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8838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docx

我国在冷链物流技术研发上的需求

  农产品冷链物流,指肉禽蛋、水产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屠宰或捕捞)后,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下,最大程度保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和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据冷链马甲平台了解到,国外有三种典型模式:

美国和加拿大的北美模式、荷兰与德国的欧洲模式与日、韩亚洲模式。

  加拿大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耕地6800万公顷,人口仅3200万,人口和经济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及靠近美国边境的各大城市中,一般原材料产地距离加工业中心较远,物流业产值占GDP比重12%,并提供10%左右的就业机会,其农产品冷链物流位居世界先进水平,冷藏运输率达90%,冷链物流损耗5%,物流成本不足30%,从田间到餐桌,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萌芽于19世纪末,历经百余年的探索发展,已建立海运、铁路、公路、航空和河运等一体化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在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市场化程度、法规政策和人材培养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套成熟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特点

  

(一)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水平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即全程温控和实时监控。

从田间到餐桌,在整个冷链运输流程中,都采用世界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

  预冷阶段:

预冷是贮运前的降温处理,采用真空预冷或冰温预冷技术,如加拿大花椰菜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让果蔬迅速冷却到设定温度,消除田间热,降低呼吸强度,有效延长保鲜期。

  贮藏阶段:

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自动存储、电子数据交换和仓库管理系统等,将保鲜期延长2至3倍,并以当今最先进的气调贮藏技术,通过减少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和氮气浓度,从而抑制呼吸作用,减少乙烯生成,延缓老熟过程。

  运输和配送阶段:

全程使用冷藏车或冷藏箱运输,设冷却、加温、测温和通风等装置。

加拿大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Thomson

  Group,除具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的冷藏设施外,还拥有最先进的强制供电器驱动、自动控温记录、卫星监控“三段式”冷藏运输车,可同时运送三种不同温度要求的货物。

  零售与消费阶段:

冷链流通最末一个环节,加拿大的超市,大都有带定时喷水装置的壁式风幕柜、低温展示柜和空调系统等设备。

市民每周开车到超市购买,然后直达自家的冰箱。

  

(二)完善的冷链物流标准和认证制度

  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加拿大都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除采用GAP(良好农业规范)、GMP(良好生产规范)、GVP(良好兽医规范)、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外,还有冷藏温度、运输操作、包装材料规格、品质检验等标准。

如禽类加工环境低于10℃,冷藏与运输不高4℃。

以蔬菜冷链物流为例,建立6个质量检验通用模型,在全国推广。

  加拿大设立食品安全监管局(CFIA),实施严格专业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制定食品安全监督计划(FSEP),采用HACCP(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体系,对肉、禽、乳、蛋、果蔬等生产加工企业,监控生产过程,农药残留、卫生、温度、容器和包装等。

规划实施以来,已有327个食品企业得到认证。

  此外,CFIA还对联邦农业联合会的“加拿大农场生产食品安全计划”(COFFSP)提供科技支持。

通过政府和产业界合作,使生产者实施与HACCP一致的安全举措。

目前认证2500个有机农场,150家有机食品加工企业,46个有机产品认证机构。

CFIA的两个计划,基本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管控。

  (三)国际市场化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

  在宏观政策和市场机制下,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实行外包模式,市场化程度很高。

第三方物流企业大都为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从全球化角度来管理和配置资源,由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服务,到为客户提供咨询、信息和管理服务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物流效率高,成本低,已形成海运、铁路、公路民航和河运等多式联运体系,有三大冷链运输走廊:

  一是东海岸运输走廊,以蒙特利尔和哈利法克斯两大港口为主,旨在泛大西洋诸国的海运贸易;二是西海岸运输走廓,以温哥华为核心,大都联系与亚太国家的经贸往来;三是南北运输走廓,以五大湖地区为中心,铁路加公路,处理与美国的相关贸易。

另外东西运输网络,东西海岸之间,沿美加边境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以及圣劳伦斯水道系统。

  冷链物流模式,亦呈现多元化。

既有产地加工企业模式:

以国家铁路公司(CN)和最大产地加工企业Melvin

  Farms为主体;也有批发市场与配送中心模式:

由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与最大配送中心Sobeys组成;还有第三方物流模式,如Thomson

  Group独立运作等。

  (四)智能化的冷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包括仓库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全球定位和全程温度监控、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等,做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一是对农产品安全问题,实现信息可追溯。

二是通过POS、EDI、GPS等先进信息技术,建立统一标准的数据管理和交换系统,动态监测,了解货物信息。

三是对冷藏货物数量、储存地点、交货时间、补货等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

从生产、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和销售,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物流、商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

  另外,加拿大已融入世界最大的农业网络应用系统,由美国上世纪90年代建设,覆盖9个国家和地区,连通政府部门、科研院校和大量农业企业,用户可通过电话或计算机等设备,共享网络信息资源。

  (五)有力的国家政策法规和人才支持

  首先通过法律法规和标准,政策资金扶持,检查监督等,促进并规范冷链物流行业。

如《海商法》、《领航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沿岸贸易法》等。

1987年放松对运输业的管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1990年进一步下放港口和内河运输经营权,对国家铁路公司进行改制,扶持补贴,赢利率由3%升至30%,北美效益最好。

并注入启动资金,建立北美最大农产品批发市场OFTB,年交易额近10亿加元。

  其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各类物流协会和农业协会充当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一方面协助政府落实各项法规政策,另一方面向企业提供服务。

如加拿大卡车协会,由运输企业、产地加工企业、批发分销市场、以及配送中心等组成。

协助CFIA制定冷链物流标准及行业规范,协调行为主体关系,技术咨询和培训等。

  三是专业人才培育。

加拿大注重投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

如加拿大名校麦吉尔大学和约克大学的物流专业,培养国际稀缺复合型人才。

政府资助加拿大供应链理事会,开发人力资源。

联邦供应链研究院,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其中学士以上95%,硕士48%,有仓储或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占25%。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差距比较

  

(一)软硬件供给比较

  1.基础设施。

加拿大海运、铁路、公路、民航和河运等,多式联运。

我国主要为公路和铁路,公路冷藏保鲜车辆,仅占货运汽车总量0.4%;铁路冷藏车占2%,多为陈旧机械式冷冻车皮。

现运输设备,仅满足市场需求25%。

目前有冷库2万座,分布不均衡,大都年限较长,设备老化。

其中新型装配式立体化冷库,还不到20%。

自动温控区间较小,难以适应冷链物流的发展。

  2.信息化建设。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采用先进信息化管理,智能高效,全程监控,实现无缝对接。

而我国信息化平台建设,尚正探索起步。

绝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难以处理和传递信息。

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如RFID智能监测、条形码、车载GPS、GIS等,应用水平低,尚远未普及。

  3.物流技术。

加拿大普遍利用自动温控及检测设备,物联网和卫星定位等技术,在物流运输中,实时对冷藏温度变化、车辆运行、油耗和开门次数等,全面动态监控。

我国不但此类技术落后,而且在农产品预冷、低温环境下分级、卫生管理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4.专业人才。

相较传统物流,冷链物流具交叉性、边缘性及复合型。

如冷冻工艺学、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市场营销、品控安全和电子商务等。

加拿大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物流人才济济。

我国高校没有设立相关学科,从业人员大都由传统物流转行,师傅带徒弟。

本科以上学历34%,硕士仅15%。

  

(二)市场化程度比较

  1.冷链物流体系。

加拿大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产供销一体化,政府、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联动,中间环节少,物流体系安全高效运转(图1)。

我国则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协调衔接,在整个环节中,迂回运输,重复分拣整理,“冷冻-自然解冻-再冷冻”,“断链”时有发生;中间环节多,时间长,增加农产品损耗,提升物流成本。

  2.第三方物流。

冷链物流市场化,实质乃第三方企业的介入程度。

加拿大市场化程度很高,大都为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从全球化角度来管理和配置资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我国冷链物流尚起步,区域性强,市场规模不大。

第6次中国物流供给状况调查,大部分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第三方冷链物流仅5%。

除中外运、中粮和双汇等外,其它中小企业,均难达国际冷链标准要求。

规模弱小,缺少组织和协调,仅提供冷藏运输服务,无法保证整个供应链低温控制。

  3.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拿大农业合作社,在农产品市场占据很大份额。

组织规模化生产,与超市等需求企业对接,在农产品冷链物流中起关键作用。

我国市场化程度偏低,近年虽引导开展农超对接试点,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资金扶持,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上未尽规范。

加之农产品生产标准不统一,竞争力不强,目前尚难实现农超的圆满对接。

  (三)法规和政策环境比较

  1.法律法规。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依靠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检查和监督。

我国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原则且笼统。

政策大多为意见和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有的照搬国外发达国家,某些条款不符国情。

或缺乏相应技术和组织机构,难以实施。

  2.物流标准。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制订一系列规范标准,并实施严格的专业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制订较晚,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已有标准覆盖面小,大多在储运环节,缺少上下游衔接管理与销售环节规范。

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间交叉重复,或为指导推荐性标准,不具强制可操作性。

一些规模较大的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如速冻、肉食加工、冰淇淋和奶制品及外贸企业,只遵循企业自身标准。

HACCP未得到普及,标准化建设发展缓慢。

  3.政府扶持与监管。

加拿大经验表明,政府引导和资金投入十分重要。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各环节衔接不紧密。

一方面政府扶持不足,如冷库投资、RFID和GIS等信息化建设等,增加物流企业成本等,需国家给予扶持。

政府的行业监管,也是一个长期的难题。

  此外在发达国家,“没有经过预冷处理的果蔬,就是不受欢迎的”,这一观念已深入人心。

而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集贸市场的开放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常温流通,却司空见惯。

从田间到餐桌是否保持低温状态,并不关心。

民众冷链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借鉴和启示

  借鉴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建成布局合理、标准体系健全、技术设施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运行管理规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对促进我国农民增收和保障食品安全,具重要意义。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政府引导扶持

  首先法律法规,借鉴发达国家,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核心,建立一个完备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

其次标准体系。

如制冷保鲜标准,涉及原料处理、分选加工、冷藏、包装标识、运输、配送销售诸环节。

信息标准,包括数据采集、交换和信息管理,旨在产品监控和可追溯。

国际规范的安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如HACCP、GAP、GMP、GVP和ISO等。

另外,还有冷链设施设备及工程设计安装标准。

  政府宏观扶持和保障,一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土地、资金、信贷和税收等优惠政策。

二是绿色冷链运输通道,减免高速通行费用,支持跨区域加盟,放宽城市交通管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