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同步检测题4Word格式.docx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同步检测题4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同步检测题4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紫外线D.X射线
答案:
1.C 2.A 3.A
解析:
图中显示作物含水量不同,同一波段的反射率有较大差异,即作物不同含水量下的电磁波特征有较大差异,因而遥感图片影像也会不同,所以,可通过遥感技术来分析玉米缺水状况;
图中显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波长范围介于0.75~1.4微米之间,而该波段刚好为红外线波段范围。
4.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
C.洪峰流量D.植物病虫害程度
C
应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物的空间分布信息,进而推理出事物的动态发展趋势,如森林火灾的监控和面积测算、土地干旱面积和干旱程度、植物病虫害的面积分布和受灾程度等都可以通过遥感图像中的覆盖面和颜色来区别;
应用遥感技术可以测知洪峰的位置,却不能得出洪峰流量。
(2018·
浙江嘉兴测试)下图为“2018年6月18日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的油膜范围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若对油膜进行监测,最快捷的方法是采用( )
A.RS技术B.GPS技术
C.GIS技术D.数字地球
6.图中油膜覆盖面积约为( )
A.5000km2B.10000km2
C.20000km2D.40000km2
5.A 6.C
第5题,对油膜进行监测,最快捷的方法是采用RS技术。
第6题,据图中比例尺,可估算图中油膜覆盖面积约为20000平方千米。
7.遥感技术可为开发、保护海洋提供支持,下列内容适合运用遥感技术的是( )
①海上冰山漂流监测 ②海上石油污染监测 ③近海赤潮灾害监测 ④海岸港口工程规划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②③
赤潮发生时海水电磁波特性发生变化,传感器可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港口规划的水文、地质资料获取可利用遥感技术。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
下图显示了“几种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回答8~9题。
8.上图地物,对各波段反射率都很低的是( )
A.松林B.草地
C.泥浆D.红砂岩
9.如果要对大兴安岭居中南段的林草分布进行遥感普查,则传感器最好调至哪个波段( )
A.0.4~0.5B.0.5~0.7
C.0.8~0.9D.1.0~1.2
8.C 9.C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泥浆在整个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很低;
红砂岩在可见光的大部分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它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低于松林和草地;
在近红外波段有较高反射率的是草地和松林。
第9题,在图中找到松林和草地反射率都高的波段,在反射率高的波段传感器容易记录。
10.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技术也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
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RS)( )
①预估油菜籽产量
②监测油菜长势
③监测油菜开花日期
④估算油菜籽产值
⑤预测油菜籽的市场需求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③⑤D.②③④
B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油菜的开花日期和油菜的长势,从而可以预估油菜籽的产量;
但遥感技术不能监测油菜籽的单价,故它不能估算油菜籽的产值,同时也无法估算市场的需求。
2018年11月5日凌晨2时3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二颗“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
目前,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已进入立项阶段,并有望于2018年前后发射首颗卫星。
据此回答11~12题。
11.气象卫星发回的卫星云图主要运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B.卫星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D.数字地球虚拟技术
12.对寒潮、台风、暴雨、洪涝等进行监测,是提高气象预报准确度、减少气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上形成的台风的监测,分析多幅卫星的云层图片,可以获得( )
①台风中心的位置
②台风的强度和速度
③台风所造成的降水范围
④台风的移动方向
⑤台风的登陆地区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B 12.D
第11题,气象云图是利用遥感卫星取得的气象数据得出的。
第12题,从气象卫星云图上可以看出任何地方的天气状况,监测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这为实时天气预报提供了依据。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下图)”。
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13~14题。
13.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B.绿波段
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
14.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升高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棉花随着植株增高、叶片增多,叶面面积系数增大,覆盖率增大,反射率逐渐降低
13.D 14.B
第13题,由图可知,棉花与其他作物在第4波段即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别最大,容易区分。
第14题,9月份棉花与其他作物在各波段的反射率差别大于6月份,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9月份棉花盛絮期1~3波段的反射率降低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升高。
叶面面积越大,反射率越大。
15.(2018·
天门模拟)利用“嫦娥二号”月球卫星,探测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这是( )
A.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B.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领域的应用
C.全球定位系统在野外测绘领域的应用
D.“数字月球”在环境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为矿产资源调查提供重要依据与线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2018·
佛山模拟)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与群落结构等。
材料二 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
(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_______特征,并由此区分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
(1)光谱 植被类型
(2)①监测范围大;
②获取信息速度快;
③实施动态监测等优点。
17.读下列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
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紧急启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片。
专家们对航片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具有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
把这些图像传递到抗灾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订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
之后,航空遥感飞机还成为监测堰塞湖次生灾害威胁的“天眼”。
材料二 下面两张图片分别是2018年和2018年5月14日卫星对汶川地区拍摄的遥感影像。
(1)遥感在监测地震灾害时能够(双选)( )
A.分析地震发生的原因
B.监测震灾的动态
C.为救灾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灾害的发生
(2)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发生了哪些次生灾害?
(3)结合材料分析,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在抗灾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C
(2)地震后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3)对灾情进行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 对灾情作出快速评价,指导救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