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910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docx

健康教育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北京教育出版社

学科

健康

课题

1人体的运动系统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8.25

授课时间

9.5-9.9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人体有206块骨,了解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教学难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

德育点

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动物的骨头,分别是什么样的?

二、建立骨骼概念。

   在动物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三、初步了解骨骼的作用和分类。

自读课文相关部分,找到答案。

小组讨论,老师讲解小结。

四、认真学习“怎样使我们的身体更结实”。

五、记忆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

我们学习了人体的骨骼,有谁能说说人体有多少块骨头,及分类?

六、建立肌肉概念。

   和骨骼一起完成人体运动任务的还有肌肉,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

(它们被称为人体运动的“发动机”,为什么呢?

 

学科

健康

课题

2整洁的家才舒适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8.25

授课时间

9.5-9.9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

“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还有哪些。

教学难点

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德育点

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学校和家庭中经常要搞卫生,为什么?

你们知道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吗?

我们为什么要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呢?

二、导入课中两个家庭的卫生评比。

三、学习课文。

分组讨论,老师小结。

四、认真学习“怎样使我们的身体更结实”。

五、朗读顺口溜。

老师带读顺口溜,疏通生字、词。

六、小结。

能很好记忆并理解顺口溜,知道了更多的卫生知识。

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正确和错误的卫生习惯有了深刻的认识。

 

学科

健康

课题

3生活习惯不是小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8.25

授课时间

9.19-9.23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德育点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讲两个正反对比的小故事,说明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要性。

引入新课,哪些是不好的生活习惯。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老师讲解。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人的日常行为,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是指人们长时间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动作,生活方等。

它可以在有计划有目的训练中形成,也可以在无意识状态中形成,而良好的习惯,必须在有意识的训练中形成,不可能在无意识中自发形成,这就是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根本区别。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想想看,在咱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着坏习惯。

  有的个别同学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一上课就是趴在桌子上昏昏沉沉于半睡半醒之中;有的同学上课没几分钟,就请假上厕所,影响老师和同学们听课;有的同学一边听课一边吃零食,喝饮料;还有的同学不但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和其他同学说话,传纸条,搞小动作,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还有的同学老师留的作业不能按时独立的完成,一有时间就看一些言情,武打的书籍。

   

在我们的校园里,走廊和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不和谐的纸屑、食品塑料袋、盒、饮料瓶等,有的同学随地吐痰,随地扔吃剩的口香糖,致使卫生无法清理?

有的同学不从校园宽敞平坦的路不走,却专门从草坪中穿过?

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维修多次现已非常稳固的厕所门修好没几天就被同学们破坏?

教室内有多少桌椅缺胳膊、少腿?

,还有的同学上厕所不冲洗,致使满楼都臭烘烘的?

学校不允许同学吸烟,宿舍、厕所却成了个别同学吸烟的场所等。

    

个别同学生活自理能力差。

宿舍内垃圾满地,卫生不清扫,物品摆放杂乱无章。

个别同学早晨起床连被子都不叠,在宿舍内走廊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烟头烟盒经常发现,还有的同学连袜子不洗,穿脏了乱塞乱放。

    有的同学在楼内,在走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大喊大叫已习以为常,还有的同学讲粗话,脏话已习以为常。

有的同学追求所谓的时尚男生留长发,还有的染发,烫发,戴手饰,浓妆艳抹,打扮的不像个学生的样子。

  有的同学不尊重老师,不知道感恩,见到师长和客人不问好,和父母说话生硬无礼,让人无法接受。

   有的同学缺乏最起码的公德意识,不遵守学校制度,不服从管理人员管理,有的同学家里生活条件不是过于宽裕,而却花钱如流水,生活讲享受,衣着比名牌,平时花钱大手大脚。

    亲爱的同学们,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好的习惯造就好的人生,而不良习惯将毁灭一种人生,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真正养成良好的习惯。

把良好的习惯作为自己享用一生的道德资本。

   希望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跟上老师思路,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课后及时复习。

三、分组讨论自学心得,老师小结。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课间不在校园道德里追逐打闹,注重个人仪容、仪表,符合学生的要求,与同学和睦相处,树立良好的心态,培养自己豁达,开朗的性格,为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养成遵守纪律,讲究卫生,按时作息,不吃零食等良好习惯;养成主动打扫卫生,经常主动弯腰拾起地面上垃圾,形成爱劳动的习惯;养成习惯于说“谢谢,你好,对不起”等文明用语,形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同学交往中能理解、宽容、凉解、帮助、化干戈为玉帛,形成和谐的同学关系。

养成用爱心看待周围的世界,升华我们的人性。

要感恩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帮助、集体的关爱,要感谢食堂师傅的辛勤汗水,生活老师的热心服务,管理老师的关心教育,维修工、清洁工的辛苦劳动等等。

四、说说生活中的自己有哪些做得好与不好,以后怎样。

五、教师小结。

   以上都是一些不起眼的琐碎小事,咱们试想一下,一个人一生中能有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大部分人是在平凡的小事度过,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很难成就大事,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科

健康

课题

4水-----生命的源泉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水的重要性,爱惜水资源。

教学重点

认识水的重要性,爱惜水资源。

教学难点

认识水的重要性,爱惜水资源。

德育点

认识水的重要性,爱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科学已证明,水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人离不开水。

人体的三分之二以上是水。

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占体重的70%,血液中90%是水,肌肉中水占75%,骨髓里水占50%,新生儿体内含水量高达80%以上,人若离开了水,所摄取食物不能消化,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不能输送,废物和毒素不能排泄,体温不能调节和平衡,新陈代谢不能完成。

没有食物,人可以生存几周,但没有水,人几天后就会脱水而死。

一般情况,成人每天要饮3升水左右,当人体失水超过体重的10%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但失水超过15%时人就会死亡。

饮水不仅是为了解渴,水在体内也不是单纯起溶媒、载体的作用,她还直接参与人体蛋白质、多糖DNA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共同完成人体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代谢等生理功能。

但是,如果饮用了不洁的水,就会损坏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由于水的污染,各种地区性疾病越来越多,如:

地方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等。

研究表明:

理想的饮用水能够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减少15%。

水的硬度和心脏病死亡率有明确关系,我们应尽可能饮用硬度大约170mgL的水,其次要饮用含适当含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干净水,这样就构成了健康饮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各种保健品、营养品像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但殊不知比这所有一切更重要的是——如果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自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生命之源,饮胜于食。

生物圈可以分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水在以上几个区域作如下循环:

1.从海洋或其他水体中也可以从动植物体内蒸发进入空气;

2.从天空中下沉进入海洋,从陆地径流进入海洋;

3.大多数水蒸气从海洋蒸发又返回海洋,但是风将水蒸气刮走穿过陆地从陆地径流流回海洋,大约每年36Tt。

水从陆地上蒸发每年71Tt。

每年有107Tt的降水,有如下几种形式:

最普通的是降雨,冰雹,雾和露水。

浓缩的水可以反射阳光形成彩虹。

水是生命的源泉。

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

人如果不摄入某一种维生素或矿物质,也许还能继续活几周或带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没有水,却只能活几天。

  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体重的60~70%,占儿童体重的80%以上。

水份有什么作用呢?

  

1.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种营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等要成为悬浮于水中的胶体状态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细胞之间川流不息,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再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总之人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2.水在体温调节上有一定的作用。

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

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使人免于中暑。

而在天冷时,由于水贮备热量的潜力很大,人体不致因外界温度低而使体温发生明显的波动。

3.水还是体内的润滑剂。

它能滋润皮肤。

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失去弹性,显得面容苍老。

体内一些关节囊液、浆膜液可使器官之间免于摩擦受损,且能转动灵活。

眼泪、唾液也都是相应器官的润滑剂。

  

4.水是世界上最廉价最有治疗力量的奇药。

矿泉水和电解质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主要是因为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当感冒、发热时,多喝开水能帮助发汗、退热、冲淡血液里细菌所产生的毒素;同时,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5.大面积烧伤以及发生剧烈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体内大量流失水分时,都需要及时补充液体,以防止严重脱水,加重病情。

 

 

学科

健康

课题

5预防感冒和流感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9.26

授课时间

10.17-10.21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怎样去预防感冒以及感冒之后采取的措施;学习一些预防感冒的知识以及治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如何预防感冒和流感。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预防感冒和流感。

德育点

教育学生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几天中,我发现班上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有些感冒的症状。

有时候我去宿舍查寝,发现很多同学都在咳嗽,也有很多学生在周记里向我反应感冒之后的不便。

说实话,我也不幸成为流行感冒的一员。

现在已经进入秋季了,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