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培训PPT文档格式.pptx
《多重耐药菌培训PPT文档格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培训PPT文档格式.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管理规范性差、观念陈旧,院感防控措施未落实。
病房环境欠清洁病房环境欠清洁高风险隔离措施不规范等。
高风险隔离措施不规范等。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多重耐药(MDP):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湖三类以上抗菌药):
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全耐药(全耐药(PDR):
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耐药的细菌。
):
广泛耐药(广泛耐药(XDR):
除):
除1-2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类抗菌药物(主要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素)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不敏感。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害极大多重耐药菌感染危害极大病死率增加病死率增加医疗花费增加医疗花费增加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传染病样管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病学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1、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3、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4、污染的环境、设备、污染的环境、设备5、工作人员的手、工作人员的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空气、飞沫、接触多重耐药菌易感人群(危险因素):
多重耐药菌易感人群(危险因素):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及老年人3、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6、住院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7、手术时间长者、手术时间长者8、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卫生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20112011年年11月月1717日印发通知关于日印发通知关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卫办医政发【20112011】55号号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多重耐药菌的报告制度和处置流程院发【院发【2017】49号号一、报告制度一、报告制度1、检验科细菌室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株,应立即电话通知送检科室、检验科细菌室检测出多重耐药菌株,应立即电话通知送检科室、院感疾控科和药剂科,并在发出的报告单上标注院感疾控科和药剂科,并在发出的报告单上标注“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提示。
提示。
2、院感疾控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到送检科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院感疾控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到送检科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指导科室做好接触隔离和预防控制措施。
3、药剂科接到报告后,安排临床药师到送检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使用、药剂科接到报告后,安排临床药师到送检科室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的调查,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二、处置流程二、处置流程1、临床科室接到、临床科室接到“多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的报告后,立即向科主任及护的报告后,立即向科主任及护士长报告,开隔离医嘱,士长报告,开隔离医嘱,24小时内填报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卡,小时内填报多重耐药菌感染报告卡,若为院内感染还要填报院内感染报告表,并电话通知院感疾控科。
若为院内感染还要填报院内感染报告表,并电话通知院感疾控科。
科主任及护士长要向全科医护人员通报,做到人人知晓。
2、护理组在接收隔离医嘱后,立即按照多重耐药菌隔离制度和、护理组在接收隔离医嘱后,立即按照多重耐药菌隔离制度和措施对病人实施接触隔离,并在措施对病人实施接触隔离,并在48小时内完成科内院感管理小时内完成科内院感管理自查记录。
自查记录。
3、感染耐药菌株的病人如出科进行检查、感染耐药菌株的病人如出科进行检查/转科等,通知相关科室,转科等,通知相关科室,转科记录、转科交接单有相关记录。
如需外出应有专人护送外出,转科记录、转科交接单有相关记录。
如需外出应有专人护送外出,无护送人员时佩戴隔离标识牌,并告知转运中的隔离措施,必要无护送人员时佩戴隔离标识牌,并告知转运中的隔离措施,必要时包扎或覆盖被病原体感染的部位。
时包扎或覆盖被病原体感染的部位。
4、院感疾控科定期督导检查,科室及时跟踪改进(一周内),反馈、院感疾控科定期督导检查,科室及时跟踪改进(一周内),反馈表一式两份存于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表一式两份存于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5、病人标本复查、病人标本复查3次阴性、出院次阴性、出院/、死亡,方可解除隔离。
院感疾控、死亡,方可解除隔离。
院感疾控科和临床科室做好相关记录。
科和临床科室做好相关记录。
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制度及预警机制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制度及预警机制院发【院发【2017】48号号一、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一、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产超广谱-内酰胺酶(内酰胺酶(ESBLs)细菌)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等。
等。
二、严密监测高危人群,提高送检率二、严密监测高危人群,提高送检率11、各临床科室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意识,加强对从其他医、各临床科室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意识,加强对从其他医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院转入者及易感者的检查,尤其是对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免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疫力低下患者、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如气切患者如气切患者)、住院时间长及近、住院时间长及近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期使用广谱、高档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等高危人群要严密监测。
2、各临床科室要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做到应检尽检。
送、各临床科室要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做到应检尽检。
送检标本要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检标本要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合格的样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试验。
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应低于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应低于4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应低于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应低于60%。
三、监测质量及结果分析三、监测质量及结果分析1、检验科细菌室要规范地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提高、检验科细菌室要规范地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提高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向临床细菌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鉴定和药敏试验的准确率,及时向临床发回报告。
对耐多药细菌、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及时向院感疾控科发回报告。
对耐多药细菌、泛耐药细菌的出现及时向院感疾控科报告。
报告。
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同一科室短时间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有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则要求进行同源性鉴定,则要求进行同源性鉴定,一旦同科室出现同源性耐药细菌,一旦同科室出现同源性耐药细菌,院感院感疾控科应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并积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严疾控科应及时向主管院领导汇报,并积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严格控制其流行。
格控制其流行。
2、院感疾控科与检验科细菌室共同负责对病原学检查及细菌、院感疾控科与检验科细菌室共同负责对病原学检查及细菌耐药结果进行统计,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耐药结果进行统计,至少每半年向全院公布一次临床常见分离细菌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科室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株及其药敏情况,包括全院和重点科室多重耐药菌的检出变化情况和感染趋势等。
感染趋势等。
3、各临床科室要关注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各临床科室要关注医院和本科室的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并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据细菌耐药监测的总结分析报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制度和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制度和措施院发【院发【2017】47号号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
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
临床各科室须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各科室须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隔离措施(13条)条)一、病人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一、病人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条件实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