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879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总体规划考试重点.docx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

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两次社会大分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转变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城市的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及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早期城市产生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城——防御性构筑物

市——交换场所

城——商业手工业为主

乡——农业为主

3、城镇化概念的解释

城市化一般简单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的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

6、城市人口(P115)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成年居住生活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主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是城市服务的对象;他们依赖城市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①户籍人口:

指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②流动人口:

一般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③暂住人口:

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④常住人口:

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常住人口在统计包括满足半年居住时限的户籍人口、流动人口中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入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出人口。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及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机械增长:

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人口的净差值。

9、城市人口结构

年龄结构:

年龄构成是指城市人口各年龄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职业结构:

职业构成是指城市人口中社会劳动者按其从事劳动的行业性质划分,各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

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反映城市人口的家庭人口数量、性别、辈分等组合情况。

空间结构:

指人口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按各种属性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10、解释城市规划

①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②城乡规划是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

12、城市规划的层次(P174)①城镇体系规划②城市总体规划③分区规划④控制性详细规划⑤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乡规划的调整,是指城市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情况对已经批准的规划做局部性变更。

城乡规划的修改,是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发现城乡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做出重大变更。

15、工业与居住区的图示(P199)

16、风玫瑰图的解释

风玫瑰图是反映某城市地区累年的风向频率、平均风速。

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从外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

风向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向即风的来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方向。

图中线段最长者,即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大,表示风频越大,其为当地主导风向;外面到中心的距离越小,表示风频越小,其为当地最小风频。

17、热岛效应(P201)

热岛效应,指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19、用地评价的分类或含义(205)

用地评价指根据可能作为城市发展用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对其工程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作出综合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程度,为合理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供依据。

22、解释总规与相关规划的关系(259)

①总体规划与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地域的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但在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区域规划时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个城市城市总和它对应的一定区域范围相联系。

反之,一定区域范围内必然有相对应的地域中心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会促进地区的发展。

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发展总体规划着眼。

在尚未编织区域规划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首先必须进入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从而为城市性质、规模以及布局结构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区域规划应该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例如,从区域的角度,确定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入口布局等总体框架。

城市规划中的交通、动力、供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布局应与区域骨架相互衔接协调。

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和地方从宏观层面指导和调控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是编织和调整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注重城市近期、中长期宏观目标和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总体规划强调规划期内的空间部署,两者两铺两成共同指导城市发展,尤其是近期建设规划,原则上应当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一致。

在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发展速度和重大发展项目等方面,应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出论轮廓性安排基础上,落实到城市近期的土地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中。

③城市总体规划与提地利用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和提地利用总体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都是针对一定时期、一定行政区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和利用进行规划,但在内容和作用上是不同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土地发开、利用和保护规划制定的土地用途的规划部署。

其中保护耕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总体规划则是从城市功能与结构完善的角度对土地使用做出安排。

因此,在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方法以及土地使用类型的划分等方面存在差异。

总体规划应与土地规划相协调。

总体规划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对土地用途的控制保证城市的发挥空间。

总体规划中的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

总体规划应建立耕地保护观念,尤其是保护进本农田。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是指一个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承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面积)*100%

24、城市布局有哪些类型(275)

一、集中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所谓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就是城市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布置。

优点:

便于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紧凑,节约用地;有利于生活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

问题:

近期和远期关系;规划布局要有弹性,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避免近期虽然紧凑,但远期用地会出现功能混杂和干扰的现象。

中小城市应鼓励集中发展。

1、网格状

形态规整,由相互垂直道路网构成。

易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置,但易导致布局上的单调性。

适合于城市向各个方向上扩展,但不易于形成显著的、集中的中心区。

适于汽车交通的发展,不适于地形复杂地区。

2、环形放射状

这是最常见的城市形态,由放射形和环性的道路网组成。

城市交通的通达性较好。

有着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的趋势,有高密度的、具有展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市中心。

易于组织城市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最大的问题在于有可能造成市中心的拥挤和过度集聚。

用地规整性差,不利于建筑的布置。

不适于小城市。

二、分散式的城市总体布局

因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割,形成若干分片或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

布局分散,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建设和日常运营成本较高。

大城市应当以分散式布局为主。

1、组团状

一个城市分成若干块不连续城市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河流、大片森林等分割。

这类城市可根据用地条件灵活编制,比较好处理城市发展的近、远期关系,容易接近自然,并使各项用地各得其所。

关键是要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合理分工,加强联系,又要在各个组团内形成一定规模,把功能和性质相近的部门相对集中,分块布置。

组团之间必须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带状(线状)

大多是受地形限制的影响,沿着一条主要交通轴线两侧发展。

这类城市呈长向发展,平面景观和交通流向的方向性较强。

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不宜过长,否则交通物耗过大。

发展必须平行于主交通轴的交通线。

3、星状(指状)

是多个线形城市的叠加。

基本上是环形放射状城市沿着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

大运量捷运系统的影响。

4、环状

是带状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结果。

一般是围绕着湖泊、山体农田呈环状分布。

与带状城市相比,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较为方便。

中心部分的自然条件可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除非有特定的自然条件,否则城市用地向环状的中心的扩展压力极大。

5、卫星状

一般指以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中心,在其周围发展若干个小城市。

中心城市有极强的支配性。

外围小城市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在生产、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必须处理好小城市规模、配套设施以及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条件等问题。

有利于人口和生产力的均衡分布。

受自然条件、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城镇形状以及中心城市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影响。

25、城市发展方向确定的要求(281)

城市发展方向是指城市各项建设规模需求扩大所引起的城市空间地域扩展的主要方向,确定城市发展方向需要以用地的适用性评价为基础,对城市发展用地做出合理的选择。

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如下:

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

2、尽量少占农田。

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

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要求。

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7、简述总规编制的步骤(292)

资料收集——现状调查分析——确定性质——确定规模——确定发展方向——规划范围——用地布局——各专项成果——编制文本——出成果——汇报

30、各种交通枢纽在城市的中布置(港口、机场、客运,)

铁路在城市中的位置

直接与城市生产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客、货运设备,如客运站、综合性货运站及货场等,应按照它们的性质分布在城市市区或接近城市中心。

为工业区和仓库区服务的工业站和地区站应设在该地区附近,一般在城市外围。

与城市生产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技术设备,如编组站、客站整备场,迂回线等以及其他设备,尽可能布置在离城市外围有相当距离的地方。

客运站位置的选择

客运站应靠近城市中心、如果客运站距离城市中心在2~3km以内,无论是位于市中心边缘还是失去边缘,使用都是比较便利的。

港口在城市中的位置

港口建设与工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苏南地区内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