庭和小群体采取的直接行动。

B间接介入:

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以致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

C综合介入:

增强个人的生活适应能力;

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包括环境的改变和政策的倡导与实施。

(二)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五、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

1、定义:

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构、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2、评估的目的

A考查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B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C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D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3、评估的类型

A过程评估:

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包括社会工作介入进行中的评估。

B结果评估:

工作完成的最终成果

(二)评估的方法

1、收集评估资料的方法

A利用档案记录进行评估

B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C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基线测量评估

2.1基线测量的定义:

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2.2应用范围:

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2.3操作程序

A建立基线:

确定介入的目标;

选择测量工具;

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

B进行介入期测量

C分析和比较

3、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A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B差别影响评分

(三)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六、结案

(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

2、巩固已有改变

A回顾工作过程

B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C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4、撰写结案记录

(二)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1、结案的类型

A目标实现的结案

B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C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D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2、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3、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A否认——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

B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以此拖延结案的到来

C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

D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

E愤怒——表现为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批判、攻击和挑战其他人

F讨价还价——寻找理由拖延服务期限,有时还表现出倒退行为,很多已经解决的问题重又出现等。

G忧郁——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对结束关系充满焦虑

4、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A在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B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的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C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服务对象要学会自立,给服务对象以心理支持,告诉他们有需要时社会工作者将继续提供协助。

D社会工作者也要估计一些可能会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

E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分享各自的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5、结案与跟进服务

A跟进服务的意义

B跟进服务的实施方法:

电话跟进;

个别会面;

集体会面;

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社会工作概述

(一)儿童的概念与界定

1、概念:

一般意义上指未成年的人类

A生理年龄:

联合国界定为18岁,我国界定为14岁

B心智年龄:

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心智年龄和生理年龄会产生明显的差异。

2、儿童的特点

2.1生理特点

A成长性:

儿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肌肉骨骼组织等也处于成长之中

B基础性:

儿童的成长为其今后的成年打下基础

2.2心理特点

A发展性:

儿童的心理与其生理一样处于发展期

B依恋性:

儿童对其抚养者的依恋,不仅基于情感上的需要,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应

C可塑性:

儿童的心理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

2.3行为特点

A探索性:

认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其很多行为,变现出探索的性质

B模仿性:

整个儿童阶段都是人的学习期,儿童在行为上,也经常会去重复他所看到的别人的行为

(二)儿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

2、爱的需要

3、学习的需要

4、游戏的需要:

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

5、社会化的需要

6、被保护的需要

(三)儿童的成长与面临的问题

1、婴儿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