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时代的产业发展新范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变革时代的产业发展新范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革时代的产业发展新范式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般而言,产业发展重在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判断与发展规律,只有把握了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推进产业发展。
在这里,主要包括如何看待全球经济的形态演变、新兴产业的生成机制、新兴产业的发展范式、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产业体系的选择机制、创新驱动的革命因素、政府作用的市场边界、资源要素的全球配置、创新中枢的平台作用、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等十大认识。
(一)全球经济的形态演变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伴随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以跨界,一方面大量低碳、智能、幸福导向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使得全球经济形态由以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为特征的工业经济转向创新经济(产业)为主导,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清洁技术等驱动产业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所谓“新经济”,本质是一种消费反向决定生产的、生产消费两边通吃的、打破产业界限的经济形态及其发展范式,具有鲜明的人本经济、服务经济、生态经济色彩;
它源自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是对工业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和超越,而不是其替代和对立。
(二)新兴产业的生成机制
主要包括四大机制,一是重大技术突破催生的新兴产业,如物联网与下一代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生物芯片、新材料与纳米技术等;
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与价值链分解产生的新业态,如移动支付、商旅管理、云教育、研发外包等;
三是内需市场扩容和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高增长行业,如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智能消费等。
四是生活理念和方式变革(支撑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替代性技术和新兴产业),如低碳能源、高效节能、环保技术、碳排放权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
(三)新兴产业的发展格局
在过去,我们都讲一产、二产、三产,甚至四产,但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我们更需要强调一维产业、二维产业、三维产业。
当前,一维的传统产业再推倒重建,二维的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已经被瓜分完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三维、四维产业加速重构。
从互联网经济到数字经济,几乎就是从二维的“互联网+”到三维的“数字化×
”、再到四维的“智能化÷
”。
这个二维产业的“加法”,就是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打破企业经营发展的时空局限;
这个三维产业的“乘法”,就是从各类信息流到数据流,实现数据的资产化;
这个四维产业的“除法”,就是从智慧感知到智能感应,不局限于“知”,还在于“应”。
(四)新兴产业的发展定律
无论是过去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创新经济、创意经济,以及当前的智能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等,在创新经济形态不断演进中,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共同构成其双轮驱动发展机制。
而其持续发展则以“创业-孵化-集群”为基本范式,创业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孵化是其成长的生物学机制、集群则是其最终呈现出的生态学形态。
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于围绕明确的新兴产业方向,依赖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组织作用,有科技金融的杠杆撬动,有质优平台载体的承载,有专业科技服务的支撑,有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的保障,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五)新兴产业的选择机制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形成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是市场机制的选择主导,主要适用于自由市场经济体;
二是政府的布局引导主导,主要适用于政府主导型经济体;
三是市场机制选择与政府前瞻布局相结合,广泛应用于转轨经济体或新兴经济体。
但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而言,往往适宜于市场机制选择与政府前瞻布局相结合的机制。
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形成新兴产业发展源头的基础上加强引导扶持;
另一方面,政府从围绕“建链、强链、补链”等区域产业战略需求,前瞻布局新兴产业领域。
(六)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技术试错、企业试错、产业试错、产业集群以及区域试错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基本规律,在产业成长生命周期上得以具体体现。
当一个产业出现了大量种子期企业时,就形成了一个行业或产业的技术试错;
当涌现出大量初创期企业时,侧重企业试错——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或商业模式实施技术转化;
而当培育出大量成长期企业则加快产业层级的试错,一批选择同一技术路线且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结成产业技术联盟,并将其所选的技术演变为产业联盟的技术标准;
到了产业发展成熟期,将出现产业高度集聚、价值链条完善、企业协同发展、服务体系完备的产业集群;
而在这个过程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试错,则为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环境。
(七)新兴产业的革命因素
在工业时代,批量化生产及供给是主要的生产消费模式,从市场供给的源头抓投资项目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关键,与之伴随的,便是“人跟着要素走”或“人跟着资本走”的机制。
但进入新经济时代后,生产消费模式越来越个性化、定制化和人性化,创意创新创业人才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的核心载体,成为新经济最具有创造力和革命性的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人的价值驱动,就需要以人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氛围营造。
(八)政府作用的市场边界
在后发国家产业跟随过程中,产业发展的成本由发达国家承担,政府作用仅需以弥补市场失灵的公共服务为主;
进入产业原创及自主创新阶段,政府需要在合理的边界与作用机制下,强化新兴市场的培育并承担创新的成本。
尤其在创新驱动发展面前,按照目前的科教智力资源、企业创新意识及能力、产业组织方式等,相信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一厢情愿的,太依赖政府作用又是计划经济的。
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必须找到政府作用的市场边界。
总体而言,无论是创新驱动发展还是新兴产业培育,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和培育市场。
(九)自主创新的资源配置
任何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和活力,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资源以及土地、能源、物资、政策等产业要素的配置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层面的市场化资源配置能力,就是人才、资本、技术、土地等资源要素,通过企业的创业创新以及要素市场、高校院所、政府许可等流向产业界、企业界。
二是产业层面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主要是通过跨区域创业、跨国经营、跨国技术并购、跨国技术转移、国际科技金融、跨境经济、国际园区、国际产能合作等,将中国的企业家与国外的科学家、中国的市场与国外的先进产品技术、中国的创业与跨区域的创新、中国的金融创新与国外的技术创新相结合。
三是政府层面的跨行政系统资源配置能力,核心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打破以扶持性政策为主的输血机制,强化财政引导、制度创新的造血机制。
(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全球产业版图上的创新高地之发展,不仅有“用科技创造财富”的发展理念,还有“容忍失败、宽容异端、鼓励原创”的创新精神,亦有“生生不息、传帮接带”的创业文化,更有“创意挖掘、创业育孵、创新循环”的服务环境。
而一个地区企业家的精神,往往是该地区创新创业文化的核心体现及凝结,其精神内涵成为激活、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基因。
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文化氛围,一些工业时代的精神特质,有可能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包袱。
二、如何实现超周期律发展?
很多地方的发展,往往都受大环境、大周期的影响。
大环境、大周期好,其经济发展形势就好;
大环境、大环境不好,其经济形势随之不好。
但往往也有一些地方超周期、超环境,实现逆势发展。
总结其发展经验,一般都是处理好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增量培育与存量提升
存量提升与增量培育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发展路径上强调承前启后的关系。
一层含义是增量培育一定程度上立足存量提升,完全无中生有的产业一般是比较难,或者是畸形发展,还是需要先从产业化到创新创业,再从创新创业到产业化;
一层含义是存量提升与增量培育的主次关系,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经验是以增量培育带动存量提升,主要是因为存量的那一段往往陷入路径依赖或者基因不良的困境。
这其中,增量培育要立足创业带动、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而存量提升要着眼业态创新、突出市场机制。
(二)要素量变与创新质变
要素量变与创新质变本质上是如何在工业经济到创新经济条件下,处理好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
在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要打破要素驱动、还是投资驱动发展阶段“人跟着要素走”、“人跟着投资走”的机制,加快形成“技术跟着人走”、“资本跟着人走”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形成以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体制机制创新及文化氛围环境。
工业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注重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物理空间的创新与虚拟空间的创新。
(三)短效动力与长效活力
一般而言,短效动力往往是围绕传统产业、传统业态的招商引资,长效活力就是针对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创业创新,前者同样代表了外生增长、存量提升,后者同样体现了内生增长、增量培育。
很多时候,一些地区、部门或机构,都将这两者的关系看成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在经济活跃地区往往是两者相互结合、互为促进、互为补充,而不是顾此失彼。
(四)长板优势与短板瓶颈
一般而言,发展较快的区域往往不是善于弥补短板的地方,而是找到自身区域个性,把自身的长板拉长或者将优势无限地放大,进而抓住更大的机会、搭建更高的平台、配置更多的资源,最终通过发展解决或转移问题、解决或转移矛盾、弥补短板、突破瓶颈。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所说的这个“网”,就是因地制宜、支撑跨越式发展的区域个性,越编越大、越织越宽、越结越紧、越走越远。
(五)增长空间与转型时间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空间换时间。
主要是借助具有市场潜力大、产业规模大、带动系数高、利税效益高的平台企业、龙头企业或产业集群等发展,满足一般的增长要求,腾出时间、精力,投入人、财、物培育新兴企业、新兴产业。
或者是通过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雁阵式产业分工结构与发展方式。
前者一般适用于一个地区,后者适用于一个国家或大范围的区域共同体。
(六)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
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是产业创新生态或者新经济生态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谓“产业生态”,更多的是体现同一产业、不同产业、给次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之间在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供应链以及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之间的关系。
所谓“创新生态”,更多的是体现“政产学研金介用”各类创新主体之间在不同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