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9200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S-AD模型答案文档格式.docx

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会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以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会相应地下降,这种效应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长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由于长期总供给是唯一的,并不随物价水平而变动,所以在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产出水平的坐标系中,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它表明,在长期,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决定,因而不受价格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实际工资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相应变化。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曲线表示劳动市场均衡或非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把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放在一个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国民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因此,当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即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三个市场同时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

9、货币中性

在宏观经济学中,将货币存量的变动只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实际变量(产量、就业)无一发生变化的这种情况,称为货币中性。

10、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在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因此,总需求曲线移动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发生影响。

11、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国民收入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产出水平。

12、劳动市场均衡

劳动需求曲线表明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

劳动市场均衡就由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交点决定。

当劳动的需求与劳动的供给相等时,劳动市场达到均衡。

单项选择答案:

1、D

2、B

3、D

4、A

5、D

6、A

7、C

8、B

9、C

10、D

11、D

12、C

13、A

14、B

15、A

16、B

17、D

18、D

19、A

20、C

21、D

22、C

23、B

24、C

25、A

26、B

27、A

28、A

29、B

30、D

31、B

32、A

33、C

34、B

35、A

36、C

37、C

38、B

39、C

40、C

41、C

42、A

43、A

44、B

45、C

46、B

47、D

48、C

49、B

50、A

51、A

52、A

53、C

54、D

55、D

56、D

57、A

58、A

59、D

60、D

61、C

62、B

63、B

64、C

65、A

66、D

67、A

68、B

69、C

70、D

71、A

72、B

73、A

74、C

75、D

76、C

77、A

78、C

79、A

80、D

81、D

82、C

83、C

84、D

85、D

86、B

87.D88.A89.D90.C91.B

92.B93.A94.A95.A96.C

97.BC98.C99.B100.BC101.D

102.A103.D104.A105.C106.B107.C

多项选择答案:

1.ABCD2.ABC3.ABC4.CD

5.CE6.AC7.BCD8.ABC9.CE

简答题

1、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答:

总需求曲线属宏观经济范畴,而单个商品需求曲线属微观经济范畴;

总需求受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而单个商品需求曲线受相对价格的影响;

总需求是指支出,单个商品需求是指商品数量;

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需求曲线都受价格影响,但对前者的解释必须从利息率的变化入手,而对后者的解释则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有何经济含义?

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示当价格提高时,企业愿意增加产出。

其原因是: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边际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价格提高,递增的边际成本能够被补偿,企业才愿意增加产量。

但是,如果名义工资和价格同比例提高,则价格提高的利益被抵消,企业就不愿意增加产量。

3、凯恩斯学派关于劳动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凯恩斯学派关于劳动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有两个。

其一,工资刚性是从供给方面对失业的一个基本解释。

当价格水平较低时,实际工资较高,这样会形成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由于工资能上不能下,这种状况将持续下去,因此会产生失业。

其二,在名义工资下降的情况下,价格提高可以使实际工资下降,刺激企业增加劳动需求。

由于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实际工资下降可以被工人接受。

因此,政府可采取提高价格的政策,解决失业问题。

4、为什么古典理论总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总供给曲线垂直的含义是价格变动不影响总供给,总供给经常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

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

劳动的供求主要受实际工资的影响。

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将引起实际工资变动,从而导致劳动市场的非均衡;

或劳动供大于求,或劳动求大于供。

由于充分竞争性,非均衡将导致名义工资变动,直至重新恢复到均衡。

这样,实际工资恢复初始水平,就业从而产出恢复初始水平—充分就业。

5、政府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对价格和利息率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政府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和水平。

对利息率的影响分以下两种情况:

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提高。

价格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将进一步提高。

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

价格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利率下降受到一定的限制。

6、在总供给曲线上倾情况下,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对价格和利息率有何影响?

降低个人所得税率使乘数提高,从而使总需求增加,在总供给曲线上倾情况下,这导致价格水平提高,总产出增加。

另一方面,总产出增加导致货币交易需求增加。

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这会导致利率提高;

价格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于是利率进一步提高。

7、货币需求减少对总产出和价格有何影响?

货币需求减少会导致利率降低,从而导致投资需求增加。

通过乘数的作用,总需求进一步增加。

总需求增加对总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取决于经济处于总供给曲线的哪一个区域。

如果经济处于总供给曲线的水平区域,总需求增加会使产出增加,价格不会提高;

如果经济处于总供给曲线的垂直区域,则结论刚好与此相反;

如果经济处于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区域,则总需求增加一方面会导致总产出增加,另一方面会使价格水平提高。

8、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中,有效需求曲线的形态有何不同?

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有效需求曲线就是45度线。

它表示在价格水平不变、货币供给不变,从而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随自发性支出的增加而增加。

在IS——LM模型中,有效需求曲线有两种可能形态:

第一、IS曲线。

它表示在价格水平不变、自发性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LM曲线。

它表示在价格水平不变、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随自发性支出的增加而增加。

在AS——AD模型中,有效需求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它表示在自发性支出不变、货币供给不变情况下,总需求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

9、简单的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AS——AD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简单的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率不变,用乘数理论刻画政策效应。

该模型对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IS——LM模型坚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该模型在利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的决定。

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加入了挤出效应。

该模型也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

但是,该模型仍然属于总需求分析。

AD——AS模型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

加入了劳动市场从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

不仅分析了总需求,而且分析了总供给。

10、如果没有工资刚性假设,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效应将如何?

可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假设在价格水平既定情况下出现了失业。

如果不是工资刚性,而是工资弹性,那么,名义工资就会下降。

接下来,劳动需求增加,就业增加,产出增加,最后直至充分就业。

这样,就不需要凯恩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

第二、假设政府在失业情况下采取扩张总需求的政策。

在一般情况下,这会引起价格提高。

如果不是工资刚性,而是工资弹性,那么,名义工资就会提高。

如果名义工资的提高比例与价格上升比例相同,企业就失去了增加供给的刺激,这样,政府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就失去了效用。

由上可见,在凯恩斯提出扩张总需求的政策建议所依据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工资刚性假设是非常重要的。

11、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总需求曲线向上倾斜,而在AS——AD模型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

原因在于两个模型所依据的假设不同。

在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水平不变,则总需求曲线向上倾斜。

如果自发性支出增加,则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

在AS——AD模型中,假设自发性支出不变,则总需求随着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所以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