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1809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6.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和诊疗规范PPT资料.ppt

(三三)各级卫生计生委部门和急救中心要加强对各级卫生计生委部门和急救中心要加强对院前医疗急救医务人员进行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院前医疗急救医务人员进行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预防控制知识及诊断、识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预防控制知识及诊断、急救、隔离预防及洗消技术,能够正确使用防护急救、隔离预防及洗消技术,能够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做好患者的院前救治、病情交接、相关报用品,做好患者的院前救治、病情交接、相关报告与记录工作。

告与记录工作。

二、建立消毒站二、建立消毒站消毒站包括设立消洗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消毒站包括设立消洗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

配置电动气和清洁区,环境布局符合隔离要求。

配置电动气溶胶喷雾器、普通喷雾器等消毒、清洗设施以及溶胶喷雾器、普通喷雾器等消毒、清洗设施以及消毒药品,设定专业消毒员,消毒员消毒时防护消毒药品,设定专业消毒员,消毒员消毒时防护装备同急救人员。

装备同急救人员。

三、物资准备三、物资准备负压救护车配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救护车标准(WST292-2008),启动负压装置时,舱内相对压强应在-30Pa一-10Pa。

四、前期准备与隔离转运原则四、前期准备与隔离转运原则

(一)用于转运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救护车其驾驶舱与医疗舱应密封隔离。

转运救护车辆及车载医疗设备和担架等专车专用。

救护车医疗舱为污染区,驾驶舱应视为半污染区,转运途中尽可能减少对驾驶舱的污染。

(二)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开启负压装置时医疗舱应保持密闭状态,保证负压装置运转良好,舱内相对压强应维持在-30Pa一-10Pa。

(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分开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

(四)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

(五)转运疑似、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及车内设备、污染物品必须清洁消毒后再转运其它患者。

途中遇污染随时消毒。

每次转运结束后,返回车辆停放在污染车场内进行终末消毒,清洁消毒完毕驶入清洁停车场。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或灭菌。

(六)车内配备全套防护用品、消毒剂(含氯消毒泡腾片或84消毒液和稳定型过氧乙酸)、酒精棉片、医疗废物盛装容器、利器盒、一次性担架单、消毒纸巾等。

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七)转运危重病例的车辆除了按照救护车行业标准配备专用急救设备外,还应配备除颤器、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及呼吸球囊各1台,并根据病人需要携带合适的呼吸机。

急救药品的配备按院前急救技术规范要求配备,特殊药品按要求配备。

五、转运流程五、转运流程

(一)接警、报告、派车与登记。

急救中心接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的急救或转运信息后,报告院前急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向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下达转运命令。

调度员接到转运命令后下达派车指令,同时做好接警、派车、出诊和报告记录。

医疗机构或口岸部门需要转送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时,应上报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急救中心下达转运命令。

(二二)急救人员防护急救人员防护1防护用品配备。

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配备一次性医用橡胶、乳胶手套、长筒胶鞋(防水、能浸泡消毒)、鞋套、传染病转运组工作服、医用工作帽、医用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防水围裙等。

传染病职业暴露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一次性使用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09),防护口罩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防护眼镜应视野宽阔、透亮度好、防雾、有较强的防喷溅性能。

2急救人员实施三级防护。

穿戴工作服、工作帽、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护服、手套、长筒胶鞋、鞋套等。

3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在清洁区穿好工作服待命,接到派车指令后出车前的程序包括:

洗手-戴工作帽-戴N95口罩-穿防护服-戴戴2层手套(乳胶手套和橡胶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穿鞋套、换长筒胶鞋-取急救物品-出车。

(三三)医务人员对病情和转运医务人员对病情和转运安全性现场评估安全性现场评估1.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体检和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2安全评估。

对忠者病情是否适合转运、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相应措施等进行安全评估。

3不宜即刻转运的情况。

当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困难、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宜即刻转运,宜就地隔离治疗。

必要时请专家会诊,待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时再行转运。

(四)院前医疗救治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急救人员利用车载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的支持与监护,按院前急救诊疗规范采取相应治疗与急救措施。

(五)交接与报告。

患者送达指定医院,驾驶员向指挥中心报告到达时间,急救医师向接诊医师递交患者转诊交接记录单,做好患者病情交接工作。

交接工作完成后,驾驶员向指挥中心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和完成时间。

(六)负责转运急救人员的卫生处置。

转运结束后,急救人员按流程脱摘防护用品、进行卫生处置。

1)诊疗箱、医疗物品放物品消毒间清洗消毒,其它污染废弃物品及带回的医疗废物置入医疗垃圾袋桶。

出车时所用工作手机用塑料袋(膜)密封,转运工作结束时用有效的消毒剂如有效氯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塑料外包两遍,脱去塑料膜;

救护车钥匙用75酒精擦拭消毒。

2)脱摘防护用品时应并遵循下列程序。

鞋消毒、摘第一层手套、手消毒摘防护面罩、护目镜脱防护服脱鞋套、换鞋洗手手消毒进入第1更衣室:

手消毒脱工作服摘N95口罩摘工作帽摘第二层手套、洗手手消毒进入消洁区:

沐浴、第2更衣室更衣等待下次派车指令。

3)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4)急救医师卫生处置后,完成相关病历及医疗文件的书写与报告,留档备查。

(七)救护车消毒。

救护车返回急救中心消毒站进行终末消毒,经消毒、清洗、更换一次性物品的车辆驶入清洁停车场。

11、空间、表面、地面消毒、空间、表面、地面消毒(11)喷雾消毒法)喷雾消毒法1)空间、表面、地面联合气溶胶喷雾消毒:

对医疗舱内空气、内壁、门窗、物体表面及地面同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具选用小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喷出的雾粒50微米的占90%以上,喷距6-8米,喷幅1米,流量250ml/min)。

过氧乙酸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

使用药液及浓度为5000ml/L过氧乙酸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

原则是均匀喷湿而不流水。

方法为关闭车门窗、先表面后空间、从外向里循序而进,表面及地面以喷湿为度。

喷雾完毕,密闭1h,再开车窗、门通风。

车辆经过氧乙酸喷雾消毒、通风后,消毒员方可上车对固定在车内的仪器(在转运患者之前用塑料薄膜覆盖或透明塑料袋罩严)进行消毒。

方法为先将罩及覆盖薄膜摘取,再选用75乙醇或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最后用清水将医疗舱冲洗、内表面擦拭和拖擦。

过氧化氢气溶胶喷雾消毒:

使用药液及浓度为60gL过氧化氢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lm340ml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

喷液量及消毒处理方法按上述第条执行。

二氧化氯溶液气溶胶喷雾消毒:

使用药液及浓度为2000mgL二氧化氯水溶液,参考用液量空间处理为20m1m3,40m1m3,物体表面及地面为100mlm2;

消毒剂亦可选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既适用于气溶胶喷雾消毒又对救护车腐蚀较小的其它高效消毒剂,按消毒剂说明书操作。

2)表面喷雾消毒:

对医疗舱内壁、门窗、物体表面及地面可选用消毒剂溶液进行表面喷雾消毒。

喷药量以喷至污染内壁、门窗、表面、地面均匀潮湿为度,用电动气溶胶喷雾器对光滑与粗糙表面进行喷雾,参考用液量为100mlm2,观察表面均匀湿润而无液体流出即可。

消毒剂可选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

作用时间不少于60min,充分通风后再用清水冲洗,擦拭和拖擦。

(22)擦拭消毒法)擦拭消毒法1)应用范围:

适用于对医疗舱内污染内壁、门窗、车内物体表面、设备表面及地面等的消毒;

驾驶舱的消毒;

负压车的消毒等。

2)消毒方法:

擦拭消毒选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不遗漏的擦拭,地面进行拖擦,擦拭和拖擦消毒应行两遍;

30min后用清水擦拭和拖擦。

3)消毒用具处理:

对污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的抹布和墩布,使用后不作回收,按感染性垃圾处理,可用有效氯浓度10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60min后归入医疗垃圾。

2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消毒。

每次转运埃博拉出血热病例污染后,负压救护车过滤除菌系统的滤器或滤材应及时请专业清洗维修人员进行清洗消毒并定期检修、更换;

清洗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或直接喷洒至完金漫湿作用60min,再进行清洗;

更换下来的废弃过滤器或滤材直接密封做焚烧处理;

执行清洗消毒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个人隔离防护。

(八)物体表面消毒车内物品可选用2000mgL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1000mgL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或浸泡消毒(不耐湿、不耐腐蚀物品不使用浸泡法),30min后再对易腐蚀的物品用清水清洗或擦拭。

(九)医疗器械及其用品的消毒1使用后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氧气管、吸痰管和袋等装入黄色垃圾袋,带回急救中心(站)按医疗废物处理。

可重复使用的管道、容器等使用后,用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60min以上,然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

2体温计、血压计袖带、氯气湿化瓶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晾干备用。

3听诊器、仪器表面、导联线及诊疗箱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消毒;

不耐腐蚀的仪器表面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2遍消毒。

(十一)手与皮肤消毒取适量快速手消毒剂(75乙醇或70异丙醇或醇的复合制3ml5ml),参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标准洗手方法揉搓至手部干燥。

4监护仪、心电图视屏及除颤仪电极板以75乙醇擦拭消毒或70异丙醇溶液擦拭2遍消毒。

5不能采取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精密仪器等)用透明塑料膜、透明塑料袋密封,每次更换。

其它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十)患者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消毒。

对粘稠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处理,用5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如84消毒液用原液)2份加入1份上述污物中;

对稀薄的上述污物按1份消毒液与2份污物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

介于两者之间的污物需加等量消毒液。

以上消毒处理均需混匀后作用2h,再做下一步处理。

同时,对上述污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物体表面则需用10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消毒,作用60min以上。

(十二)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1可以重复使用的工作服等纺织品及防护用品使用后用污物袋封装,送洗衣房高温清洗消毒。

2防护眼镜、防护面罩使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min后,清洗干燥备用;

亦可用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使用后的工作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