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87462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文档格式.docx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人格气质与性格的统称。

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两大部分构成。

心理过程是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统称。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既不属于心理过程又不属于个性心理,它是一种独立的心理特征,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心理特性。

二、心理的实质-2

旧唯物主义者把心理活动等同于物质活动,认为脑分泌思想如同肝脏分泌胆汁,胃分泌胃液一样,也有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同机器的功能一样,如狄德罗把人比做有感觉的钢琴,外界弹它,我们也弹它。

二、心理的实质-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反映是这样一种反映,从其内容上来说是来源于客观现实,其中外部影响要通过反映者内部特点的折射。

因此,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归根到底,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生、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着人的心理。

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的心理离不开环境刺激;

心理与行为密切相联系。

1.行为:

是指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心理与行为密切相联系,行为是个体的可观察测量的反应或活动。

行为能表现心理,但不同于心理;

这种表现可能觉知到的,也可能是没有觉知到的

心理学研究的间接性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在头脑内部,对于这种头脑内部的活动我们无法直接观察或度量。

但是心理活动总是由外部引起并且由外部行为表现的,人们外显的行为表现是受内隐的心理活动支配和调节的。

通过对行为的观察,我们是可以实现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了解。

三、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1、行为是在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2、行为与心理不同,又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3、心理对人的行为具有支配作用,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和测量来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性。

因此,我们就不仅可以根据所给予的刺激来预测心理现象,也可以根据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推测心理活动。

四、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人既是生物实体又是社会实体,作为社会实体的人,人必然会生活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并与其他人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属关系、友伴关系、工作关系等。

由于社会群体的客观存在,便产生了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

研究生活在团体中的个体心理和由不同个体形成的团体心理,对于全面了解人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五、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意识的第一个特征是能动性,意识的第二个特征是目的性,意识的第三个特征是人具有自我意识

第二节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于1879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各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使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的始祖。

(主要研究人的意识经验“感觉、意像和激情”)

(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1842-1910)代表人物:

杜威和安吉尔(1869-1949)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与构造主义强调意识的构造不同。

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进程。

(三)行为主义

•华生(1879-1958)美国心理学博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人物斯金纳、班杜拉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三代):

早期的行为主义是第一代,特征是:

客观主义;

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

强调联结学习;

环境决定论。

新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特征:

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第三代是新的新行为主义,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

把认知、思维看作是积极的、主动的过程;

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对行为主义的评价把心理学的对象由自我封闭的主体意识转变为可观察、证明的客观行为,将思辨的心理学改造为以直接经验材料为基础的实证科学,彻底摒弃了玄学性,是心理学史上的一场革命。

(四)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1856-1939)理论来源治疗精神病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了解潜意识的内容的途径:

梦 过失行为 自由联想 催眠

•阿德勒(1870-1937)创立个体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自我心理学之父。

•弗洛姆(1900-1980)创建社会潜意识学说,强调潜意识的个体所有性和群体共有性,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潜意识和人格的重大影响。

促进了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跨文化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

•评价

•贡献:

开辟潜意识心理学研究新纪元,突破了传统的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

开创了人格动力学与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促进了自我心理学与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局限性:

具有非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倾向。

(五)格式塔心理学(完形主义心理学)

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1880-1949)、“苛勒(1887-1967)考夫卡(1886-194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重视心理学实验。

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是完形,不能被人为地分为元素。

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

沃尔夫冈·

柯勒[1887.01.21-1967.06.11],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灵长类行为研究的先驱。

格式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从学习的结果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2、从学习的过程来看,有机体学习的过程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顿悟的过程。

(六)认知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是诞生。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和罗杰斯(1902~1987)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

•马斯洛(A.Maslow,1908-1970)社会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主张用整体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和创造力,自我实现,有人性本善,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等理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罗杰斯代表作:

《受辅者中心治疗》《论人的成长》主张性本善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

•提倡用多学科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整体及其独特的问题。

第一次把人的本性与价值提到心理学对象的首位;

突出人的动机系统与高级需要的重要作用;

促进了组织管理与教育改革以及心理治疗的发展。

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忽略了社会环境和历史发展对自我实现的决定性意义;

缺乏实证性检验。

•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有机结合的产物,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完整的教学过程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

第二,分析任务。

第三,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第四,设计课程。

第五,教学。

第六,评定。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教育心理学既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即是古老的学科,又是年轻的学科。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高等教育情境与基础教育情境相比较有其独特之处,因此,高等教育情境中既有与基础教育情境中共同的学与教规律,又有其独特的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三)高等学校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学校德育心理研究

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第四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发展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描述性研究

1、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直接观察被试的行为和行为特征,并予以记录,以便提供可用作分析的素材的一种方法。

优点:

现实性、隐秘性缺点:

效度、被动、耗时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一般观察法又称为非参与观察法。

不介入研究,不参与互动,以避免被观察行为的行动者产生反应。

当行为发生在公共场合如街头、饭店、法庭等地点,观察者就可以直接到这些地方去进行一般性的自然观察而不用与他人互动。

2、调查法:

是根据某一特定要求,向被研究者或有关人员了解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种心理活动。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对象:

被试本人或熟悉被试的人。

调查方式:

问卷法、谈话法、测量法(量表调查)。

能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效率高,但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3、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资料:

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的资料。

搜集资料方式:

测验(人格、智力)、作品分析、谈话、问卷,加深对特定对象的了解,有助于教育者因材施教,但资料缺乏可靠性。

如记忆误差、情感好恶。

(二)实验性研究

实验室实验法:

是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内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的心理实验。

自然实验法:

在教育实际情境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某些条件,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中目前大量进行自然实验。

实验法定义:

指在控制了不相干变量的前提下,由实验者任意建立自变量并对它们加以操纵和控制,激起被试的某种心理或行为,通过观察因变量,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优缺点:

科学性及信效度

所研究的变量完全是由环境来操纵和控制,故行为的发生完全按照自然顺序。

与现场实验法相比较,自然实验法的外部效度无疑更高,但同时无关因素的影响也更大,耗费的时间也更久。

习题:

一概念:

2.群体心理(团体心理)是在团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团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

团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但它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或个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3.无意识:

指在正常状态下意识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