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875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docx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工程项目策划书

附件、附图

1、附件

(1)项目委托书

(2)立项批复

(3)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登记表批复

(4)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2、附图

(1)项目区位图

(2)建设用地规划兰线图

(3)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4)总平面布置图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1.项目名称:

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

2.建设地址:

XXX港口区XXXXX

3.建设单位:

XXX地震局

4.法人代表:

XXXX

5.建设性质:

新建

6.程序阶段:

可行性研究

1.1.2建设单位概况

市地震局是市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局,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

现有编制8人,实有人员8人,退休人员1人。

在职人员中,正处级(局长)1人,副处级(副局长)1人,科级4人(其中:

正科4人)。

内设机构3个,即综合秘书科、抗震设防科和观测科。

主要职责: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负责起草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

 

(2)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

按照全区地震监测台网(站)建设规划,负责统一规划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台网(站)及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管理本级地震监测台网(站);强化本行政区域内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震情跟踪;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

 (4)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震灾预防工作体系。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并监督其实施;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烈度区划成果的应用,按照有关规定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预测;制定本行政区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情况;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审核防震减灾宣传报道。

(5)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的职能;负责震情和灾情速报;参与地震灾害调查与损失评估;参与制定地震灾区重建规划。

(6)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地震紧急救援工作体系。

在有条件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会同有关部门组建和培训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协助人民政府建立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系统。

(7)组织开展水库地震、海洋地震、塌陷地震的监测和研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防范地震次生灾害。

(8)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工作;负责地震行业质量与技术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地震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和执行监督;管理地震计量工作。

(9)推进地震科学技术现代化,组织开展地震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

(10)指导区、县(市)防震减灾工作。

(11)承担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防震减灾工作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1.2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

1.2.1建设内容与规模与目标

XXX地震局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拟通过生态循环的形式,建立生态养殖,通过运用宏观地震前兆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库分析,通过建立起的宏观地震速报系统,与科技监测地震速报系统合并,以达到地震预测预报的目的,项目占地总面积20080.181平方米,折合30.120亩,建筑总面积4210平方米,其中:

1、监测中心楼建筑面积1318.8平方米;包含红外远程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室;

2、蛇舍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共133间;猪栏200平方米,共20间;鸡舍200平方米,共10间,每间20平方米;

3、仓库50平方米、冻藏室40平方米,20平方米;

4、水域(渔塘)面积7800.04平方米;水井一口,沼气池两座。

1.2.2项目建设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

(1)项目总投资估算约为1372万元,各项费用详见下表:

表1-1投资估算情况简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金额(万元)

备注

1

建安工程费

654.35

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539.09

含建设用地费451.80万元

3

仪器设备购置费

83.80

4

基本预备费

95.48

合计

1372

(2)资金来源:

争取上级资金及地方自筹解决。

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总用地面积

20080.181

2

总建筑面积

4210.00

蛇舍

2400

猪舍

200

鸡舍

200

监测中心

1318.80

仓库

50.40

冷冻室

40.80

3

建筑占地面积

3203.20

4

水域面积

7800.04

5

容积率

0.20

6

建筑密度

%

15.95

7

绿地率

%

30

绿地面积

6024.05

8

机动停车位

13

9

非机动停车位

27

1.3编制依据和原则

1.3.1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修订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6);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

1.3.2规范、规程及标准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5)《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范.建筑2003》;

(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45/T392-2007);

(1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5年版);

(1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5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7)《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

(1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1

(2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25)《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08);

(2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27)《10KV用以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

(2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9)《低压配电电气设计规范》(GB50054-95);

(3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1)《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程》(GB50200-94);

(3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0);

1.3.3相关规划计划、文件

(1)《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2)《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

(3)《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

(4)《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5)《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6)《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

(7)《广西壮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2004]第7号政府令)

(8)《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4〕64号);

(9)《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地震监测管理条例〉》;

(10)《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

(11)《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报告》

(12)《XXX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

(13)《XXX土地用地总体规划》(2006~2020)

(14)关于XXX地震宏观地震综合监测基地项目立项的批复(1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1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地字第488601201100317号

(1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4580120110002号

(18)建设用地规划兰线图

(19)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图

(20)建设用地规划选择图

1.3.4 编制原则

(1)合理设置项目,体现功能的完整性;

(2)科学确定建设规模,节约用地,节约投资;

(3)坚持现代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总体布局保持统一性。

1.4主要建设条件

1.4.1地理位置

XXX北接黔川,西靠云南,东临粤、琼、港澳,南濒北部湾,是联接中国大陆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经济活跃的东南亚地区的枢纽地带。

水陆交通便利,南防高速公路直达港口,与西南公路出海大通道相连,这使得XXX可以直接与全国公路联网。

铁路经南防线、黎钦线与全国铁路相联。

特别是经南昆线、水柏线、内昆线抵达XXX,可大大缩短运距时空。

海运开辟有联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圈的国内航线;并已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个港口通航,海运网络覆盖全球。

集装箱航线开辟了东南亚、东北亚、中东、欧洲、美西、美东、澳门、香港的国际直航或中转班轮航线以及XXX—蛇口/赤湾—全球集装箱公共快线。

1.4.2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场址位于XXX路边,项目现状为农用荒地,项目周边有核电站配置的高压电线,用水可使用附近的山泉水,本项目拟打一口深井用于动物养殖取水。

1.5问题与建议

本项目的建设能进一步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防震减灾工作的实施,能大大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本项目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建设目标,我们建议:

(1)本项目按国家标准建设,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2)尽快落实资金到位情况,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该项目为社会性非盈利项目,项目的实施能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因此,应最大限度争取政府各部门的支持。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党中央更加关注民生工程。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把“强化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明确了防震减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2007年,国家实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程建设。

表明:

防震减灾工作由城市延伸到农村,震害防御覆盖到全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