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88667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浇楼盖混凝土课程设计文档格式.docx

(4)主梁的配筋图(1:

40;

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Ly和Lx尺寸(见设计分组表)

楼盖平面轴线尺寸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楼面平面轴线尺寸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围护墙均为砖墙,墙厚370mm,采用MU10烧结页岩砖、M5混合砂浆砌筑。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350mm。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见设计分组表)

(2)楼面面层:

水磨石地面

(3)楼盖自重:

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

(4)平顶粉刷:

4、材料

(1)混凝土:

C30

(2)钢筋:

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及板内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5、环境类别:

一类

四、设计内容

1.按指导教师给定的分组进行设计,编制设计计算书。

2.用2号图纸2张或1号图纸1张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和主梁配筋图(用铅笔图绘制)。

3.结构平面布置:

按指定的分组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各构件按类型编号,主梁建议采用横向布置,梁宜贯通,布置应规整,同类型构件截面应尽可能统一。

4.板和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计算;

五、五五五五我编制设计请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设计分组情况(见分组名单)

六、具体要求:

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打印,字迹要求工整,条理清楚,页码齐全,表格规范并编写表格序号,主要计算步骤、计算公式、计算简图均应列入,并尽量利用表格编制计算过程。

绘图采用手绘,图面应整洁,布置应匀称,字体和线型应符合制图标准。

提交全部成果时请自备档案袋,并在档案袋上写明专业、姓名、学号等。

图纸按照标准格式折叠。

七、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混凝土结构(第五版)(上、中册),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局部修订条文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如图所示,其中纵向尺寸5×

Ly,横向尺寸3×

Lx;

楼盖尺寸由教师指定(根据学号进行分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资料

1、Lx=6300,Ly=6900。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围墙,其中墙厚37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5.5

水磨石地面0.65

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5

0.25

4、材料

5、环境类别:

三、设计内容

1、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6.9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2)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2100/30=70㎜,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70㎜,所以板厚取h=80㎜。

(3)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8~1/12)×

=(1/18~1/12)×

6900=383~575mm,取h=500mm,截面宽b=(1/3~1/2)h=(1/3~1/2)×

500=167~250mm,取b=200mm。

(4)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15~1/10)×

=(1/15~1/10)×

6300=420~630mm,取h=600mm,截面宽度b=(1/3~1/2)h=(1/3~1/2)×

600=200~300mm,取b=250mm。

(5)柱:

h=350mm×

350mm

(6)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见施工图。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中间跨mm

(2)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

1=0.65kN/m²

板的自重:

25×

0.08=2.0kN/m²

平顶粉刷:

0.25×

1=0.25kN/m²

小计2.9kN/m²

活荷载标准值:

5.5×

1=5.5kN/m²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²

,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永久荷载系数为1.2.

恒荷载设计值:

g=2.9×

1.2=3.48kN/m²

活荷载设计值:

q=5.5×

1.3=7.15kN/m²

荷载设计总值:

g+q=10.63kN/m²

(3)弯矩设计值

按等跨连续板计算由资料可查得:

板的弯矩系数,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见下表

板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截面位置

A

端支座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二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

-1/16

1/14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m)

=1.975

=1.9

()

-2.59

2.96

-3.77

2.40

-2.74

(4)配筋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级,板的最小厚度c=15mm,假定纵向钢筋直径d=10mm。

板厚80mm,h0=80-15-10/2=60mm,b=1000mm,C30混凝土=1.0,=14.3N/mm2,HRB335钢筋,=300N/mm2。

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板的配筋计算

弯矩设计值()

0.050

0.057

0.073

0.047

0.053

0.051

0.059

0.076<

0.35

0.048

0.054<

143.00

168.74

217.36

137.28

154.44

实际配筋mm2

Φ6/8@200

AS=168

Φ8@200

AS=251

,不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当满足要求时,mm2

(5)板的配筋图绘制

板中除配置计算钢筋外,还应配置构造钢筋如分布钢筋。

板配筋采用分离式,板面钢筋从支座边伸出长度1900/4=475mm。

板厚80mm,分布筋采用Φ6@250,与主梁垂直的附加负筋采用Φ8@200伸入板内480mm。

板的配筋图见施工图。

3、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1)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mm中间跨mm

(2)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的荷载:

3.48×

2.1=7.31kN/m

次梁自重:

0.2×

(0.5-0.08)×

1.2=2.52kN/m

次梁粉刷:

1.2=0.252kN/m

小计g=10.082kN/m

活荷载设计值:

q=5.5×

2.1×

1.3=15.015kN/m

荷载总设计值:

q+g=15.015+10.082=25.097kN/m

(3)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

次梁的弯矩设计值的计算

边支座

-1/24

=6.7

=6.65

(kN.m)

-48.71

83.50

-106.28

69.37

-79.28

次梁的剪力设计值的计算

边支座

B(左)

B(右)

剪力系数

0.45

-0.6

0.55

净跨度=

(kN)

77.08

102.77

91.79

(4)配筋计算

①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正弯矩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三项的较小值:

f=/3=6700/3=2233mm

=b+Sn=200+1975=2175mm

==1160mm

故取=1160mm

在支座附近的负弯矩区段,板处于受拉区,应按矩形截面计算。

C30混凝土=1.0,=14.3N/mm2,=1.43N/mm2,HRB400钢筋,=360N/mm2。

箍筋采用HRB335,=300N/mm2,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假设箍筋直径d=8mm,纵筋直径d=18mmho=500-20-8-18/2=463mm。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

截面

弯矩设计值()

83.5

或()

0.079

0.023

0.173

0.020

0.129

0.082

0.191<

0.139<

计算配筋(mm2)

301.6

490.68

702.55

426.68

511.28

实际配筋(mm2)

2Φ14

As=308

2Φ18

As=509

5Φ14

As=769

3Φ14

As=461

2Φ14+1Φ18

As=562.3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0.31%,且>

0.2%满足最小配筋率。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复核截面尺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复核截面尺寸:

=463-80=383mm且=383/200=1.92<

4,故截面尺寸按下式计算:

=0.25×

1.0×

14.3×

200×

463=331kN>

Vmax=102.77kN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